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6.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少年情怀皆是诗(邹慧萍) 的原始碼
←
少年情怀皆是诗(邹慧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少年情怀皆是诗'''<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777398/pexels-photo-1277739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少年情怀皆是诗》'''是[[中国]]当代作家邹慧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少年情怀皆是诗=== 女儿大三。[[暑假]]回来,总喜欢立于镜前,修正仪态,践行笑露八齿之礼仪。 为逗笑取乐,遂提起一个名字,意味深长地问:见他……又如何? 女儿扑哧一笑:那当然是十二齿了。 那口气,急切而喜悦;那神态,单纯而可爱! 情不自禁地,竟对女儿这不带任何杂质的单纯的喜悦产生了共鸣! 一 那年我十三岁。跟着二叔去看[[秦腔]]。二叔是铁杆秦腔票友,每一次秦腔剧团来乡下演出,他都会随之下乡。二叔通常是坐在戏台边侧的乐器班子那里看戏,有时候也和他们聊天,说戏。戏台底下是黑压压的人群。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秦腔剧团刚刚恢复演出。四乡八岔的人都来了,拥挤的台下,仿佛水波荡漾的坝面。能够在台上近距离地看戏那是莫大的荣幸。我和妹妹因为二叔的缘故就被邀上了舞台,被二叔安排在敲锣打鼓的鼓乐班子后面看戏。 姐姐打扮着我们穿了花棉袄,扎了羊角辫,规规矩矩地站在乐器班子后面。在台上看戏并不见得有优势,一个是总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还有,锣鼓敲打起来的时候,震得耳朵都嗡嗡嗡作响,几乎听不见[[对白]]和唱词。但是,我和妹妹还是很享受这样的特权。因为,站在台上,能看别人,别人也可以看我们。这多多少少也满足了小孩子的虚荣心。 敲锣的是个年轻人。大约比我大不了几岁。留了农村小伙子少见的长分头,每次停锣的时候总是把头发向上一扬,那漂亮乌黑的头发就顺势往上一甩,露出光滑洁白的额头,那动作帅极了。 慢板或者苦音唱腔多的时候,他就会一边若有若无地敲着节奏,一边微闭着双眼,像是陶醉着,又好像是在打盹儿。偶然,他会拿眼角瞟一眼站在他侧后方的我们姊妹俩,笑笑。我觉得他的笑不怀好意,就不想理他,却忍不住地想看他。看他细长的[[眼睛]],细长的拿着锣锤的手指,也看他甩头发的动作。靠近他身边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闻到一股淡淡的香胰子的味道。这味道也似乎有魔力似的,让我着迷。戏散了,他会去帮其他演员收拾服装什么的。看他在人群里忙着,和那些主角、配角,尤其和那些扮演小丫鬟的小姑娘们说着话,哈哈大笑,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好像被谁欺负了一样的委屈和难受。下次再看戏的时候,我选择了站在他对面的弦乐班子后面。我看见他前前后后地顾盼着,似乎是寻找什么人。后来我们的目光在无意中相遇了,他骤然明亮了的眸子让我不知所措,戏也看得一塌糊涂…… 很久很久以后,听在城里工作的妹妹说起县秦腔剧团解散的消息,我拐弯抹角地询问: 那个敲锣的小伙子……我俩老站在他身后看戏。 妹妹轻描淡写地说:他呀,早就下岗了。听说开了个修理铺,老婆娃娃一大家子,都靠他养活呢。 我就突然想到了那双修长白皙的手……当时,他也只是个孩子,比我大不了几岁。 而现在,我已人到中年,华发丛生。他呢? 二 上初中的时候,我喜欢去一位远方叔叔上班的邮电所读书看报。书就是那些别人订来的杂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封闭了多年的各类杂志像雨后春笋一样发芽成长。《收获》《[[十月]]》《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各省市主办的杂志,比如《[[萌芽]]》《飞天》等等,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因为叔叔的缘故,我可以不订杂志而阅读杂志。所以今天拿了这本,明天换那本,很是享受这阅读的时光。 和叔叔搭档的是一位不久前才刚刚顶替了父亲上班的小伙子,人长得高大壮实,却小眼睛小嘴的,给人极为憨厚老实的感觉。他通常骑着绿色的邮政专用自行车四乡八岔地送报送信。很少碰见他,偶尔碰到,不是他刚刚从乡下回来,就是推了自行车要出门,总是行色匆匆地擦肩而过。我们几乎没有说过话,最多也就是他垂了头从我面前走过时,我轻轻退后两步,做出礼貌的让步。 有一次叔叔有事进城,连着几天都没回来,我着急看新来的杂志。就趁晚上那小伙子在单位的时候去找他借书。 隔着柜台,他把一沓新书捆扎得整整齐齐的递给我,都是我平常最喜欢看的那几本杂志。回到家里,我发现,在一本书里夹着一方叠成心形的花手绢。淡黄底色,上面有一支兰草,绿叶紫花,有两只花蝴蝶前追后赶做着舞动状。画面的[[寓意]]不言自明。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生的礼物,就心跳脸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姐姐替我出主意说,就当没看见,不要理会,也不要提起这件事。 我按姐姐说的做了。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只是在该还书的时候有点犹豫了,怕见到他。又怕见不到他。因为在还他的书里,夹着一本我新买的笔记本,这是姐姐不知道的。后来,还是姐姐出面,陪我去还书。进了邮电所大门,就像突然踏进了什么秘密宫殿似的,我觉得手脚无处着落。他在,叔叔也在。姐姐把书还给了叔叔,叔叔又把书顺手递给了他。我紧张得什么话也没说就逃出了大门。 往后的阅读更加欢欣。我想,除了阅读本身带给我的欢悦之外,还有一种朦胧的说不清楚但又似乎很清晰很美好的情愫在里面吧。 现在我清楚地记得,笔记本的扉页上我工工整整抄写了一句话。 毛主席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 有一个矫健的身影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他是高年级的师兄,应该比我大吧。喜欢打乒乓球,乒乓球案就在我班教室的窗外,我的座位临窗,常常看见他下课后急速跑来占案子,和同学打球,他的动作潇洒帅气,拍球的动作尤其矫健有力。时间久了,如果哪一天他不来打球,竟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几年后,到了姐姐能够[[谈婚论嫁]]的年龄,姐姐说有一位高年级的同学约她见面。要我作陪。那时候的农村还很封闭,即使是青年男女也很少被允许私下约会的。如果被人看见,会被看作不正经的,尤其是女孩子。因此,那时,哥哥姐姐约会,总少不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们当电灯泡。 听姐姐说起他的名字,我隐约觉得会不会是他呢?好像曾经听人喊过他的名字。 结果姐姐领来的正是他。 那晚的月亮可真亮,大约是农历七月十五或者十六的月亮。我站在刚刚收割过的还散发着浓烈麦香和青草味的田埂上,看姐姐和那男孩子一前一后走着,走进已经收割过的麦田里。他的背影结实而温暖,正如我常常看见的那样。 那真是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草虫叽叽地叫着,又热闹,又安静。晚风轻拂面颊,清爽、干净、温暖。 以后多少天里,这个夜晚的麦香、蛙鸣、清风,还有那轮圆月,都久久地留存在我的梦里,只是,没有他。我常常惊诧而怀疑,怎么会没有他呢? 四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很久都不曾见面的小学同学找我聊天,学理科的他[[滔滔不绝]],大谈文学,唐诗宋词,随口就来,让我这个大学中文系的女生面红耳赤,只有微笑聆听的份儿。 很久很久以后,他笑着说:我可是费了几天几夜的功夫才背会的啊,可有些人却没事人一样。 我笑得红了脸。呵呵呵,要是当时就领悟了,那这些诗可就成了大白话,毫无诗意可言了。 麦收季节。低年级的小师弟骑[[自行车]]路过我家大门,红着脸说真是太巧了,怎么会在这里碰见你。 我也笑着说:巧合,巧合。 他扶着车把,我们在树荫婆娑的太阳底下,站着说话。天气闷热,他的脸上流下汗来,红彤彤的。知了在头顶的树上吱吱地叫着,铁丝一样喧噪。他正在写诗,就随便吟出一首来让我指正。我认真听着,[[一五一十]]说了我的意见。 当我们都人到中年了的时候,偶尔说起少年时的那首诗……都呵呵地笑了。 正所谓少年情怀皆是诗啊! 而如今,我的女儿也年方二十了。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邹慧萍,女,宁夏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少年情怀皆是诗(邹慧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