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19.2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夏目漱石与中国 的原始碼
←
夏目漱石与中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4830104/1645aecd8d333fb5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85721/5810357236/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夏目漱石与中国'''》,作 者: 黎跃进 等 著,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ref>[https://www.cp.com.cn/ourselves/outline/introduction.html 简介],商务印书馆</ref>([[英文]]名称:The Commercial Press,简称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f>[http://news.sohu.com/20071015/n252666961.shtml 商务印书馆成立110周年],搜狐,2007-10-15</ref>”。 ==内容简介==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大文豪,有“国民作家”之称,他将中、日、西多种文化加以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学世界。本著在日本明治汉学复兴的背景下,探讨夏目漱石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绘画]]艺术和文学的接受与变异:考察夏目漱石满洲之行留下的中国感受、印象及由此形成的中国观: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夏目漱石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途径、方式和影响的具体体现。在影响—接受的理论视域中,深入分析夏目漱石精神世界的复杂结构,考察中国文化和文学作为其结构要素所具有的结构功能,以及中国作家借鉴夏目漱石过程中的选择与超越。从夏目漱石这一个案的研究,揭示中日文化、文学双向交流互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黎跃进,1957年生。[[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译著18部,参编著作、专业教材和辞书42种,发表论文、译文2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 第一节 夏目漱石的汉学修养 第二节 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以《[[我是猫]]》为例 第三节 夏目漱石汉诗创作与中国古典诗人 第四节 夏目漱石的伦理选择及其中国文化渊源 第二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书画艺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东传 第二节 夏目漱石与书画艺术的渊源 第三节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中国书画[[元素]] 第四节 “绘画小说”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夏目漱石的中国之行 第一节 夏目漱石中国之旅缘起 第二节 中国之旅的行程与特点 第三节 夏目漱石心中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中国的夏目漱石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夏目漱石的译介 第二节 夏目漱石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夏目漱石研究的焦点 第五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现代留日[[作家]] 第一节 谢六逸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丰子恺与夏目漱石 第三节 章克标对夏目漱石的接收与变异 第四节 梅娘对夏目漱石的借鉴与变异 第六章 “同根并蒂”:夏目漱石与老舍 第一节 伦敦岁月:相似的生命体验 第二节 英国文学:共同的文学资源 第三节 “同根并蒂”:不同创作走向及其成因 第七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论]]》的翻译与反响 第二节 “F+f”的文学公式与成仿吾 第三节 “余裕论”的中国影响 第八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当代旅日作家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陈希我与夏目漱石 第三节 偶遇中的必然:王跃文与夏目漱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夏目漱石作品汉译版本 附录二:夏目漱石研究着作(中国部分)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夏目漱石与中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