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8.2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娘子關 的原始碼
←
娘子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娘子關'''<br><img src="https://www.artisan.com.tw/Upload/Trip_Picture/20171020102955817.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24tmstravel.grp.com.tw/TripIntroduction?TripNo=T20171020000001&Date=2017/12/30&type=NS 圖片來自世界玩家旅行社]</small> |} '''娘子关'''为中国[[长城|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朝]][[平阳公主]]<ref>[https://duguoxue.com/ershisishi/10269.html 平陽公主傳],duguoxue</ref>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娘子关现存关城筑建于明代时期,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匾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唐代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 建筑 == 关城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明朝|明]][[嘉靖]]时重修。关城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石柱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关城东南侧,关门前仅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 === 经历战役 === * 唐[[长庆]]元年(821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攻河东,攻破承天军。 * [[五代]][[后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从[[开封]]北归,到[[恒州]]后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 * [[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明清北京城|京畿]]大门。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的一部分,自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府|太原]]攻占了此关,然后出井陉关与主力会合。 *[[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度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军]]急于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受到[[八路军]]阻击而失败。后来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一时的争夺目标。当时中国军队以包括八路军一部在内的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但是最终不敌日军,娘子关迅速被日军占领。不久日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失陷。 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日軍]]占领的正太线,破坏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8月20日夜,八路军主力一度攻入娘子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娘子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