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41.2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庆云文庙 的原始碼
←
庆云文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庆云文庙.jpeg|有框|右|<big>庆云文庙</big>[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4a9705d6c88065387beaa41ba7dca115/e14866a85edf8db11297fcfc0b23dd54574e7492.jpg 原图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2992228622?red_tag=1289251778 来自 百度贴吧 的图片]]] '''庆云文庙'''位于[[盐山县]]城东南28公里处的庆云。明洪武六年(1373)建。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殿脊覆翠瓦,脊端卧有砖雕成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ref>[https://www.sohu.com/a/372640177_617491 全面总结,快速上手 | 一帖看全不同时期古建筑的风格特征和工艺 ],搜狐,2020-02-13 </ref>。内有12根明柱。基地高出地面1.6米。 ==基本情况== 文庙,又称学宫。中国封建王朝供奉孔子的教化之所,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地方州县修葺文庙始于唐贞观 年间,至明清两朝最为完善。平民皇帝朱元璋在开国第二年,就诏书天下,广建文庙,尊孔 之风 日渐盛行。 据清咸丰 四年 庆云县志记载,庆云文庙是明洪武六年首任知县杨思义所建,至明代中期,趋于完善。庆云文庙为典型的三进院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中院为大成殿、东庑、西庑、碑廊;后院为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左侧为文昌阁、书院、射圃等。 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孔子]]塑像左右分别为“四配”:宗圣曾参、复圣颜回、述圣子思、亚圣孟轲;东西供台上为“十哲”, 配殿东庑、西庑供奉七十二贤人。整个建筑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充分发挥了文庙崇圣贤、明人伦,遵纲常、化风俗的重要作用。 但庆云的文庙却与其他县治不同,这在现存的大成殿就可看出端倪。大成殿建在高近两米的台阶上,采用了[[庑殿]]式单檐结构,殿脊以翠瓦覆顶,两头 [[砖雕]]龙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这在古建等级中属于级别很高的第三级<ref>[https://www.sohu.com/a/217209180_100017881 谈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等级制度 ],搜狐,2018-01-17</ref>。而他的上级沧州的文庙,仅采用的歇山式单檐建筑,可见庆云文庙规格之高。至于其中的原委,大概只有修建者心知肚明。是此地文风浓郁文人辈出,亦或是[[皇帝]]御笔特批,只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庆云文庙的南院戟门左右是名宦祠和乡贤祠。名宦祠供奉薛大鼎、杨思义、张彪等知名州官县令;乡贤祠供奉有,李愚、李子仪等庆云籍社会名流。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名流和精英的褒奖是一种[[社会]]正能量,对鼓励人心向善和为官清廉,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其功绩不可小觑! 院内600百年古柏是文庙修建之初所植,细密的年轮见证了庆云兴衰的历史。据当地老人讲,清军入关以后,庆云城被清军攻破,近三百岁的文庙古柏随即枯萎,似乎显示忠臣不保二主的忠贞之气。直到庆云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古柏又枯枝发新芽,恢复了往日的枝繁叶茂。 ==视频== ===<center> 庆云文庙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我县举行庆云文庙重修落成仪式</center> <center>{{#iDisplay:t32100gh1gy|560|390|qq}}</center> <center>云文庙修缮工作加紧进行</center> <center>{{#iDisplay:j0312sx1gp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庆云文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