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7.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淮河 的原始碼
←
淮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淮河12.jpg|350px|缩略图|右|<big>淮河</big>[http://photo.sohu.com/27/20/Img210822027.jpg 原图链接][http://news.sohu.com/03/19/news210821903.shtml 来自搜狐新闻 的图片]]] '''淮河'''(''' Huaihe''' ),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海拔1140米(桐柏山主峰的高度),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为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平均流量 1110立方米/秒<ref>[http://www.mwr.gov.cn/szs/hl/201612/t20161222_776385.html 淮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ref>。 ==淮河简介== ===名称由来=== 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ref>[http://www.sohu.com/a/327082819_744261 唐晓勇作品---涡淮大地九河纵横] ,搜狐,2019-07-15 17:45</ref>。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淮河干流=== 淮河干流发源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和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交界的桐柏山太白顶北麓,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500m,沙颍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1155m。 ===地形分布=== 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气候特点== [[File:淮河.jpg|300px|缩略图|右|<big>淮河</big>[http://res.cjyun.org/a/10008/201701/21da73b0af264dec7225c6f70d766e3b.jpeg 原图链接][http://news.hbtv.com.cn/p/458089.html 来自湖北日报 的图片]]] 中国的地理学家把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看作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这条分界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1700公里<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BLTRJFK05373GZF.html 有人说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不是淮河而是一条路,你同意么],网易,2019-04-01 </ref>。 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民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从气候方面来看,它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零度等温线)。其南侧属亚热带范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且雨季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300毫米,以北属暖温带范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底于0℃的寒冷期,普遍在30天以上,雨季较短,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800毫米。按气候学角度看,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气候专家预测,原因是由于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为-24.1℃。蒸发量南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早涝转变急剧。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线,中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均等降水线大致沿淮河和秦岭一线分布。 ==淮河水系== 淮河干流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经入江水道至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7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 淮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万k㎡的一级支流有4条,大于2000k㎡的一级支流有16条,大于1000k㎡的一级支流有21条。右岸较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左岸较大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等。见淮河主要支流特征表。 在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许多湖泊,其水面总面积约7000k㎡,总蓄水能力280亿立方米,其中兴利蓄水量60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缄西湖]]、[[城东湖]]、[[瓦埠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见淮河流域主要湖泊特征值表。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k㎡的来水,在12.5m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k㎡、蓄水量3l亿立方米,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结合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湖泊。设计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容量为135亿立方米<ref>[https://www.osgeo.cn/post/dc3f0 中国淮河流域的主要湖泊], OSGeo中国</ref>。 ==流域简介==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121°25,北纬30°55'~36°36',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面积274657平方公里。 ===治理开发=== 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在淮河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圈堤蓄水,即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 公元前486午,挖通了邗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航运。 公元前482年,又开通了鸿沟,由淮河支流泗水,经古济水到达黄河。公元605年,又修建了通济渠,从黄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这些古运河对南北交通起了重要作用<ref>[http://www.dsj365.cn/front/article/18082.html 公元605年大事记盘点: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事记</ref>。 黄河侵淮夺淮后,淮河水患频繁。明代潘季驯主持治水,在洪泽湖周边筑堤,蓄纳淮河来水,企图“蓄清刷黄”(用淮河水刷深黄河入海河段)维持漕运,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杨一魁主持治水时,把淮河洪水分入运河,并由芒稻河入长江,是为导淮入江的开始。 20世纪初,也进行了各种导淮方案的研究,其中包括把淮河水全部导入长江和部分入江、部分入海以及全部入海的方案。 1949年后,淮河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进行了流域规划,并全面地对河流进行了治理开发。 ===治理规划=== ====主要措施==== 淮河治理开发的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淮河流域规划中逐步提出和明确了治理开发的骨干工程。以下将按9个方面简述一些重点骨干工程,这些工程有的已全部建成使用;有的已部分完工,发挥了部分效益,尚需续建、扩建;有的尚待兴建。 =====大型水库===== [[File:安峰山水库1.jpg|300px|缩略图|右|<big>安峰山水库</big>[https://img1s.tuliu.com/shuiku/2017/08/0859896fd9d2c29.jpg 原图链接][https://www.tuliu.com/news/reservoir-86.html 来自土流网 的图片]]] 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干支流上除“淮河流域已建大型水库指标表”所列32座水库外,已建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还有狮河的[[花山]]、泗河的[[贺庄]]、青河口的[[小塔山]]、[[蔷薇河]]的安峰山水库。 =====开辟入江入海水道===== 解除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开辟入江入海水道,现已形成一个入江入海的工程体系。 其次还有: (1)新建和加固堤防 (2)新辟排洪排涝河道和分洪道 (3)蓄(滞)洪区。利用平原区的洼地,在四周筑堤,在大洪水时,临时分蓄一部分洪水。 (4)行洪区。 (5)控制枢纽。 (6)河道整治。 (7)污水处理措施 ==流域湖泊== ===南湾湖=== 又称[[南湖]],位于[[信阳市]],距离信阳市西南5公里,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东有隐贤寺,西有蜈蚣岭,南有龙潭瀑布,北有渡口码头。 ===洪泽湖===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平方公里的来水,在12.5米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平方公里、蓄水量3l亿立方米,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是一个集调节淮河洪水,供给农田灌溉、航运、工业和生活用水于一体,并结合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湖泊。设计洪水位16.0米,校核洪水位17.0米,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容量为135亿立方米。 ===高邮湖=== 高邮湖又称璧瓦湖,是中国[[江苏省]]第三大湖。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水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高邮湖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392.82平方公里占高邮湖总水域面积的55.32%。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高邮湖又称璧瓦湖,水面宽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高邮湖蟹是著名的品种之一,鱼虾的产量也很大<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38/gaoyouhu.html 高邮湖],博雅文化旅游网</ref>。 ===宝应湖=== [[File:宝应湖.jpg|320px|缩略图|右|<big>宝应湖</big>[http://p3-q.mafengwo.net/s5/M00/BC/4F/wKgB3FE0f5qABJYOAABOF7wsMuY21.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690x37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690x37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poi/5426402.html 来自马蜂窝 的图片]]] 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不远处,属浅水、封闭型湖泊。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 , 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汜光湖;[[汜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汜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 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汜光湖。清水、汜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随着地理的变化和区划的调整,如今的宝应湖南连高邮湖,西接[[金湖县]],北会[[白马湖]],总面积约 140平方公里,分属宝应、金湖两县管辖。 ===城东湖=== 城东湖位于淮河右岸,[[安徽省]]六安[[霍邱县]]城东部,故名。亦称氵戎湖或荣湖。由南北向不均匀升降运动,经淮河泛滥淤积,洼地积水形成。湖区范围:东起[[罗家岗]],向南经[[汪咀子]]、[[黄泊渡]]、[[胡家埠]]、[[孟集]],然后向西越汲河至三流集,再向北经[[曹墩子]]、[[滕桥]]、[[茅桥]]、[[赵咀子]]至[[唐家冲]]。地形狭长,东西平均宽度5~6公里,南北平均长度30公里,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流域经济==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总人口为1.65亿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视频== ===<center>淮河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淮河经济带宣传</center> <center>{{#iDisplay:k0886hwotsv|650|480|qq}}</center> <center>淮河流域三面环山,地跨五省,较大的支流就有40条之多</center> <center>{{#iDisplay:e0786g3urdl|650|480|qq}}</center> <center>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center> <center>{{#iDisplay:d0501g16clm|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淮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