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5.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橄榄山 的原始碼
←
橄榄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橄榄山22.jpg|thumb|right| [https://dimg08.c-ctrip.com/images/100b1f000001gsmxv2156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8522-51981063.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橄榄山]],[[希伯来]]语作Har Ha-Zetim,[[阿拉伯]]语作Jabal at-Tur。[[巴勒斯坦]]一条多山峰的[[石灰岩]]山脊<ref>[http://dahong1999.blog.sohu.com/323290660.html 耶路撒冷橄榄山] </ref>。行政上在大[[耶路撒冷]]区内。在耶路撒冷旧城东面,之间隔汲沦(Kidron)溪谷。该山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山,在《圣经》及以後宗教文献中屡见记载。橄榄山主峰通常指海拔808公尺(2,652呎)的南顶。海拔806公尺(2,645呎)的中峰上建有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医院。最高的北峰习称斯科普(Scopus)山,海拔820公尺(2,694呎)。 中文名:橄榄山 外文名:希伯来语Har Ha-Zetim 地理位置:在耶路撒冷旧城东面 美 誉: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山 主峰海拔:820公尺 阿拉伯语:Jabal at-Tur ==橄榄山介绍== Olives, Mount of 据记载,[[耶稣]]在死前一周从这里进入耶路撒冷。4世纪起相继落成多座[[基督教]]教堂和圣徒纪念堂。根据古犹太传说,[[弥赛亚时代]]将在此山开始。因此,数世纪以来,该山坡成为[[犹太]]人最神圣的墓地。1925年该山斯科普山上建成希伯来大学。1929年建犹太国立和大学图画馆。1934年建罗特希尔德-哈达萨(Rothschild-Hadassah)大学医院。 橄榄山,耶路撒冷的宗教圣地,除分布旧城各区外,在这神圣城市的周边,也是满布圣经记载之所在。耶路撒冷以东的橄榄山,即耶稣曾经布道的地方,周围遍植橄榄木。山丘下的[[客西马尼园]]种有名为「记忆」的[[迷迭香]](Rosemary),旁边的客西马尼万国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 Gethsemane)又叫苦闷大教堂(Basilica of the Agony),祭坛前的岩石砖说是耶稣被出卖后渡过最后一夜的地方。附近俄罗斯式教堂建筑的是圣·玛丽神女教堂(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旁有多米内斯·弗列维特礼拜堂(Chapel of Dominus Flevit),上方有座升天教堂(Church of Ascension),听说留有耶稣升天时的脚印,不远处的彼德·涅斯特教堂(Church of Peter Noster)里面有以44国文字书写的主祷文。此外还有[[圣母玛利亚墓]]、西罗亚池(Pool of Siloah)....,都是颇具历史意义的遗址。站在橄榄山高处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柳榄山虽遍布基督教圣迹,但是几百年来埋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园也在山上,因此对犹太民族来说,此地亦是值得纪念的神圣之地。 与此同时,我国台湾钓鱼台列岛中的南小岛与北小岛合称为“橄榄山”。 ==圣经中的橄榄山== 《圣经》中首次提到橄榄山,是押沙龙叛乱时,大卫王从耶路撒冷逃出,蒙头赤脚上了橄榄山。在旧约中另外只有一处提到橄榄山,就是在《撒迦利亚书》14章4节。不过,在列王纪上11:7; 列王纪下23:13; 尼希米记 8:15; 以西结书 11:23也都隐晦的提到了橄榄山。在新约中频繁地提到橄榄山:马太福音21:1、26:30等。在圣经时代,从耶路撒冷到伯大尼的道路经过该山。根据圣经,耶稣站在橄榄山上为耶路撒冷悲叹。 耶稣在橄榄山上度过了很多时间,教导他的门徒并且说预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榄山住宿,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也是如此。 橄榄山英文Olivet金山词霸解释为(圣经中的)橄榄山。 徒1:12 有一座山名叫橄榄山,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Then returned they unto Jerusalem from the mount called Olivet, which is from Jerusalem a sabbath day's journey. 撒下15:30 大卫蒙头赤脚上橄榄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随他的人也都蒙头哭着上去。 And David went up by the ascent of mount Olivet, and wept as he went up, and had his head covered, and he went barefoot: and all the people that was with him covered every man his head, and they went up, weeping as they went up. ==橄榄山上的基督== 橄榄山丘下的客西马尼园绿荫环抱。“客西马尼”希伯来语意为“压榨橄榄”。Z女士指着精心护理的橄榄园:“这些树都是与耶稣同一时代的,有的还更早……” 千年风霜磨砺的橄榄树冠几乎垂地,一些老迈树杈老被木杆支撑着,似颤颤悠悠老年人手中的拐杖…… Z女士充满激情的讲解圣经新约上的一段记载:“耶稣用完了‘最后的晚餐’,他预感到自己受难的时刻临近了,便来到客西马尼园祈祷。他极其悲痛汗如血珠滴在地上,在对上帝做了三次祷告后,逐渐恢复了勇气和自信,决心坦然地接受未来的苦难。这时,犹大带着祭司长等人前来捉拿耶稣,犹大按照约定的暗号:与谁亲吻谁就是耶稣。当他走到耶稣跟前叫了一声‘老师!’并上前亲吻后,耶稣说:‘朋友,你要做的事就做吧!’随后他被捕……” 公元4世纪,信徒在客西马尼园建了一个圣坛,12世纪十字军对它进行扩建,后圣坛被穆斯林征服者破坏。现客西马尼教堂是上世纪初在原来建筑的遗址上修建的。 同阳光明媚形成强烈反差,堂内幽暗,仿佛耶稣被出卖那一夜的光景,肃穆之情油然而生。 几位信徒在圣坛前瞻仰圣容,静默祷告…… 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地区出现了一个小的犹太教派别——拿撒勒派,意思是坚守教规教义的人。耶稣是该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了犹太教的教规和伦理思想,却反对教中繁琐的教规、礼仪和戒律,并认为这些是有悖于先知的教诲,无益于人们心灵的净化。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耶稣的传教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的注意。按《圣经·新约》和《福音书》中的叙述,耶稣的被害是犹太祭司长用30枚银币买通了耶稣的门徒犹大,和罗马总督彼拉多合谋杀害了耶稣。耶稣受难之后,其十二门徒继续他的传教,受难事件被赋予以更大的宗教意义。门徒中影响最大的[[保罗]],冲破了传教犹太教的狭隘性,使拿撒勒教派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宗教,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就此而生。从基督教的诞生之日起就对犹太教和犹太人产生了极强的宗教敌对情绪,这种对峙局面一直延续至今啊。 ==视频== 以色列之旅~橄榄山 {{#iDisplay:z0303c4grqz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橄榄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