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07.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明史·邓愈传 的原始碼
←
明史·邓愈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邓愈.jpg|缩略图|220px|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27/18/19248296_804879967.shtml 邓愈]]] '''明史·邓愈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book/mingshi.html -诗词名句网]</ref> ==原文== 邓愈,虹人。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与元兵战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 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其徇安福也,部卒有虏掠者。判官潘枢入谒,面责之。愈惊起谢,趣下令掠民者斩,索军中所得子女尽出之。枢悉护遣还其家,民大悦。 已而遇春克襄阳,以愈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其地,赐以书曰:“尔戍襄阳,宜谨守法度。山寨来归者,兵民悉仍故籍,小校以下悉令屯种,且耕且战。尔所戍地邻扩廓①,若尔爱加于民,法行于军,则彼所部皆将慕义来归,如脱虎口就慈母。我赖尔如长城,尔其勉之!”愈披荆棘,立军府营屯,拊循招徠,威惠甚著。 洪武元年,大军经略中原,愈为征戍将军,帅襄、汉兵取南阳以北未附州郡。遂克唐州,进攻南阳,败元兵于瓦店,逐北抵城下,遂克之,擒史国公等二十六人。隋、叶、舞阳、鲁山诸州县相继降。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诸山寨,均、房、金、商之地悉定。 三年,以征虏左副副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西。扩廓屯车道岘,愈直抵其垒,立栅逼之,扩廓败走。分兵自临洮进克河州,招谕吐蕃诸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皆纳印请降。追豫王至西黄河,抵黑松林,破斩其大将。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论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五年,辰、澧诸蛮作乱,以愈为征南将军,讨之。愈帅杨璟、黄彬出澧州,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者。六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巡西北边。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注:①扩廓: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字保保,是元平章察帖木儿的外甥。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译文: 邓愈,虹县人。初名邓友德,太祖给他赐名。他的父亲与元兵作战而死,大家推举邓愈统领军事。邓愈年龄刚满十六,每次作战必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朱元璋从滁阳起兵,邓愈从盱眙前来归附,被授为管军总管。邓愈为人简练而稳重、谨慎而细致,不害怕危险艰苦,治军严格,善于安抚投降、归附的人。他攻战安福时,部下士兵中出现了掳掠百姓的人。判官潘枢前来拜见,当面指责邓愈。邓愈吃惊地起身谢罪,急忙下令,抢掠百姓的人被斩首,搜索军中所抢掠的百姓子女并全部交出。潘枢将被掠百姓子女全部护送回家,百姓十分高兴。 不久,常遇春攻克襄阳。朱元璋命令邓愈做湖广行省平章镇守此地,并赐信说:“你戍守襄阳,应当谨守法度。山寨中前来归附的人,所有士兵百姓仍然隶属原来的籍贯,小校以下全部命令他们屯种田地,边耕种边作战。你所戍守的地方与扩廓铁木儿相邻,如果你对百姓仁爱有加,在军中严于执法,那么扩廓所带将士都将仰慕道义来归附,就如同挣脱虎口,投靠慈母一样。我把你当长城一样地依靠,你要尽力啊。”邓愈披荆斩棘,设立军府营屯,招徕、安抚归附的人,对他们恩威并重。 洪武元年,大军筹划治理中原,邓愈担任征戍将军,率领襄阳、汉阳军队攻取南阳以北还未归附的州郡。于是攻克唐州,进攻南阳,在瓦店打败元兵,向北追击,直抵城下,于是攻克南阳,擒获史国公等二十六人。隋、叶、舞阳、鲁山各州县相继投降。邓愈又率军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诸山寨,均、房、金、商之地全部被平定。 洪武三年,邓愈凭借征虏左副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兵出定西。扩廓军驻扎在车道岘,邓愈直抵其堡垒,设立栅栏进行威逼,扩廓军队败逃。明军分兵从临洮进攻攻克河州,邓愈劝降吐蕃的各位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地的官员都交出印章,请求投降。明军追击豫王至西黄河,追击斩杀敌军大将。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各部全部归附。明军兵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返。论功之时,邓愈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为卫国公,参与军国要事,年禄三千石,给予世袭凭证。 洪武五年,辰州、澧州诸蛮叛乱,太祖让邓愈担任征南将军,率军征讨。邓愈率杨景、黄彬兵出澧州,攻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叛的人。洪武六年,邓愈凭借副将军身份跟随徐达巡察西北边境。洪武十年,吐蕃在川藏一带阻塞道路,抢劫贡使,邓愈以征西将军身份偕同副将军沐英前往征讨。分兵三路,穷追至昆仑山,俘斩敌人数以万计,俘获马牛羊十多万头,留军戍守各处要害,然后才班师回朝。邓愈在归途中生病,在寿春病逝,终年四十一岁。朝廷追封他为宁河王,赐谥号为武顺。<ref>[http://wyw.5156edu.com/html3/16.html 明史-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ref>[http://www.bookasia.cn/zuozhe/19886.html 张廷玉简介 - 古诗词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6 明代別集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明史·邓愈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