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69.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拜忏 的原始碼
←
拜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拜忏'''(bài chàn),汉语词语,也叫礼忏。指的是旧时请僧道念经礼拜,为人忏悔罪过,消灾免祸。例句有:乡下迷信的事太多了,吃素念经是迷信,拜忏打醮是迷信,坟地风水也是迷信。 相关例句有:“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回。<ref>[https://wenwen.sogou.com/z/q553554504.htm 大拜忏有什么好处]搜狗问问</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mg.pusa123.com/www/uploads/allimg/170928/19497_170928202030_10.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仪轨 == 《 地藏经》云:‘我观是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故,我辈 凡夫当时时反省求忏,惕励修行。 诵经拜佛,为己或代人 忏悔,称为拜忏,又名 礼忏,始于南朝 梁武帝,结集之《 梁皇宝忏》。求忏非为规避业报,乃坦诚认罪,誓不再犯。拜忏即在洗涤心垢 罪业,获清净解脱。 目前通行 忏法 仪轨,系由历来 祖师依佛经所成, 修忏法获感应者,亦不乏其人。盛行至今者,如: 梁皇宝忏 系 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以其后生前嫉妒 嗔恚,死后堕而为蟒,苦不堪言,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 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 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 忏法。 水忏 又称 慈悲三昧水忏,唐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 人面疮,濯除 累世 冤业,遂依 宗密所撰《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此 忏法,至诚虔修,可解 宿世冤业。 大悲忏 又名千手千眼大悲 心咒行法,系据 大悲咒所作之 忏法。 药师忏 又称 药师三昧行法,系依《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作,祈消灾延寿,多礼此忏。 净土忏 又名 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无量寿经》及称扬 净土诸经所成。 地藏忏 又名 慈悲地藏忏法,所成年代较晚,凡报亲恩或祈父母 冥福,多拜此忏。 其他 此外,如: 金刚忏、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今皆盛行。眷属延僧 礼忏,家人亦当斋戒精诚,始能有感,倘能亲自礼忏, 功德更形 殊胜。 世俗以诵经拜忏可转为 [[冥钱]],供鬼魂于 阴间受用,此见不合佛法。诵经拜忏乃在消除亡灵 业障,超荐其往生 极乐,非愚民迷信之作为。 == 词语概念 == [religious ceremonies of worship and confession] 旧时请僧道念经礼拜,为人 忏悔罪过,消灾免祸。 他们家为这小长毛鬼拜忏 念佛烧纸锭,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茅盾《[[春蚕]]》 == 义理 == 古来 大德曾说‘ 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怎么样才能‘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呢?因为在 造恶业的时候,是依我们的身、口、意 三业而有;做诸多 善事,也还是运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造诸善业。在 七佛的 偈子中,有一个 四句偈说:‘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作]] 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从这偈中,可以知道: 善业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造作。恶业也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由于意业起了贪、嗔、痴 三毒,三毒趋役使我们的身业,就会造作杀、盗、淫等种种恶业,三毒起便役使我们的 口业,就会造作妄言、绮语、 两舌、 恶口等种种恶业。反之,造作善业也是经由我们的身、口、意 三业,譬如今天参加 法会就是修习善业,身业的修习就是恭敬 礼拜诸佛菩萨、口业的修习就是称念诸佛菩萨的圣号、意业的修习就是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就造作了诸多善业。 过去造诸 恶业本是幻,现在造诸善业也是幻。幻是幻化,是假有、不是真实有的。我们过去造诸恶业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造的诸 善业,在今天的法会圆满之后也要过去。什么理由呢?从无到有是‘生’,从有到无是‘灭’。我们今天的法会以前没有,从今天早上开始,它就‘生’起来了,到了今天晚上全部圆满之后也没有了。但善与恶的行为所留的习种会在 八识田中。如今天至诚礼拜诸佛菩萨留下的善法之因会在八识田中。而杀盗淫也会在八识田中留下 习气种子,将来待缘成熟会受 果报。所以 恶业是我们必须要 忏除的,这就是所谓‘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再谈我们拜佛的时候,会有一种忆念,这种忆念就如礼佛 观想偈,共有六句偈——‘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 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什么是能礼呢?能礼就是我们能礼佛的人,所礼的就是佛菩萨。由于我们的身、口、意 三业和佛的身、口、意三业差别太大,那是佛的身、口、意三业是完全清净、一点染污都没有,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完全是由染业所造成的,今生来受果报。 虽然佛的三业和众生的三业有净染的不同,但是佛和我们的三业都是‘性空寂’的。什么叫做‘性空寂’的?我们来说个比喻:今天的法会是因缘所生、 众缘和合而组成的,所以有比丘众、比丘尼众、 近事男众、 近事女众,时间、地处等,即是众缘组成法会,除了众缘之外,实无主体 自性可得,然而其 众生界恒存不灭, 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即依空而显之实性,谓为空性,名曰自性空寂。 又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来说,在父母生我以前,世上没有我,我死了以后,世上也没有我。我们的身体是假借父母因缘和合而生,出生之后,日子一天天、一个月一个月、一年年地过,过去了就是无常。以我个人来说,我今年八十三岁,过去一年年、一个月一个月、一天天在呼吸之间一刹那的过了八十三年,这是个无常岁月,有生必有死。 我们的 六识心是由 虚妄,但是它们能 造作 善业和 恶业。可是这些六识心也是一念一念的生、住、异、灭的,当我们的身体没有了,六识心也跟着离去了。所以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然而,这些六识心所造的善恶业的业种会含藏在真心 种子识里面而不漏失,待 因缘和合的时候,业种就现行,我们的五 阴就受报。所以,《 大宝积经》说:“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拜忏时要好好体认‘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的意义,了解 忏悔功德的重要,忏悔之后,过去所造的恶业,以后不要再犯。六句偈中的后四句:‘我此道场如帝珠, 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这是形容礼拜忆念的身心形状,不论阿弥陀佛也好、 释迦牟尼佛也好、药师佛也好、日光菩萨也好、 月光菩萨也好,一代一代的 佛弟子都是这样的 观想。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 体解每位佛弟子的身心及诸佛菩萨的身心都是 自性空寂的。这样 礼拜观想,灭罪最多,增福最广。希望大众,能这样的观礼佛 念佛,智慧开发,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在 大乘佛教中,拜忏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是在小乘佛法中, 忏悔也是很重要的。忏悔被看做是菩萨四大法门之一(参考《 [[观佛三昧海经]]》),一切菩萨皆因忏悔而得 善知识 摄受。所以,有过即忏。 关于忏悔的经文,可以参考《 [[金光明最胜王经]]》等经典。 慧律法师著述 诵经源自佛陀时代,其时无纸张、印刷术,听经闻法采口耳相传方式。 佛弟子代佛说法,即为背诵熟记之经文。欲熟记某经,亦须靠背诵,故诵经即成学佛及宣扬佛法之先决条件。于佛前诵经,其目的有二:一者,犹如亲聆佛教,以鉴察自身思想行为。二者,代佛说法。 六道众生皆有佛性,诚敬专一 诵持佛经,可感得各道众生听闻信受,为亡者诵经,以其灵性较高,或可得度。 据《 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载, 地藏王菩萨生生世世救度其母,故此经又名《孝经》。家属可于头七、二七、三七诵《 地藏经》 回向亡者。 他如:《 心经》、《弥陀经》、《 金刚经》等,皆可用于 荐亡。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https://pediainside.com/wiki/%E4%B9%9D%E5%BA%9C%E5%9C%9C%E6%B3%95 https://hanyu.sogou.com/result?query=%E4%BA%9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7%A1/5308381?fr=aladdin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拜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