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51.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柳琴戏 的原始碼
←
柳琴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柳琴戏.jpg|350px|缩略图|右|<big>柳琴戏《沂蒙情》剧照</big>[http://y2.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3/10/441a050ff867453eb927c6d3b66fe4f2.jpg 原图链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0/09/30130652_0.shtml 来自 凤凰网 的图片]]]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拉呼腔、拉后腔。1953年定名为柳琴戏,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而得名。柳琴戏曲调通俗,粗犷豪放,唱法以宏大明亮为主要特色。“拉腔”是它的主要特点,一句“拉腔”一般可长达几分钟,拐十八个弯。柳琴戏的[[唱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使用的是地方[[方言]]。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在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柳琴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 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ref>[https://www.d1xz.net/wenhua/xiju/art144294.aspx “拉魂腔”和“肘鼓子”的结合柳琴戏简介],第一星座网,2016-06-28 </ref>。[[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鲁南]][[汉族]]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鲁南[[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 、[山坡羊] 有渊源关系。 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 、[猎户腔] 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流行。一说是由山东[[枣庄市|枣庄]]山里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调演绎出的,枣庄山里有个叫千山头的地方,从[[唐朝]]到[[明朝]]之间,这里曾是全国很大的道观群落,道观几十座,[[清朝]]之后衰落了,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唱腔==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ref>[http://www.lhrbszb.com/ReadingZone/PaperInfo/CE76FA0E-3F25-4AD3-A6A8-563450D492F7?aid=04065308-D998-4579-B363-ABF2C1A2D07C 柳琴戏],联合网,2013-11-24</ref>。柳琴戏唱腔[[曲调]]有:哈弦、起板、导板、连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叶里藏花、雷对调、一哟调、老公调、回龙调、垛板、调板、闸板、冒调花腔、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还有从民间[[小调]]变化而来的过河调、赶脚调、送郎调、补缸调、叠断桥、打牙牌、千金小组进花园调、小放牛、[[八段锦]]、调兵调、叶落金钱等。其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视频== ===<center> 柳琴戏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柳琴戏(泗州戏)《张郎休妻》舞台艺术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h0751uzeqem|560|390|qq}}</center> <center> 柳琴戏 【苦终甜来】</center> <center>{{#iDisplay:v0199ztvzj3|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返回「
柳琴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