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04.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城镇人口 的原始碼
←
城镇人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城镇人口</big> ''' |- |[[File:城镇人口.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5.baidu.com/feed/4bed2e738bd4b31cc8cd659f03845c779f2ff8f8.jpeg?token=68b5369c7152d4a5efb6affd682b2e81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城镇人口 统计原则: 在城镇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人口 定义与方法: 联合国将世界各国采用的定义与方法归为5类 中国规定: 城镇人口均指市和镇中非农业人口 特 点: 从事非农业生产性产业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 特 性: 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 |} '''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在中国大陆,“城镇人口”自1990年代前后在统计学领域渐渐使用较多的用语,以代替之前非农业人口。在统计上,城镇人口为在城镇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人口。 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 ==分类== 国际上关于“城镇”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联合国将世界各国采用的定义与方法归为5类:①以行政上自治的市、区为准;②以聚居的人口规模下限为准;③以具备某些城市特征,如良好的道路、成排的建筑、公共服务设施、供电、法庭、警察局等为准;④以当地政府所在地为准;⑤以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为准。城镇人口的划分标准,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 1955年和1963年,中国规定:城镇人口均指市和镇中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把市和镇的总人口(包括其中的农业人口)作为城镇人口(但市辖县不计算在市的总人口内)。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职业特征等差异,城镇与乡村人口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如城镇人口趋于晚婚,生育率及婴儿死亡率低,文化和技术水平较高,职业构成复杂,以及流动性较强等。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规定==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2000人以上,2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50%的为集镇,其常住人口为集镇人口。有些港口、工矿区、铁路枢纽、商业中心、风景旅游区等,虽不足2000人,但其中非农业人口在75%以上,也可划为城镇型居民区,其常住人口可划为集镇人口。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 ==中国现状== 2013年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2019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这是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 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二次房改”真的要来了?== 在房地产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好奇,我国究竟现存有多少套房子? 根据任泽平团队统计,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城镇住房套数为3.63亿套,人均住房面积已经高达40.8平方米,套户比1.13。 城镇人口缺不缺房住? 从国际来看,当前美国、日本的套数比分别为1.15、1.16,德国为1.02,英国为1.03。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接近1.1,这可以表明中国的住房供给,总体保持平衡。 正因为如此,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误区:“认为我国的住房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房,大家根本不缺房子住”,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在我国,城镇住房仅仅只有40%是商品房,剩下的60%则分别为自建房,保障性住房及公房。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达到了63.9%,已经远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居住的需求。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城镇人口将会增至71%,这意味着在今后几年内,每年都会新增约1092万城镇人口。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调控商品房价格的同时,住建部也不断提到重点发展保障性住房。部分专家也顺势提出了“二次房改”的概念。 何为“二次房改”?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解决新城市市民的住房问题。其主要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以及对共有产权房的探索。<ref>[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1016A0713D/20211016A0713D00?isNews=1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二次房改”真的要来了?],腾讯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城镇人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