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63.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猴头蘑 的原始碼
←
猴头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youbian.com/Images/Articles/2013-03-01/906772806.gif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8C%B4%E5%A4%B4%E8%98%91&src=tab_www&correct=%E7%8C%B4%E5%A4%B4%E8%98%91&ancestor=list&cmsid=9063ff5abf80f286c2e2adfa37c27bd4&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0#id=a21d6741d2ca8339a5cc7fc74623d39b&currsn=0&ps=50&pc=50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是齿菌科、猴头菇属真菌。 子实体中等、较大或大型,直径3.5-10(30)厘米,肉质,外形呈头状或倒卵状,似猴子的头,故名"猴头"。 基部着生处狭窄,人工栽培猴头菇基部常因长于瓶口或塑料袋口内而呈柄状。 除基部外,周体外被覆菌刺。菌刺长1-5厘米,针形,粗1-2毫米。 孢子生于菌刺表面,球形,直径(5.5-7.5)微米×(5-6)微米,内含油滴,孢子堆白色 。 猴头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温带的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如西欧、北美、日本、俄罗斯等地。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北天山、阿尔泰山, 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及西南横断山脉的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 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西藏、浙江、福建等省级自治区 。 猴头菇在中国既是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猴头菇是中国八大"山珍"之一, 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肉嫩味香, 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上乘。另外,猴头菇也是中国传统的贵重中药材, 具有滋补健身、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 其含有多肽、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对消化道肿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腹胀等有一定疗效。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易危(VU)。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猴头菇<ref>[http://www.xyzyw.cn/xicangtechan/houtougu.html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雪域藏药 </ref> 拉丁学名: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 别名:猴头菌、猴头蘑、[[刺猬菌]]、[[猬菌]]、[[猴菇]] 界:真菌界 门:担子菌门 纲:层菌纲 ==形态特征==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 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约 6.5 - 7.5 & micro; m×5×5.5 & micro;m。 菌丝细胞壁薄,具横隔,有锁状联合。菌丝直径为10-20µ;m。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 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与假猴头菌的区别)。 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褐色或淡棕色。子实体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 菌刺密集下垂,覆盖整个子实体,肉刺圆筒形,刺长1-5cm,粗1-2mm,每一根细刺的表面都布满子实层, 子实层上密集生长着担子及囊状体,但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并且野生的猴头菇一般成对生长。 ==营养价值== 在菌类蔬菜里面,[1]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头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营养与药用的结合。 古有“山中猴头,海味 燕窝”之说。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 猴头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种大型肉质菌,喜欢生长在阔叶树干断面或树洞中。 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则变 成毛茸茸的黄棕色,从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脑袋, 故而得名。猴头菇为齿菌科植物猴头的子实体。我国华北、东北、中南和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 人工培育的子实体待菌龄到3个月以上,子实体长成时取下,晒干或鲜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补脾益气,助消化。 营养与药用 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 它含有氨基酸多达 17 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 8 种。 每百克猴头含脂肪 4.2 克,是名副 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 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效。 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功效作用== 经常吃猴头菇可以预防食道癌。猴头菇又称猴头菌,是一种长得很像猴头的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一直备受中国人的喜爱,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使得其在美食家的眼中具有不错的地位。 猴头菇可以促进人的食欲,减少厌食带来的困扰。 猴头菇还能增强增强食道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所以,猴头菇可以提高食道以及胃部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头菇不仅仅是一款良好的滋补食品,还是一款良好的防癌药品。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猴头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