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98.17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海棠白粉病 的原始碼
←
海棠白粉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海棠白粉病</big>''' [[File:海棠白粉病病害.jpg | thumb | 400px | 右 | 海棠白粉病病害 <br>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2c21e013aa885a0.jpg 原圖鏈接] ]] 海棠锈病是各种海棠的常见病害,危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在我国各个省市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海棠叶片上病斑密布,致使叶片枯黄早落。该病同时还会危害[[桧柏]]、[[侧柏]]、[[龙柏]]、[[铺地柏]]等观赏树木,引起针叶及小枝枯死,影响园林景观。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海棠锈病 危害作物:海棠等 [[File:海棠病害2.jpg | thumb | 400px | 右 | 海棠病害 <br> [https://p5.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dee4da80b269ff5.jpg 原圖鏈接] ]] 病 原:梨胶锈菌和山田锈菌 发病形态:叶片有病斑,表面黄褐色锈状物 == 病害简介 ==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针叶树]]寄主体内越冬,可存活多年。次年3-4月份冬孢子成熟,菌瘿吸水涨大,开裂,冬孢子形成的物候期是柳树发芽、[[山桃]]开花的时候。当时旬平均温度为8.2-8.3℃以上,日平均温度为10.6-11.6℃以上,当又有适宜的降雨量时,冬孢子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冬孢子萌发5-6小时后即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据报道,在四川贴梗海棠上该病的潜育期为12-18天,垂丝海棠上则为14天。在贴梗海棠上,3月下旬产性孢子器和性孢子,4月上旬产生锈孢子器,下旬产生锈孢子。在北京地区,4月下旬贴梗海棠上产生桔黄色病斑,5月上旬出现性孢子器,5月下旬产生锈孢子器。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性孢子由风雨和昆虫传播,2-3周后锈孢子器出现,8-9月份锈孢子成熟,由风传播到桧柏等针叶树上,因该锈菌没有夏孢子,故生长季节没有再侵染。该菌除了侵染桧柏外,还侵染圆柏、龙柏、沙地柏、刺柏、铅笔柏、柱柏、翠柏等针叶树种。寄主种类虽然多,但各阶段所表现的症状基本相同。该病的发生、流行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春季多雨而气温低,或早春干旱少雨发病则轻;春季多雨,气温偏高则发病重。如北京地区,病害发生的迟早、轻重取决于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的降雨量和次数。该病的发生与寄主物候期的关系:若担孢子飞散高峰期与寄主大量展叶期相吻合,病害发生则重。 == 主要危害 == 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褐色,枯死。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果实畸形,多呈纺锤形;嫩梢感病时病斑凹陷,易从病部折断。 桧柏等植物被侵染后,针对和小枝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黄色瘤状物,雨后瘤状物(菌瘿)吸水变为黄色胶状物,远视犹如小黄花,受害的针叶和小枝一般生长衰弱,严重时可枯死。 海棠锈病在我国普遍发生,除对海棠、桧柏造成危害外,还直接导致多种果树受害、减产。据观察,该病冬季寄生危害桧柏嫩枝,其中以蜀桧、龙柏发生较重,[[花柏]]、刺柏次之。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苹果、梨、各类海棠、[[山楂]]等叶果和嫩枝,其中以犁树危害最重。 == 病原菌种类 == 海棠锈病的病原菌有梨胶锈菌和山田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两种。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异名为(G. haraeanum Syd.),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胶锈菌属。两种锈菌都是转主寄生,危害海棠类及桧柏类植物。 === (1)梨胶锈菌 === 寄主是柏科的桧柏,还有欧洲刺柏、翠柏、龙柏等,其中以桧柏、欧洲刺柏和龙柏最易感病。转主寄主是梨、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山楂等。梨胶锈菌属于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病菌为转主寄生,完成一个生活史,有四种孢子阶段。完成一个侵染循环,必须要求多个寄主存在,缺一不能发病。桧柏染病后,起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后逐渐肿大。次年2、3月间,渐次突破表皮,露出单生或数个聚生的圆锥形角状物,红褐色至咖啡色,此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同时该部位膨胀显著。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胀成舌状胶质块,橙黄色,干燥时收缩成胶块。梨胶锈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病菌侵入桧柏后,10-12月出现病状,呈黄色小斑。至第二年2、3月间,症状才明显,冬孢子角突破寄生表皮而外露。3月下旬以后冬孢子才逐渐成熟。气温在5℃以上时,冬孢子角遇雨即胶化,冬孢子萌发黄粉状的担孢子,它不能危害桧柏,只能危害转主寄主如梨树等,而在转主寄主上形成的性孢子和锈孢子不能再危害梨树等,转而侵害桧柏的嫩叶或新梢,形成新的侵染循环。两种寄主相近,春雨多时病害较重。 === (2)山田胶锈菌 === 它除危害桧柏、[[新疆圆柏]]、[[希腊桧]]、矮桧、翠柏及龙柏外,转主寄主是苹果、[[沙果]]、海棠等。山田胶锈菌桧柏染病后,在小枝一侧或周围形成直径3-5㎝的瘿瘤。病部呈黄色,起初表面平坦,至春季,病瘿中心隆起破裂,露出深褐色鸡冠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大,呈胶质花瓣状。桧柏受害严重时,小枝枯死。山田胶锈菌在桧柏上以菌丝体在菌瘿中越冬,翌春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遇雨或空气潮湿时膨大,萌发大量淡黄褐色的担孢子,随风传到转主寄主如苹果等树上,侵染叶片、叶柄、果实及新梢,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随风至柏上,侵害桧柏枝条。 山田胶锈菌侵染西府海棠、[[白海棠]]、[[红海棠]]、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三叶海棠、贴梗海棠等。梨胶锈菌侵染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等。在这里对山田胶锈菌做形态描述。性孢子器生于叶片的上表皮下,丛生,蜡黄色,以后变为黑色,直径190-280μm;性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3-8μm×1.8-3.2μm,“侧丝”很多。锈孢子器毛发状,多生于叶背肥厚的红褐色病斑上,丛生,5-12μm×0.2-0.5m m;包被黄色,细胞长圆形或披针形,65-120μm×18-25μm;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淡黄色,有细瘤,直径15-25μm。冬孢子广椭圆形、长圆形或纺锤形,双细胞,分隔处稍缢缩或不缢缩,黄褐色,32-53μm×16-22μm;柄细长,无色。担孢子亚球形、卵形,12-16μm×11-17μm。该锈菌缺夏孢子阶段。担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4-30℃,最适温度为15-22℃;PH值范围是3.0-9.0,最适PH值为5.0-7.0。 == 发生规律 == 病菌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不能越夏,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 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ref>[http://www.1988.tv/baike/zhidao/6381 四季海棠白粉病如何防治?,火爆农化招商网2014-7-13] </ref> == 防治方法 == 1、合理用肥,避免密植,改善通风条件。摘除病叶。 2、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3、加强管理 引进新材料时,无论是从外地还是在附近市场上购买的植株、种苗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尽量杜绝病株的引入;在野外采集野生植物时应选取健康无病植株。搞好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及时清除植株上的病枝老叶和掉落的残花败叶,消除滋生病害的隐患。棚内通风,如遇连续阴雨,应多开门窗。适当增施有机肥、复合肥和钾肥等,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ref>[http://zhibao.yuanlin.com/bchDetail.aspx?ID=1939 秋海棠白粉病,园林网]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养花常识:白粉病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原来这么简单!</center> {{#iDisplay:x0617nebo32|780|460|qq}} </center> <center>白粉病易在高温多雨地发生,通风不良时更严重,突发可喷洒粉锈宁</center> {{#iDisplay:n3126t50sil|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海棠白粉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