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00.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普照寺 的原始碼
←
普照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是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座寺庙,供奉的是心莲和尚蓥华祖师,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被焚毁。 <p style="text-indent:2em;">单县普照寺,又名大佛寺、大寺,位于县城西北城角内,牌坊西街路北,为单县八大寺庙之首。因其庙大、佛高,历史久远而名传遐迩。特别"大佛寺"一名,全县妇孺尽知。 [[File:普照寺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基本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中文名称;普照寺 <p style="text-indent:2em;">地理位置;都江堰市大观镇青城外山 <p style="text-indent:2em;">著名景点;藏经楼 ;普同塔 <p style="text-indent:2em;">所属国家;中国 <p style="text-indent:2em;">所属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交通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1、从[[成都]]站至青城山站,然后在站外乘公交102,到大观镇下车,乘火三轮直接到寺内;或到大观镇普照寺路口,沿公路直走到山脚下,爬山进寺。 <p style="text-indent:2em;">2、在[[都江堰]]市客运中心下车,在站旁乘公交102,到大观镇下车,乘火三轮直接到寺内;或到大观镇普照寺路口,沿公路直走到山脚下,爬山进寺。 ==主要景点==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被焚毁。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 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1edd130102yb75.html 一谦国学五行智慧实修之旅集结——问道青城山研修普照寺] , 新浪网 2018-12-10</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该寺自清[[康熙]]甲子年诛茅开基数椽,到[[雍正]]七年始有[[心莲]]和尚由[[昭觉寺]]来此挂单,因见寺左有先朝已故僧人碑塔,知为古寺属禅宗临济一脉,遂发心重振。其九世祖[[心莲]]和尚始为开山祖师,十世传真、十一世[[海汶均]]能守成;十二世[[印广]]与师兄[[印宗]]及徒[[正文]]勤苦积累、协力经营;法堂,精舍,斋寮以及宝塔金碧木石次第修饰。到了十三世[[正文]]、[[正献]]祖师时代更是广大佛门,请得圣旨传受三堂大戒。[[咸丰]]初年传十四祖灵峰又置田两千亩,属庵二处,及至建国初年,寺内殿宇僧舍大小24院,房屋365间。文革中(1972年)普照寺浩劫难免,被拆毁大部,仅存藏经楼及周围建筑共61间。普照寺原始的宏伟格局虽大部分被毁,但藏经楼及船形石舫式的普同塔,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及建筑仍具有较高的价值。 <p style="text-indent:2em;">1982年普照寺得以恢复香火,1988年6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人首次造访青城山普照寺,并为普照寺留下墨宝"普照寺女众道场"。1996年开始恢复修建大雄宝殿,并从缅甸请回玉佛供俸,1998年居士楼竣工。在2000年五观堂落成。 ==传奇故事==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 [[File:普照寺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灭亡。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p style="text-indent:2em;">因此,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成立寻宝机构。其实寻找张献忠宝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话自大西国灭亡以后,民间就有人开始寻宝,在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就成立过锦江淘银公司,在九眼桥下大张旗鼓地淘银,经过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着实让人们兴奋不已,证明民谣传说不假。但继续淘下去,却见不到宝藏影子。淘银行动不了了之。 <p style="text-indent:2em;">要弄清[[张献忠]]藏宝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可藏之宝。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把他在战争中获得的奇珍异宝,特别是明成都皇室成员宝库中的金银财宝,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器银锭。其目的一方面为了展示皇亲国戚、富绅劣商的奢靡;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这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待到大西国灭亡,谁都想得到这笔财宝。据传大西军兵败[[成都]]时,十余艘大船从新津出发,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就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大西国押运船只的兵将眼看敌不住清军的围攻,于是凿沉船只,弃船登岸逃走。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想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地登上还未完全沉没的一些大船,才发现船中装载着石块。 <p style="text-indent:2em;">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其中关于青城山藏宝之事,更有许多奇闻和谜案。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暴富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是坐落在青城山大观镇境内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乾隆]]中期,约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开始扩建。[[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社会各界民众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如果没有数万银子是很难建成的。按正规渠道的说法,是因为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天示神奇",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各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献忠]]在明[[崇祯]]十六年(1627)攻克[[武昌]]后建大西政权。[[崇祯]]十七年(1628)第二次进川攻克[[成都]],并定都成都,于1646年战死西充。大西政权在[[四川]]共计只有18年时间。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到大观镇境内的青峰山采石。青峰山是青城山的一支支脉,位于大观镇境内,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运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铺路。采石半年,却连300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消失在青峰山中。合理的解释是,[[张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因为根据时局的发展,大西国政权已岌岌可危,转移财宝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张献忠]]也料到如果清军灭掉了大西国,再要复辟是十分困难的事,作长期打算,必须埋藏财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虽然无人破解,但有几件事却与藏宝联系起来。 [[File:普照寺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一,普照寺修建的石料传言是神仙之力,山裂石出,就如清道貌岸然光灌县[[钱璋]]文中所言。但极有可能是普照寺僧人偶然发现了[[张献忠]]开采的石料。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二,普照寺不但发现了石料,也发现了张献忠所藏之宝的一部分。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三,[[李定国]]是[[张献忠]]最忠诚的部下,主管粮草后勤,是张献忠的财务和后勤部长。而[[李定国]]的部下--后来到普照寺任住持的[[心莲]]和尚专程到尚未修复的普照寺开创基业,并从他开始普照寺才一步步走向辉煌。心莲和尚到普照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到青峰山护宝,奉[[张定国]]之命保护大西国藏宝;另一种可能是他知晓藏宝的秘密,到青峰山伺机取宝。 <p style="text-indent:2em;">古今中外,不断进行着藏宝与寻宝的游戏。藏宝者大都是高智商的人,他们不但要选择藏宝之地,更要设计藏宝的方法,而疑阵、设机关,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总要经过万千思虑,做到不留痕迹,万无一失。让寻宝人耗尽毕生精力也猜不透藏宝人布下的迷魂阵。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p style="text-indent:2em;">心莲和尚之谜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挖出财宝可能与[[张献忠]]藏宝的另一条值得怀疑的线索有关,就是普照寺的开山祖师[[心莲]]和尚。[[张献忠]]被杀,而他的部将[[李定国]]却率部转战南北,拥戴朱明王朝一个宗室子弟,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分别地两湖两广活动了10多年,最后才在清军的围剿下,出境到了[[缅甸]]的桂所,坚持反清斗争。 而就在这时,[[心莲]]和尚突然来到了青峰山,把殷姓弃祠改建成了蓥华庙。据传,[[心莲]]和尚曾在[[成都]][[昭觉寺]]参学,数年后认国此处不合其理想,便前往名盛一时的报恩寺挂单,不想到达汉州时,报恩寺遭遇火灾,只剩一片瓦砾。丧气之余,心莲和尚在道旁树下休息,恍惚中,见一个高颧突骨、碧眼赤须的人牵了一匹红鬃大马过来,拍着他的肩头说:"报恩寺遭劫,[[蓥华]]祖师应运迁居,师父何不追随而去?"心莲和尚赶紧双手合十为礼,求指明路。那人让[[心莲]]和尚同骑红马,瞬间来到一个地方,只见有破屋数间,[[蓥华]]祖师正盘腿坐在屋中。心莲和尚正欲上前拜识,忽然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至,把心莲和尚浇醒了。雷电惊梦,冷雨浇头,[[心莲]]和尚全然不顾,努力地追索、回忆梦境。后来竟按梦境寻觅到了青峰山开创了蓥华庙。 <p style="text-indent:2em;">此说有伪托之嫌,更何况,当时的殷姓弃祠极其破败,根本没有发展光大的可能,无法吸引心莲和尚。又有传说,[[心莲]]和尚是被青峰山的"金莲宝地"格局所迷,才于此不计艰难破败地开山立庙,弘法妙门。此说也太玄太缥缈、不可信。惟有一个解释合情合理,那就是[[心莲]]和尚是[[张定国]]的部将,受张定国之遣,从[[缅甸]]桂所秘密潜到青峰山看护[[张献忠]]的藏宝。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普照寺后来的诸多谜团便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一个"护宝人",[[心莲]]和尚以蓥华庙为掩护,恪守着自己的职责,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护好藏宝,以便日后[[张定国]]攻入境内时,起出藏宝以资助和响应。然而出乎心莲和尚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在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军剿平了桂所、大西军彻底灰飞烟灭。[[心莲]]和尚万念俱灰,最后在绝望和贫困中死去,但他临死前肯定向弟子讲明了他作为大西军将领、随"八大王"[[张献忠]]和[[李定国]]转战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经历。但不知为什么,[[心莲]]和尚没有向弟子说明藏宝之事,这可能与他心死如灯灭有关,想把藏宝作为一个谜永远烂在自己肚子里,或者他想:今后弟子们能不能发现和利用这笔藏宝,就看他们的缘分吧,佛门不是讲究缘分吗?所以直到心莲和尚死后许多年,普照寺的和尚才在无意间发掘出财宝。但是开山祖师是大西军将领的秘密却不宜张扬,只在各代住持和方丈之间秘密流传。 ==发展历史==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又名大佛寺、大寺,位于县城西北城角内,牌坊西街路北,为单县八大寺庙之首。因其庙大、佛高,历史久远而名传遐迩。特别"大佛寺"一名,全县妇孺尽知。<ref>[https://www.mala.cn/thread-14270507-1-2.html 青城山普照寺突然兴盛之谜] , 四川新闻网 2017-01-24</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始建于何时,已无处查考。据清[[康熙]]年间单县旧志记载,明代[[隆庆]]、[[嘉靖]]时,[[静庵]]禅师住寺,他在寺西南角创建了"水陆寺"。万历二年,住持圆祥,又在寺之后院创建了"藏经阁"。并有雷鲤书"大藏经阁碑",又书"藏经阁"三大字嵌于壁间。由此可知,普照寺在明[[嘉靖]]、[[隆庆]]、[[万历]]三代中,是处于逐步发展扩大的阶段,而始建当在之前。可是,明嘉靖五年,单县大水泛滥,旧城被毁,乞于是在旧城之北建了新城。 <p style="text-indent:2em;">推测可知,普照寺当始建于新城成城之后,应当是[[嘉靖]]时期的中、末期。在史志上可查知的,单县有明建寺庙十六座,其中嘉靖时建二座,另一座为华佗庙,建于嘉靖二十三年。因而可以肯定,普照寺为单县明建寺庙中较早的一座。此寺庙始建之前,单县寺庙很少(据史志所记),只有汉建一座,唐建两座,宋建两座,金建一座,元建一座,共六座,加上明嘉靖所建立两座,正好八座,所以普照寺自是单县八大寺院之一了。而又由于它连连扩建,"之一"终成"之首"。 [[File:普照寺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院占地十二亩,呈南北长方形。纵深三进大院,山门三大间,两边是"水陆寺"。进山门第一进院,迎面为正殿,是穿心过堂式,东西五间,殿高六米,青砖,上复合瓦,阔门大窗。门槛高盈尺,六扇扣棂门扇。室内正中坐一高八尺铜铸佛像,东西各有高七尺四寸的石雕坐姿佛像。殿前靠西,有钟楼一座,方形,亭式,内悬一青铜巨钟。单县八景之一的"普照钟声",即指此处。殿东有厢房三间,中有铜铸佛像一座,坐姿高三尺。殿前有石雕大香炉。此院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有石碑两座,皆系重修记事碑,其中东西部西边的一座碑,系康熙年间重修时所立。 <p style="text-indent:2em;">正殿东西两侧,皆是通向第二进院的通道。亦可从正殿中穿过。第二进院中主体建筑,乃[[万历]]年间[[圆祥]]和尚主持建造的藏经阁,因其阁二层,故又称藏经楼。东西五间,下层正中有铜铸关帝像一座,高七尺,坐姿。穿堂式。上层乃藏经处。阁前右方,有雷鲤书藏经阁碑。东西厢房各三间,内有多位泥塑佛像。穿藏经阁,是第三进院落,是僧人居住生活之处。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曾经是全县百姓共有的佛庙。香炉内,有他们敬奉的香火;聚宝的大石缸中,有他们投入的钱币;蒲团上有他们的膝痕;正殿门槛上有他们的足迹。古代单县人,把敬仰留在这里,把希望留在这里,把美好回忆留在这里,那一杵杵钟鸣,给他们安宁、幸福、力量。百姓们,已把自己融入了寺庙之中。这是其他任何寺庙无法做到的。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亦未能逃避沧桑之变的铁律,它在战火中日渐颓废,而终于坍塌净尽,恢复了始建前的模样。如今,只有雷鲤的题字刻石,尚存于县博物馆四季皆可 ==保存完好== <p style="text-indent:2em;">普照寺,是单县典型的寺院之一。第一,它历史悠久,一次次修葺,是古寺中保存最久最完好的唯一大寺。从明嘉靖建寺,直至民国中期,它一直存在了五百年之久。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它是单县最早的真正佛庙。其他寺庙,多为“神庙",或神佛共供之庙,而普照寺却佛像众多,原来只供佛,而后才加进了关帝像。有了“神",但居正殿之后,所以真正的佛教信徒多来此敬拜朝奉。这里在相当长的时期,是单县佛事活动的中心。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三,这里的铜石佛像,为单县其他寺院所没有。一是形体巨大;二是造型古朴,线条较粗犷。 <p style="text-indent:2em;">第四,寺中洪钟之声,天天清晨响起,它响了几百年,单县一代又一代人,在钟声中成长,在钟声中生活,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深远的影响。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i3046g4koyt|480|270|qq}} </center> <center>青城山普照寺,在尘世和佛界之间,似一个过渡地带</center> <center> {{#iDisplay:n0146bblq2y|480|270|qq}} </center> <center>青城山普照寺2015宣传片</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普照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