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5.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焦易堂 的原始碼
←
焦易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焦易堂</p> |- |<center>[[File:焦易堂01.jpg|center|300px|[]]] </center> <small>[http://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result.php?peopleName=%E7%84%A6%E6%98%93%E5%A0%82&searchType=1 圖片來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性別''' 男<br> '''出生''' (1880-03-20) 1880年3月20日(140歲) <br> '''國籍''' [[中華民國]]<br>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焦易堂(1880年3月20日-1950年10月28日)名希孟,[[字]]易堂,[[以字行]],[[陝西省]][[咸陽]][[武功縣]]人,[[中華民國]]革命家、學者。</p> </div>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民國初期的活動'''<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清朝末年,焦易堂畢業於自治研究所,任武功縣勸學總董兼教育會自治會長。他還參加了[[中國同盟會]]。1911年([[宣統]]3年)[[辛亥革命]]爆發,陝西省響應,焦易堂也在陝西參加革命,任陝西都督府參謀。</p>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12年</b>([[民國]]元年),焦易堂當選[[陝西省議會]]議員,同年11月當選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14年</b>,國會遭到[[袁世凱]]解散,焦易堂入私立[[中國公學]],並於1916年(民國5年)畢業。</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16年</b>,第一屆國會恢復活動,他繼續任參議院議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17年(民國6年)</b>,[[孫文]](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開始,焦易堂赴[[廣州]],任大元帥府參事、[[護法國會]]議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18年(民國7年)</b>,任陝西勞軍使,被派往陝西護國軍。</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1年(民國10年)12月</b>,任大本營參議。</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3年(民國12年)</b>任華北軍事特派員,宣傳反對[[曹錕賄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4年(民國13年)10月</b>,就任大元帥府軍事委員。</li> </ul> '''國民政府的活動'''<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孫文死後的1926年(民國15年),焦易堂隨[[蔣介石]][[北伐]],任宣慰使,負責鼓勵各地響應[[國民革命軍]]。同年4月,[[中國國民黨]]右派[[西山會議派]]在[[上海]]單獨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焦易堂參加大會,並任中央執行委員。</p>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8年(民國17年)11月</b>,焦易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兼法政委員會委員長,並參與[[民法]]起草委員會。當時,他還同[[王用賓]]合作在南京設立了首都女子法政講習所。翌年3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三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後來連任第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1年(民國20年)</b>,任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並兼任[[國醫館]]館長。此外,他還歷任考選委員會委員、禁煙委員會委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5年(民國24年)7月</b>,他接替[[居正]]被任命為最高法院院長,任至1940年(民國29年)9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5年11月</b>,他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第六屆連任)。</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7年(民國36年)</b>,當選[[行憲國民大會]]代表。[[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他經[[海口]]去往[[臺灣]],任[[總統府國策顧問]]。</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50年(民國39年)10月28日</b>,焦易堂在[[臺北]]病逝。享年71歲(滿70歳)。</li> </ul> </div> ==人物經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投身革命'''<br>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焦易堂(1879—1950),陝西省武功縣人,清末秀才,後又入北京中國公學政法科學習。清宣統元年(1909),在陝西自治研究所學習,畢業後加入同盟會。</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宣統二年(1910),任武功縣勸學所所長,常往鄉村演說,主張人民自治。</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宣統三年(1911),與張仲良等革命人士,領導武功光復。嗣後參加陝西新軍,在張鳳翽大統領行營任參軍,參加抗擊清軍殘餘的戰鬥。</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辛亥革命後,焦易堂在陝西都督府供職,任陝西同盟會幹事,後被選為陝西省議會議員和國會議員。先後斷然拒絕袁世凱、曹錕等人高官厚祿的引誘,致力於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戰爭、反曹賄選、策應北京政變、迎孫中山北上,參與北代戰爭。</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還將自己的兒子步轅從上海派回陝西,參加靖國軍起義。步轅後在岐山戰鬥中捐軀。</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5年(1916),焦易堂在上海謁見孫中山後,奉命秘密來往于廣州、上海、天津、北京、西安等地開展鬥爭。</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8年(1919),在廣州護國會工作,次年任北方軍事特派員,隨後又任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議。在河南省曾聚資印發《三民主義》20萬冊,極力宣傳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孫中山對他給予了高度讚揚說:“易堂兄,秦中傑士也,為國奔走有年,於民國創建頗有功焉。其為人也,端直溫厚,不類近世子。”還指出:“經畫西北,具見周詳,毅力熱忱,殊堪嘉尚。”</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13年(1924)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焦易堂出席,牽線促成胡景翼拜訪孫中山。此後,焦易堂即赴北方,聯絡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等,謀劃推翻曹錕賄選政府的北京政變,把賄選總統曹錕趕下了台,驅逐清遜帝溥儀出宮。當年10月19日,焦易堂被孫中山任命為大元帥府軍事委員,專事聯絡北方軍事,後代表國民軍親赴廣州,護送孫中山、宋慶齡自滬乘船到津,轉道北京。</li> </ul> '''宣導教育'''<br>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17年(1928)出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委員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19年(1930)兼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並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22年(1933)與戴季陶、于右任、張繼等國民黨元老,力主發展大西北教育事業,振興農業,以濟民生,創辦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業大學前身)。並先後在本縣河道地區捐薪俸,辦起民生小學和民生中學。主持舉辦了全國首次武術考試和表演。</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24年(1935)出任國民黨中央最高法院院長,同年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在任期間,清理積案,整理編寫判案,健全終審制度。堅持正義,主張早日結束訓政,實行憲政,還政於民。為此,引起蔣介石的猜忌。</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27年(1938),於重慶軟禁並要求曲煥章(雲南白藥創始人)交出雲南白藥秘方,未果後逼死曲煥章。</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30年(1941),被迫辭去院長職務。</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34年(1945),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挑起內戰,焦易堂對此非常反感,曾說:“蔣介石違背中山先生遺訓,所作所為,全出一己之私”。</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35年(1946),焦易堂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38年(1949),前往臺灣。</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0年10月20日在臺北病逝,終年71歲。</li> </ul> </div> ==推崇中醫==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焦易堂酷愛中醫學,極力提倡發揚中華中醫藥,保存國粹。他曾被聘任為中央國醫館館長數十年,提出以現代科學研究中醫藥,力主中西藥結合,擬定中醫藥發展方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他主持國醫館不僅逐步建立起各類研究委員會,創辦了中醫藥雜誌,編輯出版了部分中藥教材,而且在各省市和國外華人居住地區建立起國醫館支館。一些省市還辦起西醫學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19年(1930年)五月,在中醫界反對廢止中醫運動浪潮推動下,譚廷闓、胡漢民、陳立夫、焦易堂等人於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上,提出成立中央國醫館的提案,獲得批准。</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20年初,中央國醫館成立,由焦易堂擔任館長,同年七月,他主持立法院法制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中醫條例》,後來由於行政院阻撓,未能及時公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23年,中醫界在國民黨四屆四中全會上請願,要求公佈中醫條例,其中焦易堂也發表一篇《告國人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到民國25年一月,《中醫條例》頒佈前,中央國醫館便以一個半官、半民、半學術、半行政的結構中發展中醫工作並管理中醫行政權,而焦易堂自始至終均擔任中央國醫館館長, 積極支持中醫界爭取合法權利的抗爭活動。</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抗戰期間,他先後在南京設立中醫救護醫院,創立中國製藥廠,開辦中醫醫務人員訓練班,為戰時服務。</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從民國7年至民國12年(1918—1923),孫中山先後發給焦易堂的閱件、批復、委任令現存者23件,信劄5封為孫中山親筆所寫。</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民國7年(1918),孫中山還為焦易堂的父母撰寫了行事狀。</li> </ul> </div> ==公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eaecf0;"|<b>中華民國(國民政府)</b> |- | 前任:<br>[[居正]] || 最高法院院長<br>1935年7月22日—1940年9月26日 ||繼任:<br>[[李茇]] |- |}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 <span style="font-size:90%;">{{Cite book|author = 徐友春主編|title =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year = 2007|publisher = 河北人民出版社|isbn = 978-7-202-03014-1}}</span> * <span style="font-size:90%;">{{Cite book|author = 劉国銘主編|title =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year = 2005|publisher = 团結出版社|isbn = 7-80214-039-0}}</span> * <span style="font-size:90%;">{{Cite book|author = 東亜問題調査会|title = 最新支那要人伝|year = 1941|publisher = [[朝日新聞社]]|isbn = }}</span>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焦易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