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86.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极震区 的原始碼
←
极震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7/00449c4363b94dbab149eb8c9af2b5fa.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50245529_16162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极震区'''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25595890_120525920 汉语是什么语言,其本质是什么?],搜狐,2020-10-19</ref>。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ref>[https://www.sohu.com/a/511684731_120099902 精美绝伦的艺术玛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f>。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极震区(地理专有词汇)一般指震中区 震中区(epicentral area)是指发生[[地震]]时,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所在区域,也称极震区。 震中区是指宏观地震震中附近最内圈的等震线所包围的地区。通常是指“极震区”。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特点及应用 由一次地震所形成的地面震中附近的地区称为震中区。常由最强(最内)一层等震线圈定。一般情况下,震中区在地面上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重,常与极震区相一致或很接近,是震源错动方式在地表上最直接的反映。根据其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推断引起地震的断层的方向。震中区通常是地震宏观调查、烈度调查、震害调查等的主要场所, 可为地震研究提供地面运动、地面破坏以及震害等的重要资料。 举例 例如1981年1月24日, 发生在中国四川鲜水河断裂上的道孚6.9级强烈地震,其等震线为北 45°西的纺锤形,极震区为内Ⅷ度等震线所圈定的范围,长约 6.4 km,宽约1.4km;震中区包括外Ⅷ度等震级所圈范围内地区,长约12.4 km,宽约3.2 km。这次地震震害主要沿鲜水河断裂分布,地裂缝沿断裂延伸约44km。由震中区形状显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鲜水河断裂带,这与震源机制解相符。 位移变化 通过对塔什干地球动力学实验场重复水准测量资料的分析和对应力集中区应力应变量的计算,表明震中区为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其地面膨胀显著;定量计算和实际观测资料还表明,均匀介质中的局部非均匀区是能量集中部位,这也许是震中区以外出现异常点的原因。以东乌兹别克斯坦地震构造1959~1980年的4个地震为例,并分析地下水氡含量的变化,认为在同一地震构造中,能量可以传递,一处地震的发生,可以促进其他部位能量积累的加速而引发另一次地震。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极震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