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3.1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奥地利科学院 的原始碼
←
奥地利科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奥地利科学院.jpeg|有框|右|<big>奥地利科学院标识</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9/25e13c49407e4118990ac5525fb59a7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8774628_9991537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奥地利科学院'''(德语:Ö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是[[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的国家科学院,也是一个特殊[[法律]]实体,旨在促进各领域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发展<ref>[https://www.sohu.com/a/432665184_488440 人文学科创新发展无穷期] ,搜狐,2020-11-18</ref>,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根据2009年的世界大学网络排名,奥地利科学院在全[[世界]]300个顶尖研究机构中,排名第82位。 ==历史== 1713年,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哥特佛莱德·莱布尼兹提议设立一座科学院,灵感来自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科学院]]。但直到1847年5月14日,科学院才以“Kaiserli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之名成立。 创院之后,院内[[学术]]风气很快便蓬勃发展起来。最初发展人文学科,出版了几本重要的奥地利史料。其后更拓展到[[自然科学]]各领域。 1921年,奥地利第一共和国透过联邦法律,确立科学院为法律保护的国家学术机构。到了1960年代中叶,奥地利科学院已成为该国在[[大学]]以外,最重要的学术研究重镇,引领奥地利学术发展。 奥地利科学院同时也具有学会[[组织]]性质,历届[[院士]]包括克里斯蒂安·多普勒、西奥多·比勒斯、安东·埃塞尔斯堡、奥托·希特梅尔、爱德华·修斯、路德维希·波兹曼、保罗·克尔茨曼、汉斯·霍斯特·迈耶、罗兰·绍尔、朱利叶斯·冯·施洛瑟与[[诺贝尔奖]]<ref>[https://www.sohu.com/a/198373152_649951 关于诺贝尔奖得主,你知道多少?] ,搜狐,2017-10-16 </ref>得主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维克托·赫斯、埃尔温·薛定谔、康拉德·洛伦兹等人。 ==研究单位== 奥地利科学院有超过25个研究单位。2012年时曾进行组织改造,合并院外学术资源。奥地利科学院主要可分为两大学门,即“[[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门”(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Klasse)与“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门”(philosophisch-historische Klasse)。 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门包括古代文化研究所,以卡农顿、以弗所[[遗迹]]的挖掘调查著称;科际山脉研究所则聚焦[[山脉]]研究,如eco.mont期刊;此外还有文化与剧场史研究所、[[维也纳]]人口研究所等机构。 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门则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科技研究所(与百灵佳殷格翰公司有产学合作)、格雷戈尔·孟德尔研究所等。 ==视频== ===<center> 奥地利科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2020中关村论坛 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全球科学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center> <center>{{#iDisplay:x3156jeymjq|560|390|qq}}</center> <center>奥地利科学院新发现:青蒿素不仅可治疗疟疾,或许还可治疗糖尿病</center> <center>{{#iDisplay:z0521rruda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奥地利科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