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南港隧道 (縱貫鐵路) 的原始碼
←
南港隧道 (縱貫鐵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南港隧道 (縱貫鐵路)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h.gov.tw/epaper/uploads/epaper/y13w20/1vjecdvg.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南港隧道洞口題字石匾<br>[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10/1541 圖片來自歷史館台灣文獻館] <br> '''地點'''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br> '''隸屬''' 台灣鐵路管理局<br> '''鐵路系統''' 西部縱貫線<br> '''隧道起點''' 南港車站<br> '''隧道終點''' 汐科車站<br> '''動工日期''' 日本明治28年(西元1895年)<br> '''停駛日期''' 民國97年(西元2008年)<br> '''隧道長度''' 95公尺<br> '''最高速限''' 110km/h<br> |} </div> '''南港隧道'''<ref>[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railroad/museum/Nan-kan.htm 日本領台第一洞],時報悅讀網,</ref> 於[[日本]][[明治]]28年(西元1895年)動工興建,位在[[臺灣]][[新北市]][[汐止區]]的[[隧道]],是[[台灣日治時期]]所興建的第一座鐵路隧道。曾經是[[台鐵]][[縱貫線]]使用的[[鐵路隧道]],位於[[南港車站]]與[[汐科車站]]之間。雖以「南港」為名,但全線均位於汐止區內,僅因位置靠近南港而得名,舊名為'''[[樟樹灣隧道]]'''。隧道全長95公尺。 但[[張健豐]]在其《[[乙未割臺憶舊路]]》一書中認為該隧道應該是[[清朝]][[臺灣鐵路]]已有的設施,因為隧道南北是山與河川,不可能以引道避開,而可能因為該隧道僅有95公尺長,故未見於[[文獻]]。此外日本在西元1904年所繪製的地圖上也沒有標註此座隧道,故在日治時期可能是進行隧道[[擴孔]]工程,將本來[[單線]]軌道的隧道改為[[雙線]]軌道。 ==隧道工程介紹== 日治時期的南港隧道工程於明治28年(西元1895年)12月10日動工,明治29年(西元1896年)6月15日完工。原始隧道立面以石砌,中央圓拱型以[[紅磚]]砌,上方並有[[伊藤博文]]於1896年所題之《[[開物成務]]》匾額;隧道內設有一緊急通道。民國64年(西元1975年),因[[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需求,將匾額被取下,並進行拓孔改建為[[混凝土]]隧道。 至民國97年(西元2008年)9月21日,原使用南港隧道的縱貫線路段改駛新闢的[[[[汐止山岳隧道]]]],該隧道做為鐵路隧道的功能結束,目前已改建為[[機車慢車專用道]]。 ==歷史文物== 南港隧道《開物成務》[[匾額]]為[[伊藤博文]]在臺僅存墨寶之一,現收藏於[[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因[[汐止]]當地[[文史工作者]]提出製作複製品掛回隧道口之構想,今有複製品立於汐止市區秀峰路[[汐止區綜合運動場]]旁,並設有解說牌。 「開物成務」源自《[[易經]].繫辭上傳》,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港隧道 (縱貫鐵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