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0.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斯德哥尔摩杂记(茅盾) 的原始碼
←
斯德哥尔摩杂记(茅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DM35.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BF4DPV0543QWGK.html 茅盾]]] '''《斯德哥尔摩杂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六月的斯德哥尔摩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最惹人注意的是[[丁香]]。[[紫丁香]]和[[白丁香]],[[花朵]]大而且密,可是不香。[[郁金香]]的艳红的花朵也够叫人流连。设想您面对着碧绿的[[海水]],水那边是树木苍翠,[[野草]]着花的山,山上有些红瓦的小洋房,而在您身后,则是盛开的丁香,紫的白的丁香,在丁香树下是两三簇挺有[[精神]]的郁金香,——您就会想到,住在这个[[城市]]的普通人,不能不[[感觉]]到[[和平]]对他们的[[意义]]了。 六、七、八三个月,在斯德哥尔摩是所谓游览的[[季节]]。从[[欧洲]],从南[[北美洲]]来的男女老少的游客,把这个城市差一点要挤破了。 在我们所住的旅馆里(据说这旅馆也是季节性的,它原本是工业高等学校的宿舍),有一帮拉丁美洲来的游客;大概是他们乘用的一辆游览车,也许还是他们带来的,车身上满是文字和漫画。他们是现在正度着五十寿辰的大诗人聂鲁达的同乡。 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在这游览季节,做了一笔好买卖,年年如此,当然在战争年代就不会不是例外。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的大资本家也做了好买卖,——由于"中立"。有人说:别人打仗,他们"中立",做买卖,这是不坏的;所以,如果今天的瑞典大资本家表示了“中立"的愿望,大概是诚恳的。这和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之连影响到游客的战争也不愿意有,同样是诚恳的。 不过,战争的歇斯底里亚也没有全然敛迹。山明水秀的这个城市的中心,从两年前就已开始建筑的一道穿山的隧道,——据说是可以抵挡原子弹轰炸的,现在,工程还没有完。 奇怪的是,这一个防空隧道,好像也和有名的"王子公园"一样,作为这个城市的胜迹之一;坐了游览汽车绕市一周的游客们,经常被指点着遥遥看它一眼。 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们多半会觉得今年的游览季节比往年有些不同。特出的一点是:从亚洲来的远客,扬长过市,似乎比往年多。留心时事的市民们大概早就知道,这一个游览季节之所以不同于往年,以及亚洲客人之特别多,是因为有一个和人人的安全有关的——小言之,和斯德哥尔摩年年夏季的生意兴隆有关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后来,连烟纸店里的老太婆也会指着一位刚刚买了一包卷烟的东方顾客的背影,悄悄地说:“是来开会的。"也许她实在也知道,来开会的客人,也还有欧、非、澳、南北美洲的客人,不过她不能像对亚洲客人一样从容貌上一眼就看出来罢了。 但尽管这个会议已是妇孺皆知,住在这个城市里人们也还有故意装做不知道的;这恐怕是几个兴趣别有所在的记者。 这一个会议便是从六月十九日开始的"缓和局势国际会议"。 这一个会议,以人数论,不算怎样大,可也不小:一百六十四人;以国论,三十一国。但是从到会代表们之包罗万象,也就是从会议的代表性的广泛而言,则是空前的。亚洲国家的代表总共七十一人,代表着八个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寮国、高棉、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这也是空前的。 会议的结果是全体一致通过的九个文件,是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我猜想我们的读者已经从报上知道这个会议的进行过程,读过这些文件,恕我不在这里浪费时间。) 斯德哥尔摩是几个海岛联成的。在旅舍中,望得见山,出门不远就看见海;可以说,人是坐卧在山光水色中的。 隔着波罗的海,在欧洲大陆中心,在也是这样的风光明媚的环境中,一个决定着亚洲的和平或战争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已经开了一个多月。这就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从日内瓦来的消息,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议,经常起着鼓舞的作用。刊载着我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公平、合理的建设性发言的大陆报纸,在斯德哥尔摩会议的会场内外,人人抢着看。人们以万分兴奋的心情听着周总理将访问印、缅的消息。 所有这一切,读者们一定已经知道了,恕我不多说。所有这一切,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议获得的成就所起的作用,读者们一定也想得到,也请恕我不多说。但是,我却不能不说一说当我们祖国的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的消息传到了斯德哥尔摩时,我所偶然遇见的惊人的反应。 这就是我们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宪法草案,我们的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的结果。 一个中东国家的代表,在会场外的休息室看见我,就兴奋地伸出六个手指(他知道我不能说法国话,可是他在本国语文外,就只懂法文),反复说着一个法国字:“好,好呵!" 旅馆的一个会说英语的女职员,当我告诉她我的房间号码而向她索取钥匙的当儿,她嘴里照例地复述那号码时似有所感,把那号码中的一个"六"字连念两遍,然后一面找那钥匙,一面轻声地自语着"六百个百万,啊哟,六百个百万!"而当她把钥匙递给我的时候,她忽然认真地说:“六百个百万,这样大的数字,我们瑞典人是有点难以想象的!" 一个欧洲朋友从外国通讯社的报导中知道了我们的宪法草案的要点,他很注意宪法草案序言的最后一段,他说:“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六万万人民亲密团结,在广大的、富饶的国土上,建设社会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呵,这是人类历史、世界历史不能不违反了战争贩子们的愿望而前进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这位欧洲朋友的话,实在也就是世界上所有善良的男女们心里的话。 六百个百万,是一个大数目,是全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的。但这个数目之所以在今天震荡了全世界,是因为这六百个百万的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现在正以它自己的宪法巩固这胜利并决心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保卫世界和平。这一伟大的现实,在国内也许是习以为常而不自觉,但一旦到了国外,你就时时处处感觉着。乌拉!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呵! 1954年7月16日。<ref>[https://www.kanunu8.com/book3/8330/184851.html 斯德哥尔摩杂记] </ref>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ref>[https://www.kanunu8.com/files/writer/8316.html 茅盾]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斯德哥尔摩杂记(茅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