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04.2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此间最忆是杭州(响沙) 的原始碼
←
此间最忆是杭州(响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此间最忆是杭州'''<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273110/pexels-photo-1227311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此间最忆是杭州》'''是[[中国]]当代作家响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此间最忆是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世居[[辽东]]。在印象派的头脑里,辽东之地正儿八经算是塞外了。辽东人对江南的渴慕,就如同吕布贪恋貂婵,关公爱慕赤兔,而且,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为我们辽东人做了历史性代言。 辽东人豪气,不避讳做杯中君子。文士雅集,也愿意喝喝酒,下下棋,侃侃大山。酒足饭饱,茶水续上,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稗官野史,信口开河,滔滔不绝。不论诗词,还是评弹,哪怕闲话中偶尔提到“江南”两字,也会顿觉心中有一朵花儿开了。 “距离产生美。”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因为江南压根儿谁也不曾去,因此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特别考验人的想象力。那份只属于[[江南]]春天的美,在心里醇醇的,如同在水乡的茅亭社店里喝状元红或者女儿红才有的痛快与舒爽。八百年前,完顡雍偶然读到[[柳永]]的词《[[望海潮]]》,不禁勃然兴起,兴师动众,饮马长江。我是平头百姓,一介书生,没有帝王的气概,也摆不起那个谱儿,却要感谢这个时代,不仅免去了一路上的舟车劳顿,而且不战飞越了长江天堑。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所不可比拟的。 当我的双脚踏在江南土地上的时候,我的眼睛竟马上呼应了江南的气候,环顾四野,悄然间蒙上了一层雾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大诗人艾青的诗句缠绵在我的舌尖,就像茶树叶芽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陡然间,心里的星星都亮了。 三年里有幸三下杭州。这个“下”实在有些来历。《[[淮南子]]》载:共工撞倒不周山,天倾西北,地坠东南,形成了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海拔相对较低的江南自然成为百川归流下行所在。遍览《二十四史》,中国自古外患始于西和北,大一统的王朝,无不是“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政治上形成了北高南低的格局,习惯把进京面圣曰“上”,离京去往江浙曰“下”。 [[李白]]有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史上下扬州最出名的莫过于开凿了大运河的隋炀帝,传说中始皇帝东巡会稽的光芒也被掩了去。“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有“锦绣之邦、风雅之薮”美溢的淮扬,“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可在隋以后,下江南似乎成了禁忌。汉家帝王,除了到了南宋、南明这等逃国地步,极少劳师动众,触碰“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游客云集之处。” 下江南最为频繁的是乾隆帝,前后有六次之多。虽然他爷,他爹,为他攒下了厚实的家底,自己又承父祖基业把国家推向极盛,可也经不起几番折腾,逊位前几乎把充裕的国库掏空了。见大势不妙,找了个“我爷爷在位六十年,我不能超过他”的借口,草草禅位给了儿子嘉庆,自己搬进圆明园做起了太上皇。嘉庆也是有些手段,抄了富和敌国的大贪官和坤和大人的家,解了国家仓禀空虚的燃眉之急。 <ref>[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响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十一届全委会委员、辽宁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辽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响沙文集——留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此间最忆是杭州(响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