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88.1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工具论 的原始碼
←
工具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工具论.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87928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57754/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工具论'''》,[[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汇集。公元前1世纪逍遥学派安德罗尼科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解释篇》(《命题篇》)、《前分析篇》(《分析前篇》)、《后分析篇》(《分析后篇》)、《论辩篇》(《论题篇》、《正位篇》)、《辨谬篇》(《论诡辩式的反驳》)等6篇逻辑作品编辑在一起出版,约公元6世纪时拜占廷逻辑学家称之为《工具论》。各篇写作时间已不可考,一般认为《范畴篇》最早,《前分析篇》和《后分析篇》最晚,对其余各篇意见不一。中世纪曾出版有拉丁文本。自德国学者伊·贝克尔编校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希腊文本》(5卷本,柏林183—1871年出版)问世以来,各种文本以及引用亚里士多德原文时往往加注此书页码,以资参照。中译本有2种:1.《范畴篇》、《解释篇》,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方书春译。2.《[[工具]]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李匡武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形式逻辑问题。《范畴篇》讨论作为谓词的种类和现实的规定性的种类的范畴,以及词义、概念等问题。《解释篇》结合语词、语句,讨论判断(或命题)问题。其中包括词和句的定义、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矛盾命题、相反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等。《前分析篇》讨论推理的有效性,前题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各种三段论的类型、作用及规则,以及归纳推理等问题。《后分析篇》讨论证明的条件、种类、方法和构成因素,以及定义和证明之间的关系等。《论辩篇》讨论论辩的艺术、推理的方法和谓词的理论。《辨谬篇》为《论辩篇》的续编,是专门剖析和驳斥各种谬误和诡辩的。本书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学体系。是[[逻辑学]]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见“亚里士多德全集”)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f05bd0100b8eo.html 常见的工具书术语],新浪博客,2008-11-29</ref>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ref>[https://www.fox2008.cn/ebook/21szjy/TS013020/0016_ts013020.htm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f>。 ==视频== ===<center> 工具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九分钟带你了解“人形百科全书”——亚里士多德!</center> <center>{{#iDisplay:j0915tdxamq|560|390|qq}}</center> <center>教育学311-外国教育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center> <center>{{#iDisplay:d0712t28q0l|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工具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