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65.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瀝源邨 的原始碼
←
瀝源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瀝源邨'''<br><img src="https://media.timeout.com/images/105450294/750/422/imag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imeout.com.hk/hong-kong/hk/%E5%A5%BD%E5%8E%BB%E8%99%95/%E7%80%9D%E6%BA%90%E9%82%A8 圖片來自timeout]</small> |} '''瀝源邨'''({{lang-en|'''Lek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 ==說明== 它是沙田區首個[[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而在最初動工時,屬於[[政府廉租屋]]),也是開發[[沙田新市鎮]]的先鋒,但已列入[[香港市區|擴展市區]]配屋區內,項目編號為ST01,與[[禾輋邨]]為鄰。[[香港電台]]首部兒童劇《[[小時候]]》(1978年和1979年版)及香港導演[[陳果]]在1997年拍攝的第一部獨立電影《[[香港製造]]》亦在此屋邨取景拍攝。<ref>{{cite news|author1=奇夫|title=星期日現場﹕香港製造 迷失藍圖|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702/s00005/1498931924197|accessdate=2017-07-02|publisher=明報|date=2017-07-02|archive-date=2017-07-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2010009/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702/s00005/1498931924197|dead-url=no}}</ref> ==歷史== 瀝源邨是[[沙田新市鎮]]首個公共屋邨,於1975年正式入伙,原址為[[沙田舊墟]]。1979年王儲[[查理斯王子]]訪港,也到瀝源街市參觀,反映港英政府對該屋邨十分重視。<ref>{{cite news|title=東網光影:英治時期的香江歲月|url=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918/bkn-20160918060058995-0918_00822_001.html|accessdate=2017-07-02|publisher=東方日報|date=2016-09-18|archive-date=2017-12-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09050434/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918/bkn-20160918060058995-0918_00822_001.html|dead-url=no}}</ref> ==名稱來源== 沙田地區本名「'''瀝源'''」,形容城門河口清澈的河水,範圍涵蓋除[[馬鞍山 (香港市鎮)|馬鞍山]]以外的[[沙田區]]大片地區,[[明朝]]時曾有「瀝源堡」之地名,[[清朝]]時區內村落亦組成[[瀝源九約]]。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一說英軍是翻越[[沙田坳]]進入瀝源地區,下山後到達的第一條鄉村為[[沙田圍]],由於和當地村民言語不通,英軍誤將沙田圍之村名當成地區名稱並予以記錄,由此港英政府便將「沙田」作為包含整個城門河河口地區的主要地名,而「瀝源」之名也逐漸為後人所遺忘。多年後,港英政府發現錯誤,但「沙田」作為地名早已深入民心,難以變改,政府遂在發展沙田新市鎮時,將區內興建的第一條公共屋邨,命名為「瀝源邨」,以保存地區歷史,作為紀念。 ==地理位置== 位於[[東鐵綫]][[沙田站]]附近,處於[[好運中心]]([[沙田鄉事會路]])、[[源禾體育館]]([[源禾路]])、[[禾輋邨]](禾輋街)及[[大埔公路]](沙田段)之間。 ==屋邨資料== 瀝源邨設有第七型徙置大廈(算作[[舊長型大廈|舊長型]])樓宇共7座,各樓高矮不一。1975年6月初,第六座(祿泉樓)及第七座(壽全樓)率先入伙 。1975年入伙時,瀝源邨樓宇已經同時以座號及中文名稱命名,並不是如某些網站及報章聲稱1990年代才有中文命名。中文字首分別為榮、華、富、貴、福、祿、壽。中央為廣闊的平台及噴水池。 瀝源邨入伙初期,沙田消防局由第一街搬往祿泉樓,佔祿泉樓地下、二樓及三樓共9,500平方呎的面積。直到新的分區消防局落成後才搬遷。 7座樓宇的外牆曾經在1991年、1997年、2006年及2014年進行油漆工程。此外,部份樓宇的外牆在90年代中曾進行改建。榮瑞樓地下更設有汽車通道預留結構,不過後期因規劃改變,預留結構早已改為房屋署辦事處。 瀝源邨入伙時,富裕樓及華豐樓均沒有升降機,房屋委員會其後在2011-2014年為這些樓宇安裝升降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瀝源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