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49.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朴珪壽 的原始碼
←
朴珪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朴珪壽.jpg|缩略图|朴珪壽|[https://www.itsfun.com.tw/%E6%A8%B8%E7%8F%AA%E5%A3%BD/wiki-8192244-3831224 圖片來源][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9c/72/f223a9093be2a73ba681738cab28.jpg 原圖連結]]] '''朴珪壽'''(朝鲜语:박규수,1807年10月27日-1877年2月9日)本貫潘南朴氏,韓國人。李氏朝鮮後期的文臣及外交家、開化運動家。實學家(北學派)、哲學家兼作家[[朴趾源]]的孫子。他受清朝洋務運動的影響和朝鮮的開化運動主張。除積極宣傳開化思想外<ref name="杨昭全何彤梅2001">{{cite book|author1=杨昭全|author2=何彤梅|title=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Xq6AAAAIAAJ|year=2001|publisher=天津人民出版社}}</ref>,還積極在貴族子弟、年青官僚中物色人才。 ==生涯== 1807年出生,為[[朴宗采]]之子。他與孝明世子[[李旲]]關係密切。1848年科舉(增廣試)合格。 1866年任平安道觀察使時遭遇舍門將軍號事件,指揮士兵火燒舍門將軍號。1871年辛未洋擾,遵從興宣大院君政権廟議,向清朝、美國起草「攘夷」正當化文書。然而,朴珪壽自身是主和論、開國論者,根據弟子[[金允植]]介紹,他建議對美國要積極的締結條約,避免「孤立之患」思想。 1873年大院君下台後,他主張對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積極恢復國交。對含有「皇」、「勅」文字書契問題,他認為是日本「自尊自稱」問題,主張接受這種文書。1874年任右議政,後退出政界。1875年江華島事件後締結江華條約,他主張對日恢復國交,迴避武力衝突締結條約。 朴珪壽的西洋認識來自燕行使經歷<ref> {{cite web | url =https://www.1xuezhe.exuezhe.com/Qk/art/85123?dbcode=3&flag=2 | title =朴珪寿两次燕行对朝鲜近代思想转向之影响 | author =孙卫国 | date =2017 | publisher =历史学文摘 | accessdate =2019-03-09}}</ref><ref name="徐东日2010">{{cite book|author=徐东日|title=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 以《燕行录》《朝天录》为中心|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48ckMUglB8C|year=2010|publisher=中華書局|isbn=978-7-101-07758-2}}</ref>。1861年、1872年兩度訪問清朝,期間他經由清朝打探西洋情報。朴珪壽自宅是少壯官僚實學思想研究基地。後來[[朴泳孝]]回憶,[[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徐光範]]通過讀朴珪壽家的[[《燕岩集》]]接觸平等思想,影響了[[兪吉濬]]和後來的開化黨政治家。 ==著作== 朴珪寿的主要著作有[[《瓛斋集》、《瓛斋绣启》、《居家杂服考》]]等,被收入“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的[[《朴珪寿全集》]](上下二册,亚细亚文化社,1978年)中。 ==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朝鮮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朴珪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