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6.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坎门花龙 的原始碼
←
坎门花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坎门花龙</big> ''' |- | [[File:坎门花龙.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sanzhijiao.com/oledit/UploadFile/201210/20121013203713441.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9D%8E%E9%97%A8%E8%8A%B1%E9%BE%9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坎门花龙''',源于浙江省玉环县坎门渔村,是一种富有[[渔乡风格]]的布龙,以大幅度腾跳和“龙绕柱”为主要特色。当地民众又称其为“滚龙”或“挵龙”。 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项目。 =='''基本内容'''== 中文名:坎门花龙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Ⅲ-4 批准时间:2011年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浙江省玉环县]] =='''历史沿革'''== 坎门“花龙”初时形成是一种观赏灯,现今的[[花龙绕柱]]、花龙拼字、龙鱼混舞则是以后发展起来的。 坎门花龙的形成与发展和渔民抗击海盗及戚继光抗倭有关,据传明嘉靖年间,有一股倭匪在附近海域频繁窜扰,搞得民不聊生,一位聪慧的渔家女想出邀请各地舞龙队共度元宵的计谋,诱敌深入,并一举歼灭了进犯的倭匪。之后每年以正月十五闹龙灯作为纪念相传至今,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据清光绪年间纂修的《玉环厅志·风俗篇》记载:“里社各制龙灯,鸣锣击鼓,旋绕为盛;制禽兽鳞鱼花灯入人家串演戏阵。笙歌达旦,环观如堵”。可见龙舞的串演在玉环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而且群众基础广泛,参与程度极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入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坎门花龙,2012年成立坎门花龙活动中心,2014年建立专门性的展示馆。 =='''传承意义'''== 坎门花龙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纸扎的花龙灯具,各种形象栩栩如生,手工技艺精湛奇妙;大红大绿的民间彩绘艺术,色彩鲜艳火辣、对比强烈明快;别具一格的“花龙绕柱”表演,在龙头的带领下,八段龙节和龙尾,在三十二根甚至六十四根柱子间穿插迂回。<ref>[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2/03-26/3773486.shtml 浙江玉环:师徒结对力推坎门花龙非遗保护],中国新闻网, 2021-03-26</ref>首尾相顾,此起彼伏,左腾右滚,柱柱盘绕而线路不乱,井然有序。间以火爆热烈、气势磅礴的锣鼓、哨呐,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花龙绕柱”舞蹈,自然、朴质、粗狂,是坎门地域人文品质、审美情趣的体现。研究坎门“花龙绕柱”舞蹈与其他民间花龙的差异,探讨“花龙绕柱”存在的方式及形态特征,有利于[[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多样发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坎门花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