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59.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榜眼 的原始碼
←
榜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榜眼.jpg|350px|缩略图|右|<big>榜眼</big>[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8/0228/1519801524750605.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zg_0228/39664.html 来自 古建中国 的图片]]] '''榜眼'''是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97c5e0101kauy.html 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怎么来的],新浪博客,2014-6-19</ref>。 榜眼其名始于[[北宋]]初年,[[王禹偁]]有《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又据《宋史·陈若拙传》:“若拙,字敏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甲科……若拙多诞妄,寡学术,当时以第二人及第者为榜眼,若拙素无文,故目为‘瞎榜’云” 元朝人高则诚《[[琵琶记]]》中已有榜眼、探花之名。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一说是[[明太祖]]所定;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榜眼这名称跟状元、[[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相关史籍== 宋王禹偁《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历阳湖 ,榜眼科名释褐初。<ref>[http://zhongguoshici.com/shici/details/270756 《送第三年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词详情],诗词网</ref>” 《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演变==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榜眼”,实际上指出的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如上所言,宋以前“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实际上宋以前的进士第二人等同于以后的榜眼。随着历朝的更迭,不论国祚久远还是短暂,榜眼如同科举制一样不断发生着变化。且不说萌芽阶段的南北朝,就是隋唐两朝,初创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并不完善。既然考试,就会有排序先后,否则,第一又怎么得出来呢?但是,由于在同一榜内,有时少到仅仅数人,也就没必要特别强调第二如何了。[[唐朝]]连进士的称谓都有差异,如在参加考试时已经叫进士了,到考取后“雁塔题名”时就称“前进士”。也就是说“前进士”才是后来所说的[[进士]],而“进士”等同于举人。由此可知,“榜眼”一词远不具备产生的环境。 ==视频== ===<center> 榜眼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 </center> <center>{{#iDisplay:n0875hpti5b|560|390|qq}}</center> <center> 榜眼人才计划 </center> <center>{{#iDisplay:e08336pfer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榜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