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5.6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樊敏阙 的原始碼
←
樊敏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樊敏阙.jpg|350px|缩略图|右|<big>樊敏阙</big>[http://img.liketrip.cn/uploadfile/20100912/20100912003401879.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ketrip.cn/fanminquejishike/jieshao 来自 爱程网 的图片]]] '''樊敏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沫东乡黎明村,是一座汉代墓阙。该阙原为樊敏墓的左阙,形制为子母阙。该阙在清朝末年时遭到严重破坏,1957年时被当地农民发现,同年得以重建,形制参考高颐阙,现阙身中尚余汉代原石。1988年,樊敏阙连同周围的石刻和碑一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樊敏,字升达,[[东汉]]严道樊家祠人,生于元初六年(119年),历任永昌长史、巴郡太守等官职,建安八年(203年)去世,建安十年(205年)入葬,樊敏阙即为樊敏墓的附属建筑,原应有两座阙,现仅存左阙,右阙仅余散落的主阙顶盖阙石。[[北宋]]时,该阙尚余可辨识的阙石。[[清朝]]末年时,有当地人雇佣采石工采石,樊敏阙被拆毁,其中一部分被运走,剩下的逐渐被埋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当地[[农民]]发现了剩余的阙石,并将消息报告给了四川文物部门。 1957年10月,四川文物部门修复了樊敏阙,其形制参照了修建时间相近的高颐阙<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325055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陈怡|雅安东汉石刻的文化价值],澎湃新闻,2019-12-24</ref>。 1961年7月13日,樊敏阙与樊敏碑被以“樊敏碑阙”一名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被重新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樊敏阙与其北侧的石碑和南侧的三只石兽、两具兽胚和一具石龟一并以“樊敏阙与石刻”一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芦山地震]]中,樊敏阙的主阙以及樊敏碑被震裂,相关的维修工作规划于2014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结构== 樊敏阙位于芦山县城南的沫东乡黎明村,四周都是耕地,北侧为“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亭”。该阙双阙中的左阙,形制为子母阙(主副阙),通高4.95米,原貌已无从得知。主阙共由13层石料组成,面向西南,现有部分可分为阙身、楼部和顶盖三个部分,其中台基和阙身都为后期补建。楼部共分为四层,其中第一层为横纵叠置的枋子层,有两块汉代原石;第二层为斗拱层,有一块汉代原石;第三层为新配;第四层有一块汉代原石,西南角有一副[[石刻]]画像,经辨认确认为“哀牢夷九隆氏龙生九子图”。楼部以上为庑殿脊式顶盖,共分两层,第一层为重修时补配,第二层为原有的[[汉代]]檐石,檐下有浅[[浮雕]],转角处刻有双手托拱的力士像。副阙由7层石料组成,同样有阙身、楼部和顶盖三个部分,通高2.7米。阙身正北侧刻有西王母和玉兔的画像。楼部共分两层,第一层为栌斗和纵横枋子,第二层为斗拱层。顶盖为单檐。樊敏阙北侧5米有樊敏碑,整体形制与高颐碑相同。通高2.92米,宽1.23米,厚0.26米,顶部刻有圭首花纹。底部为赑屃<ref>[http://www.52shijing.com/lsjm/72348.html 传统神话故事中的赑屃是什么东西?如何念赑屃?],吾爱诗经网,2018-12-17 </ref>座,高0.72米,长2米,碑的正面用[[隶书]]刻有樊敏的主要事迹和从政经历。 ==视频== ===<center> 樊敏阙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在去雅安市芦山县途中,看见的大山和大山里清美的山村</center> <center>{{#iDisplay:t0883zjti07|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樊敏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