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0.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棕腹柳莺 的原始碼
←
棕腹柳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棕腹柳莺</big> ''' |- | [[File:棕腹柳莺.jpg|缩略图|居中|'''棕腹柳莺'''[http://pic.birdnet.cn/forum//201810/12/104940dyk53phtpk8ky5zx.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atlas.php?action=atlasinfo&aid=57292&mod=show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棕腹柳莺</br>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subaffinis </br> 别 称:柳串儿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雀形目 </br> 科:莺科 </br> 亚 科:莺亚科 </br> 属:柳莺属 </br> 种: 棕腹柳莺 </br> 命名者及年代: Ogilvie-Grant,1900 </br> 英文名称: Buff-bellied Willow Warbler</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棕腹柳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038ba70102yabn.html 棕腹柳莺(附图)],新浪网,2018-11-26</ref>(学名:Phylloscopus subaffinis)是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橄榄绿色柳莺]]。眉纹暗黄且无翼斑。外侧三枚尾羽的狭窄白色羽端及羽缘在野外难见。较烟柳莺上体绿色较多而下体绿色较少。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垂直迁移的候鸟,夏季于山区森林及灌丛高可至海拔3600米,越冬在山丘及低地。藏匿于浓密的林下植被,夏季成对,冬结小群。不安时两翼下垂并抖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 == 外形特征 == 棕腹柳莺:体长[[10-12]]厘米,棕腹柳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自前额至尾上覆羽,包括翅上内侧覆羽概呈[[橄榄褐色]]或橄榄绿褐色,有的微[[沾棕]],腰和尾上覆羽稍淡。尾稍圆,为圆尾。尾羽[[暗褐色]]或沙褐色,外翈羽缘[[橄榄褐色]]或橄榄绿色。翅暗褐色无翅斑,内侧覆羽同背为橄榄褐色,外侧翅上覆羽暗褐色,外缘黄绿色或橄榄褐色。飞羽亦为暗褐色,外翈羽缘黄绿色或橄榄褐色。眉纹皮黄色或淡棕色,贯眼纹绿褐色或暗褐色,自眼先经眼到耳区。下体棕黄色,颏、喉较浅,两胁较暗,翅下覆羽皮黄色。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褐色,基部富于黄色;跗蹠暗褐色<ref>[https://www.360kuai.com/pc/918556f6814f345e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棕腹柳莺外形特征],快资讯,2020-01-05</ref>。 ==生活习性 ==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成松散的小群。活跃于树枝间,性情很活泼。 '''叫声''':鸣声似黄腹柳莺但较轻慢而细弱且无前导的装饰音,为tuee-tuee-tuee-tuee声。叫声为轻柔而似蟋蟀振翅的chrrup或chrrip声<ref>[https://baike.supfree.net/get.asp?id=棕腹柳莺 棕腹柳莺(附图)],在线百科全书查询</ref>。 '''食性''':食物全系[[昆虫]],有甲虫、蟓甲、蚊、蝇及鞘翅目昆虫成虫或幼虫,包括有半翅目的蝽象,膜翅目的蚂蚁,双翅目的蝇类及鳞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 == 栖身环境 == 主要栖息于海拔900-2800米的山地针叶林和林缘灌丛中,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针叶林或阔叶疏林、灌丛和灌丛草甸。 == 生长繁殖 == 繁殖期[[5-8]]月。筑巢于幼龄杉树中、下层枝桠上,用藤本植物系于枝桠末端,或置于耕地间的草丛上,用数根草杆支架着,距地高一般0.3米左右。巢呈杯形,巢口开于侧面,用禾本科细草叶、根、茎或杂以苔藓筑成,内垫鸡毛。巢的大小分别为:外径8.5-10.5厘米,内径3.5-5.3厘米,高9-13厘米,深7-8厘米。每窝产卵[[4枚]],卵呈纯白色。卵平均重1.25克,大小为11.6毫米×15.3毫米<ref>[https://www.360kuai.com/pc/918556f6814f345e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棕腹柳莺繁殖],快资讯,2020-01-05</ref>。 == 地理分布 == '''分布范围''':[[中国]]华中及华东,越冬于中国南方、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的亚热带地区。 '''分布状况''':不甚常见的繁殖鸟,见于[[华中、华南及华东]];越冬至南方沿海及西南<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170575.html 棕腹柳莺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11-01 </ref>。 == 亚种分化 ==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 分类讨论 == Howard和Moore(1991)认为,棕腹柳莺和[[黄腹柳莺]]极为相似,而将棕腹柳莺列为黄腹柳莺的1个亚种。Williams(1967)列出一些介于两种之间的标本为佐证,来证明该种是黄腹柳莺的1个亚种。Alström和Olsson(1992)认为,该种与黄腹柳莺是有区别的,如黄腹柳莺的上体呈[[橄榄绿色]],而非棕腹柳莺的橄榄褐色;黄腹柳莺的眉纹黄色而非棕腹柳莺的皮黄色;黄腹柳莺的下体呈[[黄色]],而非棕腹柳莺的棕黄色;棕腹柳莺的鸣声似黄腹柳莺但较轻慢而细弱且无前装饰声,似"tuee-tuee-tuee…”声。叫声为轻柔似蟋蟀的振翅的"chrrup”或"chrrip”声,而非黄腹柳莺的偏高的"chep”声;它们的繁殖区重叠,无中间类型出现。因而,认为该种应为独立种,而非黄腹柳莺的1个亚种。 鉴于该种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分布区与黄腹柳莺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分布区大面积地重叠,又无中间类型的出现,说明它们之间已完全处于生殖隔离,因此应作为[[独立种]]。 == 视频 == <center> {{#ev:youku|XMTQyNjE2MzU5Ng|640|inline|晋台制作-棕腹柳莺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棕腹柳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