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48.2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二生肖 的原始碼
←
十二生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Shengxiao 01.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E5%9B%BE%E7%89%87%E5%A4%A7%E5%85%A8%E5%A4%A7%E5%9B%BE&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E5%9B%BE%E7%89%87%E5%A4%A7%E5%85%A8%E5%A4%A7%E5%9B%BE&ancestor=list&cmsid=f8f4540f40e408512e7907749308d4f1&cmras=1&cn=0&gn=0&kn=50&fsn=125&adstar=0&clw=242#id=9482fc966116d09782e364b908881138&prevsn=665&currsn=725&ps=762&pc=60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8953256.html 来源:昵图网 ]]] <br>'''十二生肖'''(中国民俗文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br> <br>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br> <br>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br> .<br>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br> <ref>[http://114.xixik.com/12shengxiao/ 十二生肖对照表 来源:嘻嘻网]</ref> <ref>[http://edu.sina.com.cn/en/2009-09-29/140153190.shtml 外国人眼中十二生肖的另类喻义(图) 来源:新浪教育]</ref> ==文献考== <br>1975 年12 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有关“盗者”的内容:<br> <br>“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br> <br>上述与现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午对鹿;未对马;戌对老羊。<br> <br>1986 年4 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年代与睡虎地秦简相近。甲种竹简也有盗者的记录:<br> <br>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蛇矣。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br> <br>该记录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与现代相比,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完全相同。<br> <br>《[[诗经]]·小雅》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反映午马相对。但学者指出,秦简的午对应鹿而非马,午马不过是巧合<br>。 <br>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br> <br>“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br> <br>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br> <br>“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br> <br>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也转述《论衡》的记载。<br> <br>《北史·宇文护传》记述后周[[宇文护]]的母亲在齐的信:“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这是以生肖联系出生年见于正史的较早记载。<br> ==起源== <br>古文献记载未解决十二生肖的文化源头,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br> ===星宿说=== <br>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br> ===岁星说=== <br>[[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br> ===图腾说=== <br>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br> ===外来说=== <br>[[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br> <br>[[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br>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br>。 ==取数== <br>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br> <br>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用木星作为年的周期,“岁星”绕行一圈刚好十二年。《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br> <br>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左传]]·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后汉书]]·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br> <br>“十二天象”又是古代对天气的统称,即暗、阴、雨、雪、冰、雾、露、霜、风、沙、雷、电;”十二经脉”是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知;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饮食有“十二食”;穿衣有“十二衣”…… ==排序== <br>生肖动物秉性各异,古今学者一直对其选取和排列提出众多观点,但每种观点又难以自圆其说。<br> ===民间故事说=== <br>[[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br> <br>该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无猫,家猫传入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这个近似于儿童故事的传说,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br> ===动物习性说=== <br>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br> <br>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啃未时之草而苗,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br> <br>此说从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持论即有先天不足,十二地支及生肖最初用来纪日、纪年,标记时辰是使用范围扩大的结果,有些解释显得过于牵强。<br> ===五行阴阳说=== <br>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种动物被安排是因为形体缺憾。<br> <br>“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br> <br>但明代学者[[朗瑛]]在《七类修稿》反驳:“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六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地支。<br> <br>阴阳学说解释生肖排序并非朗瑛创见,宋朝学者[[洪早]]在《旸谷漫录》中已有类似观点。朗瑛还将动物性情和阴阳学说相结合,把排序原因具体化:<br> <br>“如子为阴极,幽潜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午为阳极,显明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也。丑为阴也,俯而慈爱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犊。未为阳也,仰而秉礼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免,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卯酉为日月之私门。今兔舐雄毛则成孕,鸡合踏而无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属兔鸡。辰巳阳起而动作.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焉。龙蛇,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潜寂,狗司夜,猪镇静,故狗猪配焉。狗猪,持守之物也。”<br> ===佛教说=== <br>《法苑珠林》引《大集经》:“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但[[佛教]]于东汉才传入,此说不攻自破。<br> ==神格象征== <br>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br> ===鼠=== [[File:鼠.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9%BC%A0&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9%BC%A0&ancestor=list&cmsid=0560641f07d1091d9d2e9e24591219b3&cmras=0&cn=0&gn=0&kn=19&fsn=79&adstar=0&clw=271#id=d8564d60ef0bcacb9059b76a7bcbfb8c&currsn=0&ps=70&pc=70 原图链接][http://www.toutiao.com/i6400997916244181506/ 来源:今日头条 ]]] <br>老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br> <br>清代[[方叡颐]]《梦园丛说》记载粤东一种“钱鼠”玩具,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湖北等地以此声为吉祥之兆。浙江一带却认为“前半夜主得财,后半夜主散财”,而崇明一带则认为此声预示祸灾祸。<br> <br>鼠的繁殖能力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清末画家任预《十二生肖图册》,其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 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br> <br>东北煤矿工人尊鼠为“鼠仙”,忌讳捕鼠,在井下吃饭分饭菜喂老鼠。云南一个旧矿区还有座耗子庙。矿工感恩于老鼠对灾祸的灵敏,将崇拜和禁忌代代传承。<br> ===牛=== [[File:Niu.jpg|缩略图|niu|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7%89%9B&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7%89%9B&ancestor=list&cmsid=dd5ca282708c0911a2eee5df404d3f86&cmras=6&cn=0&gn=0&kn=20&fsn=100&adstar=0&clw=271#id=ce900f9f7c81e2c67bb1696191b6084b&currsn=0&ps=74&pc=74 原图链接][http://www.aiimg.com/pic/200812/351.html 来源:爱图网 ]]] <br>因为牛耕,中国人对牛感情渐深,把诸如憨厚勤劳,不求回报等优秀品质附在牛身上, 鲁迅就<br>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言志。<br> <br>《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牛一,羊一,豕一”,牛都是最尊贵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战国的诸侯会盟,国君执牛耳割血,涂在嘴里。<br> <br>汉族地区崇拜牛王,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注》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渐,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后逐渐人格化,演变为牛首人身,又讹为冉伯牛。成都就有始建康熙七年的牛王庙。<br> <br>佛教信仰阎王,《五苦章句经》中记载:“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后为道教吸收,成为牛头马面。<br> ===虎=== [[File:Huhu.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8%99%8E&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8%99%8E&ancestor=list&cmsid=c535468feb4679636837bd11202dfebf&cmras=0&cn=0&gn=0&kn=12&fsn=72&adstar=0&clw=271#id=37fcc58c72e63d2d76d56592085b2c31&currsn=0&ps=64&pc=64 原图链接][http://www.aiimg.com/pic/200812/360.html 来源:爱图网 ]]] <br>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说文》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如果说商代铜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对虎的畏惧,那在战争的虎烙印,则代表对征服的渴望,行军打白虎幡旗,晓勇者为“虎将”,调兵用虎符,兵器有虎纹……<br> <br>长沙南陀大塘遗址中出土的7000年前的土陶器,出现人面虎头的“长獠牙人面纹”;65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也有蚌壳堆塑的虎形象,与龙相对,虎居左为尊。中国文化向来龙虎并称,《周易.乾卦》以龙虎比喻乾坤、天地,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星象视为守护星神,《史记》载刘邦”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r> <br>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星群组成四象,后又与五行配五色学说结合,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四象纳为守护神,白虎成为“白虎神”。《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居于玉山,“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篷发戴胜”,职务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还有水神天吴、刑神蓐收,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br> ===兔=== [[File:Tuzi.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5%94%E5%AD%90%E6%B0%B4%E5%A2%A8&src=srp&correct=%E5%85%94%E5%AD%90%E6%B0%B4%E5%A2%A8&ancestor=list&cmsid=60722c2f47be9038edea2e66fd2bec7e&cmras=0&cn=0&gn=0&kn=6&fsn=66&adstar=0&clw=271#id=8d9d017ed463da3569b4da8d08fdf2a3&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 [http://www.5671.info/hh/%E5%AD%A9%E5%AD%90%E5%9B%BE%E7%89%87%E5%A4%A7%E5%85%A8/6.html 来源:孩子图片大全 ]]] <br>[[嫦娥]]奔月传说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春秋运斗枢》说:“行失瑶光,则月出兔”。《乐府诗集》有“白兔常跪捣药虾蟆九”的诗句,晋朝傅玄在《拟天问》中吟:“月中何有?白免捣药。”<br> <br>古人认为月中有兔的原因,有说月面阴影像兔,又说月亮和兔属阴,还有说兔鼻有豁与月的圆缺相感。闻一多考证,以兔为月之精始于汉,先秦为蟾蜍,其后转为蟾、兔。[[山东]][[嘉祥汉]]画像石,有玉兔和[[蟾蜍]]一起捣药,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也有蟾兔与月亮描绘。到晋代兔已单独代表月亮。<br> <br>北方有“蛇盘兔,必定富”的婚配俗信。民间剪纸《蛇盘兔》,图中蛇首兔头相对,蛇躯环绕兔身。“蛇盘兔”有时也应用于丧俗。明代[[叶盛]]《水东日记》载,当时在居庸关以北,人们都在争抢蛇盘兔的墓地。<br> ===龙=== [[File:Long.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6%B0%B4%E5%A2%A8%E7%94%BB%E9%BE%99&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6%B0%B4%E5%A2%A8%E7%94%BB%E9%BE%99&ancestor=list&cmsid=eacf4e2740861c7dd0fb8b00bd148bf9&cmras=6&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71#id=5d2fcf68afadd6c7ead028aada8c1486&prevsn=0&currsn=60&ps=116&pc=58 原图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437742287099560193/ 来源:今日头条 ]]] <br>龙的来历说法颇多,以闻一多推断,蛇为[[图腾]]的氏族先后兼并许多别的图腾氏族,形成“以大蛇为主体,兼有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混合而成的龙图腾”。<br> <br>上古神话的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女娲]]炼石补天,“杀黑龙以济冀州”。龙在汉朝后成为皇权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皇帝死去叫龙驭宾天。百姓使用龙纹就会惨遭不测。<br> <br>龙是行云布雨之神。《[[淮南子]].说林训》称,“旱则修土龙”,《[[论衡]]·乱龙篇》说,“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致雨”。宋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龙王庙,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要向龙王献牲,让它控制雨水,祈祷风调雨顺。 也有说龙不能自行决定降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因违反玉帝降雨旨意而被斩首。<br> <br>龙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孔子称赞老子”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诸葛亮]]称为“卧龙先生”,[[蔡邕]]常醉卧街头而人称“醉龙”,家长望子成龙……<br> <br>[[龙凤呈祥]]图案在[[唐代]]后广为流传,不但象征帝后权力,也象征夫妻的美满结合,还可象征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br> ===蛇=== [[File:She00.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E8%9B%87&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E8%9B%87&ancestor=list&cmsid=9b75544fd759758d66521429941c89c5&cmras=6&cn=0&gn=0&kn=50&fsn=121&adstar=0&clw=271#id=e02eb7332964de234fd2de3ce7994d9a&currsn=0&ps=96&pc=96 原图链接][http://www.sh1122.com/show2011.php?PAGE=4&memberid=24579 来源:马元良 书画艺术品服务中心 ]]] <br>蛇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农夫和蛇]]》写出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为“蛇蝎心肠”。<br> <br>蛇多为巫术鬼怪的形象。《[[山海经]]》 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柴桑飞蛇。《续博物志》的钩蛇“中木则折,中人则害”;《格致镜原》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辄嘻笑,笑已即转噬“;《酉阳杂俎》载[[孙叔敖]]斩双头蛇;清人[[陈鼎]]在《蛇谱》载唤人蛇,应者“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梁绍壬]]的量人蛇;《神异经》中的率然蛇……<br> <br>[[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鲁灵光殿赋》描“伏羡鳞身,女娲蛇身”,《帝皇世纪》《路史》《拾遗记》《史记.补三皇五帝》也有记载。[[河南]]南阳军帐营[[东汉]]早期墓画像石,伏蔑执矩,女娲执规,上身着衣,下露蛇尾,相对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娲交合像,他们腰身以下是交合的蛇躯。<br> ===马=== [[File:Junma0.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9%A9%AC%E6%B0%B4%E5%A2%A8&src=srp&correct=%E9%A9%AC%E6%B0%B4%E5%A2%A8&ancestor=list&cmsid=a20501f17933208ea405875f21ff95d1&cmras=0&cn=0&gn=0&kn=50&fsn=110&adstar=0&clw=271#id=1673a219ae4bca117c05ec459bcafc88&currsn=0&ps=89&pc=89 原图链接] [http://sc.jb51.net/Picture/Painting/75282.htm 来源:素材之家 ]]] <br>作为六畜之首,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br> <br>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周穆王拥八骏。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 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还有秦始皇的“追风”、“白兔”,项羽的“乌骓马”,刘备的“的卢”,关羽的赤兔,等等。<br> <br>千里马难得,相马成为重要职业,相传著名的相马专家有秦穆公的臣子伯乐(孙阳)和方九堙,赵简子的臣子邮无恤等。世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常用千里马比喻人才。<br> <br>《山海经》记述天马,“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br> ===羊=== [[File:Mianyang.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7%BE%8A&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7%BE%8A&ancestor=list&cmsid=a0074854df361fffd934c09ae2574b72&cmras=0&cn=0&gn=0&kn=10&fsn=70&adstar=0&clw=271#id=56a8a83a7c6f51da0dd1be85319056ac&prevsn=0&currsn=70&ps=127&pc=60 原图链接][https://www.ishuo.cn/subject/tuebiu.html 来源:说经典网 ]]] <br>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善群,羊喜欢聚群。好仁指羊善良,有角但不好斗。死义指羊被宰杀时安静,视死如归,故有[[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br> <br>《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文字学家[[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对“美”解释为“疑象人饰羊首之形”。无论哪种解释,羊作为美的象征毋庸置疑。<br> <br>《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br> <br>上古神话中名叫“獬豸”的独角神羊,是司法审判之神皋陶的助手。[[王充]]《论衡·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又《杂五行书》:“县(悬)羊头门上,除盗贼”。 [[獬豸]]还是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瑞兽之一。 <br> ===猴=== [[File:Houzi.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6%B0%B4%E5%A2%A8%E7%94%BB%E9%BE%99&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6%B0%B4%E5%A2%A8%E7%94%BB%E9%BE%99&ancestor=list&cmsid=5df136729cc18cda0a9972d0084048c4&cmras=6&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71#id=99e03c39023f6b05405c450900d3acf9&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http://www.3lian.com/gif/2014/09-06/60158.html 来源:三联网 ]]] <br>“'''[[猴]]'''为人祖”的传说颇多。《[[山海经]]》载,“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可见[[夸父]](即举父)形象实乃猴子。[[成都]]地区神话认为盘古开天地,猴群中的伏羲女娲繁衍出人类。<br> <br>《[[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猴形象的光辉代表。孙悟空的原型,有说取自[[印度]]神猴哈奴曼;也认为是神话形象无支祁。[[宋代]]《太平广记》描绘无支祁,”善应对语言……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蹲疾奔“,与孙悟空的武艺本领相似。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源于古人认为猴子能”避马瘟“,在马厩里养猴能及时发现病马扩散,[[陕西]][[渭南]]很多拴马石桩上也雕石猴。<br> <br>猴与”侯“同音,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猴向枫树上挂印寓意封侯挂印;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背上寓意辈辈封侯。猴爱吃桃,桃子象征长寿,民间剪纸也常见“猴桃瑞寿”图案,取长寿之意。<br> ===鸡=== [[File:Ji0.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9%B8%A1&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9%B8%A1&ancestor=list&cmsid=4f54c3f8698d4c1c03a6211071491add&cmras=0&cn=0&gn=0&kn=13&fsn=73&adstar=0&clw=271#id=a96045999e3782d23020d8679c794750&currsn=0&ps=66&pc=66 原图链接][http://www.photophoto.cn/tupian/shiershengxiaozhijitupian-12107579.html 来源:图行天下 ]]] <br>《韩诗外传》概括鸡的“五德”,“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敌敢干,勇也;见食相呼,义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的雅号。<br> <br>玉兔与月亮,金乌与太阳常相提并论。《淮南子· 精神》说“日中有蹬乌”,即三足乌:日乌、金乌、金鸦。明代杨慎的《艺林伐山》说“日中有金鸡”,日与月,太阳属东方酉鸡却位于西;月亮属西方卯兔却居于东,原因是“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br> <br>古代计时简陋,雄鸡司晨成日出而作的号令。《诗经》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还有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催促国君上朝。孟尝君被困函谷关,门客学鸡鸣骗开关门。东晋祖逖“中夜闻荒鸡鸣,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发愤报国。<br> <br>凤凰是雉鸡美化神化而来。《山海经》记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桂海禽志》载“乌凤”,“颈毛类雄鸡”。俗语常把鸡和凤凰联系一起,如“凤凰落架不如鸡”。<br> ===狗=== [[File:Gou00.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7%8B%97%E6%B0%B4%E5%A2%A8&src=srp&correct=%E7%8B%97%E6%B0%B4%E5%A2%A8&ancestor=list&cmsid=714b7e83f8da9089e0c1aac2068deae0&cmras=0&cn=0&gn=0&kn=8&fsn=68&adstar=0&clw=271#id=24ea04db2187ef58fe1b1f1d55ac926b&prevsn=68&currsn=128&ps=182&pc=60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9741386_288530 来源:搜狐网 ]]] <br>《[[汉书]]》载,帝高辛氏有狗名盘瓠,取犬戎吴将军首级被赐以少女,“随盘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后繁盛也“。<br> <br>古人认为日月食是天狗所吞。宁波有谚“天狗吃月亮,地下放炮仗”,怀化人说“天狗吃月,脸盆子敲缺”,试图以声响吓退天狗。天狗还导致妇女不育。妇女供奉“送子张仙”,他手执弹弓仰天瞄准,据说是射杀天狗。<br> <br>狗是司风之神。甲骨文载“于帝史风二犬”;《山海经》有黑白犬祭祀风神。古人认为狗能止风,《风俗通义》载,“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祭于西北”。狗还能扬风,《[[墨子]]》载 “烧黑狗皮扬灰风即起”。<br> <br>狗的忠诚,传说和现实比比皆是。《述异记》载,[[魏晋]][[陆机]]的“黄耳”,为主人送信,劳累而亡。《搜神记》中的黑龙犬,在火中用水沾湿醉酒的主人使其幸存。<br><ref>[http://www.xuexila.com/shengxiao/gou/3100203.html 十二生肖狗的传说故事 来源:学习啦]</ref> ===猪=== [[File:Zhuzhu.jpg|缩略图|居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D%81%E4%BA%8C%E7%94%9F%E8%82%96%20%E6%B0%B4%E5%A2%A8%E7%8B%97&src=srp&correct=%E5%8D%81%E4%BA%8C%E7%94%9F%E8%82%96%E6%B0%B4%E5%A2%A8%E7%94%BB&ancestor=list&cmsid=1a0f4df8abacbdf73f295ebb1a3844ca&cmras=6&cn=0&gn=0&kn=50&fsn=110&adstar=0&clw=271#id=ff1ea33ef64e3b5460ca960208e98d94&prevsn=170&currsn=230&ps=267&pc=58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07/18/4240596_701726695.shtml 来源:个人图书馆 ]]] <br>'''[[猪]]'''有“乌金”之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猪是财富标志,[[临夏]]大何庄的墓葬有三十六块猪骨陪葬。豕是士庶以下平民的祭品,以豕为之,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即“家”字。<br> <br>畜牧户供奉豕神、栏神。豕神本职厕神,南方农村厕所和猪圈多合二为一,故厕神多兼职圈神。厕神即紫姑神,或死于厕的西汉戚夫人。猪栏神是[[姜太公]],封神时姜太公把为自己预留的东岳神让给[[黄飞虎]],自己当猪栏神。浙西一带常在猪栏张贴黄纸,“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br> <br>猪的肥头大耳是福气象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说文》云“聃,耳曼也”,段王[[裁注]]“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乐府《长歌》:“仙人骑自窟,发短耳何长。”《[[三国演义]]》中[[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br> <br>俗信猪能预兆雨水。《诗·小雅》载“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投荒杂录》中说雷公“豕首鳞身“。《西游记》的猪八戒“原是天蓬水神”,“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天蓬本是[[道教]]紫微北极大帝的四将之一,充分体现猪崇拜和云雨之神的关系。<br> ==民俗== <br>生肖动物为主题的民俗丰富多彩,以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娱乐游艺、服饰饮食等方面为主,具有长期演变发展的历史性、因地制宜的地域性、根植传统的民族性、以需求为导向的功利性。<br> ===鼠相关=== <br>农历正月廿五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载: “当此新正节过,仓凛为虚,应复置而实之”,填仓节当晚不许点灯,当晚是老鼠嫁女。但老鼠嫁女日,各地并不划一,当天人们炒黄豆拌以红糖,撤于屋隅。[[陕西]]一带在屋角撒盐巴米粒,称“老鼠分钱”。 苏南则脱鞋当迎亲花轿,果皮当礼盒。<br> <br>老鼠嫁女也是年画和剪纸的重要题材。画面中花轿灯笼鼓乐队俨然人间嫁娶盛况, 抬轿奏乐的是鼠,唯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各地不同,鼠形人形甚至有繁衍之神。[[鲁迅]]在《狗猫鼠》中回忆,“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 <br> <br>[[青海]]的“蒸瞎老鼠”,正月十四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点灯烧香乞求老鼠勿伤庄稼。<br><br> ===牛相关=== <br>鞭春牛又称“打春”,意在劝民农耕。《周礼·月今》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后固定于立春。人扮“句芒神”鞭打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宣告新年劳作开始。后用纸牛,牛肚事先装入五谷,鞭后散落,象征“五谷丰登,谷流满地”。 清代每年给地方下发《春牛芒神图》。图中春牛各部位颜色根据当年干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设计,芒神的年纪、服饰、姿态也是如此,起到历书的作用。<br> <br>椎牛见于葬礼。以彩花柱栓神牛,主人带领十几位手提长矛的青年,鸣鼓后,主人舅舅和青年依次刺牛,牛倒地后牛头向主人家方向为吉。<br> <br>[[浙江]]金华喜斗牛。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云:“两家各令健者四人翼其牛,二牛并峙,王相注视,良久乃前斗,斗以角,来问抵隙,各施其巧”。<br> ===虎相关=== <br>人们认为虎是孩子的保护神。新生儿用虎骨水洗身以祛除疾病。孩子们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陕西,外甥满月舅舅送黄布虎,进门时折断虎尾寓意丢掉坎坷。[[山西]],外甥生日舅舅送虎枕,也能当玩具。端午节还盛行把布老虎给孩子当玩具,布老虎需突出老虎的勇猛。<br> <br>“画虎于门”,以虎为门神来镇宅,自汉代就盛行,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旧时华北流行在正厅悬挂年画《镇宅神虎图》,上云“神虎下高山,降魔到人间。善家买了去,四季保平安”。 <br>象人斗虎起源于汉代,由人扮演的虎与人相斗,唐以后被舞狮取代。客家地区依然保留由斗虎演变的舞虎习俗。[[台湾]]在庙宇庆典或妈祖诞辰时也有舞虎。“虎斗牛”是东营的民间舞蹈,主要情节分“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表现老虎凶猛和耕牛的沉稳勇敢。 <br> ===兔相关=== <br>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旧时在正月初一,有门额“挂兔头”的风俗。另外还有赠兔画,画中六个小孩围着桌子,桌上站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br> <br>兔与中秋祭月联系起来。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载: “京中秋节多以泥传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把而拜之。”兔儿爷大的三尺,小的一寸,兔首人身,手执药杆,造型多属模印,施彩绘,衣着华丽。<br> <br>[[重阳节]]时,华北一带吃迎霜兔,多用野兔烹调。《畿辅通忘》云:“重阳前后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免,谓之迎霜免。”<br> <br>[[山西]]某地女儿出嫁前吃象征男性的兔形礼馍和象征女性的鱼形礼馍。[[山东]]渔民清明出海前,妻子以兔塞入丈夫怀里以求平安。 <br> ===龙相关=== <br>舞龙又称龙灯会,有竹龙、布龙、纸龙、铁皮龙等品种。[[程自牧]]的《梦梁录》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制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重[[庆]]铜梁,舞龙队伍到民居前向主人问好,主人放鞭炮欢迎,以糖果答谢。[[佛山]]彩龙以竹篾、铁丝做骨架,头尾用纸糊,龙身蒙丝绸,以剪纸、绒球装饰。<br> <br>二月二 “龙抬头”,民俗认为蛰伏的龙抬头,雨水渐多。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载,“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人们在这天理发,希望像龙那样精神;北方人家用彩纸、草秸穿成串悬于房梁,称“穿龙尾”;这天要吃面条、烙饼或水饺,分别象征龙须、龙鳞和龙耳。<br> <br>龙舟竞渡相传是纪念[[屈原]],但在鄞县出土的春秋青铜锁就刻有龙舟图案。赛龙舟在农历五月举办,以端午节最盛。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竞渡曲》描绘:“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耆鬣动”。<br> ===蛇相关=== <br>[[福建]]简称“闽”,便是门里奉蛇的造型。《闽杂记》载:“福建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王庙,其神乃一僧像。”遭蛇咬者到庙中投诉即能消灾,出庙后见死蛇表明蛇神已施刑。<br> <br>南平樟湖镇有蟒蛇吐火驱瘟的传说,遂立庙供奉蛇王。当地元宵游蛇灯,蛇灯由竹篾木板制成,一条蛇灯小的有30多块灯板,大的有700多块、连接起来长达几百米。 七月七日为蛇节,村民将装有活蛇的瓮,置于庙中朝拜,盛游全村,有人戏蛇于手臂,还有人戴枷锁装罪犯,认为可消灾免病。<br> <br>[[汉族]]民间认为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在[[青海]],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蛇会报复。若在家发现蛇,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送到山谷,并求其躲进山洞。<br> ===马相关=== <br>祭马风俗古已有之。春祭马祖(马的星宿),夏祭先牧(教人牧马的神灵),秋祭马社(马厩的土地神),冬祭马步(马灾害的神)。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廿三祭招,祭品为全羊一只。<br> ===羊相关=== <br>鱼羊为“鲜”,以羊为主食流行于北方。羊也是衣着的重要原料,羊的毛皮除了制衣,还做成被褥、帽、鞋、靴、毯、毡等装饰品。<br> <br>旧时河北在农历六七月,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后来改送面羊,传说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关。<br> ===猴相关=== <br>[[北京]]白云观有石猴分散三处,均为浮雕,找齐并非易事,所谓“三猴不见面”。游客到观要觅猴与摸猴,据说逐一摸过会得福。<br> <br>耍猴表演可溯至东汉,《西京赋》绘百戏,”猿狖超而高援“。唐昭宗酷爱猴戏,”赐以排袍,号孙供奉“。宋后猴戏在市井大行。明宰相胡惟庸驯养猴子十余只供驱使、歌舞。《清稗类钞》载凤阳艺人韩七,全用猴子串演戏剧,从敲锣打鼓到生旦净末丑都由猴子充当。现代动物园和马戏团也有猴表演踏单车、跳火圈、走钢丝、翻筋斗……<br> <br>戏曲武生演孙悟空,在脸谱、扮相、动作等自成一派,也称为猴戏,代表人郝振基、杨小楼、盖叫天等。<br> <br>相传[[华佗]]发明“[[五禽戏]]”,模仿动物动作以舒筋通络,其中之一便是猿猴。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猴拳”,模仿猴子轻灵敏捷的动作。<br> ===鸡相关=== <br>雄鸡勇斗,古人想象其有辟邪神力。清初[[陈昊子]]《花镜》:“雄鸡能角胜,目能辟邪”。南朝[[宗慎]]《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正月初一不杀鸡,这天是鸡的生日。成都一带春节期间仍流传在门楣贴鸡画。<br> <br>[[山东]]一带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送亲,与“吉”谐音。旧时还有“长命鸡”,男女各准备公鸡母鸡,婚礼当天把两鸡一起拴在桌腿,不时打公鸡,象征妻子制服丈夫,两鸡不得宰杀。<br> <br>古代在结拜兄弟需宰雄鸡,在酒里滴鸡血,对天发誓,将血酒饮尽。香港一带也有以斩鸡头为誓信的仪式。<br> ===狗相关=== <br>雷州半岛到处都有石狗蹲立,现存古石狗近10000只,人称“雷州兵马俑” 。现今雷州人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红白事均拜奉,祈福、祈雨、送子、忏悔等。 雷州人还爱吃狗肉,俗语“狗肉滚三滚, 神仙站不稳”。石狗食狗相互交融。<br> <br>[[广东]]地区最早把狗叫旺财,源于其叫声“旺旺”。狗年送礼都讨“口彩”,礼品都沾“旺”字。<br> ===猪相关=== <br>汉族凡重大祭祀必用猪祭品,并以猪头为重,俗称“猪头三牲” 。吴谷人《新年杂咏》:“杭俗,岁终祀神尚猪首……选皱纹如寿字者,谓之‘寿字猪头’ ”现今江浙一带在腊月仍储备腌制咸猪头为年货。[[清明节]]广东人爱用烤猪祭祖,俗语“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形容祭后全家分食祭品。<br> <br>[[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退回猪前蹄,婚后次日,夫妻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br> <br>过去[[四川]]凡病灾不幸,家中长者设香案打母猪鬼,祭求驱邪,认为“杀死一母猪鬼,驱除一个邪”。祭时选黄道吉日,杀老母猪,内脏等摆在堂屋,祭完吃掉。<br> ==信仰== <br>生肖信仰,是中国传统宗教哲学和术数文化结合,辅以生肖动物性情的联想,形成的想象性信仰体系,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核心是生肖对其所标记的人和事起决定作用。<br> <br>按这逻辑,人类社会的运行都与其他任何事件无关,却因人的生肖属性自然出现,这显然经不起验证。但作为信仰本身并不需逻辑证明,而是直接被认为天经地义,因此生肖信仰在当代民间仍有市场,又不断衍生。<br> ===本命年=== <br>'''[[本命年]]'''指12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br> <br>“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本命年被视为不吉之年,故又“坎儿年” 。各地都有本命年挂红避邪的传统。大年三十,逢本命年,大人小孩都换上红内衣红内裤,扎红腰带,最好再佩戴红色饰物,如红丝绳、红项圈等,此所谓“本命红” 。 一些地方,本命年除夕夜忌出门,已婚男子还要妇人陪伴。<br> <br>道教把六十甲子神化为太岁神,如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本人出生干支年称“本命太岁”,身处当年为“值年太岁”。人的吉凶祸福和年运都由太岁神掌控。北京白云道观元辰殿,塑了六十甲子太岁神。人们在农历新年或自己生日,到元辰殿祭拜值年太岁和本命太岁,希望禳解灾祸。<br> ===取名=== <br>古人重视取名,名字还要弥补运势不足,生肖是重要参考。<br> <br>宋朝文人[[邹应龙]],生于乾道八年壬辰(1172 年),取名“应龙”。相传[[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日(1470年),取名唐寅。过去民间流行给孩子取贱名为乳名,这样好养活。于是属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叫“小狗尾巴”,属羊的画家[[叶浅予]]乳名是“阿羊”。<br> <br>还有“十二生肖宜忌命名法”,结合生肖习性、出生季节等复杂因素取名。 ===命理=== <br>[[莫高窟]]出土的《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载,“亥生猪,相人命属巨门星北方黑帝。大厄巳亥之年,小厄四月、十月,忌吊死问病。春夏生富贵,秋冬生自如”。<br> <br>将生肖与六十花甲子相配,再赋予阴阳五行属性,产生不同命格。己亥为“道院猪”属木;辛亥为“圈中猪”属金;癸亥为“林下猪”属水;乙亥为“过往猪”属火;丁亥为“过山猪”属土。<br> <br>唐朝[[李虚中]]以年月日干支推算人的命理。宋初[[徐子平]]推广为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即“四柱八字”。算命术有星宿照命和神煞人命之说,看星宿神煞多以日柱干支,与其他三柱或大运、流年等干支进行比照。如生日天干为庚金,生年月时地支为亥,即“文昌入命”,但不单庚见亥,有歌诀:“甲乙巳午报君知,丙戊申宫丁己鸡。庚猪辛鼠壬逢虎,癸人见卯入云梯。”文昌命者,聪明过人,利科考福禄加倍。<br> <br>生肖论命多属牵强附会。”早鸡劳碌命“,因鸡司晨;”腊月之蛇“难出头,因蛇冬眠。”十羊九不全“,相传[[慈禧]]及其几位重臣属羊,人们对其憎恨演变为对属羊的恐惧。现代甚至还有将星座、血型等西方占卜理论杂糅其中。<br> <br>生肖算命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实属妄言诳语蒙蔽虔信的愚人,人为选择属相,如偏爱“龙宝宝”,恐惧羊年等,有产妇不惜提前剖腹,不但无益母婴健康,还制造生育高峰,加剧未来入学、就业竞争。<br> ===婚配=== <br>地支五行相配,虎兔属木;马蛇属火;鼠猪属水;猴鸡属金;牛龙羊狗属土,并由此衍生组合,影响男女择偶婚配乃至命运。<br> <br>生肖以“三合”和“六合”为吉配。三合指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六合指鼠牛、虎猪、兔狗、龙鸡、蛇猴、马羊。<br> <br>生肖组合需避冲、害、刑。“相冲”指方向相对,容易冲突,即鼠马、牛羊、虎猴、兔鸡、龙狗、蛇猪。更忌的是“相害”,即六合的对冲,“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蛇虎婚配如刀错,兔见龙王泪交流。金鸡玉犬难躲避,猪与猿猴不到头”。最严重是“相刑”,鼠兔为“无礼之刑”,虎蛇猴为“恃势之刑”,牛羊狗为“无恩之刑”,还有龙、马、鸡、猪四组“自刑”。<br> <br>还有“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等不一而足。生肖婚配对女性更苛刻,如““虎进门,便伤人”,“女属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等。<br> <br>婚期也涉属相,不同属相的男女都有各自“禁婚年”,避开禁婚年后,以女方属相,一年各有两个“ 大利月”和“小利月”。<br> ===性格=== <br>人们概括生肖动物优缺点,又发挥想象总结出属相性格,如属猪之人性格温顺,乐于助人,行事低调,但目光短浅。但现实中,性格养成与品格和际遇有关,同年出生的人,性格尚天壤地别,更别说同属不同年的人,故属相决定性格根本不足为信。<br> ===年成=== <br>古人认为生肖年能反映农事年景。 “牛马年好耕田”、“肥猪年吃饱饭” 形容风调雨顺,而“金羊水猴饥荒岁”,“鸡狗年去讨饭”、“恶虎年灾连连”,预示歉收。现代气象学家潘铁夫也统计出分析生肖年份和气象灾害的概率关系。但实际上,自然灾害不存在绝对的周期规律。<br> <br>旧时黄历印有“几牛耕田“,”几龙治水“,”几人分丙”、“几日得辛”之类。宋代《鸡肋编》,“历日中治水龙数,乃自元日之后,逢辰为支,即是。得寅、卯在六日,为丰年之兆。”寅卯在六日为丰兆,那辰日则在八日或七日,即“八龙治水”或“七龙治水”是降雨适中的年份。<br> ===国运=== <br>南宋的[[柴望呈]]《丙丁龟鉴》,“言丙午丁未自古多变,厄者凡二十有一”,“丙”“丁”和“午”都属火,国家在这两年必有祸患,谶纬为“红羊劫”。 <br> <br>北宋[[靖康之变]]发生在1126年(丙午)。[[太平天国]]起义的年份本与之无涉,但因[[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姓氏,亦被附会为“红羊劫”。动乱伊始的1966年正值丙午,杨绛的《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br> ==文学== ===诗歌=== <br>十二生肖诗最早见南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生肖依次嵌在句首: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br>宋代有[[朱熹]]的《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br>比[[朱熹]]稍早的[[葛立方]]作《赠友人莫之用》,四句一换韵: *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踏翻菜园底用羊,从他春雷吼枯肠。 *击钟烹鼎莫渠爱,小芼自许猴葵香。 *半世饥寒孔移带,鼠米占来身渐泰。 *吉云神马日匝三,樗蒱肯作猪奴熊。 *虎头食肉何足夸,阴德由来报宜奢。 *丹灶功成无跃兔,玉函方祠缘青蛇。 <br>明代诗人[[胡俨]]在《列朝诗集》 里也有,句句用典: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br>民初画家王梦白绘十二生肖图,学者[[黄浚]]作《十二生肖题句》: *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 *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 *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 *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 *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 ===对联=== <br>古今以生肖入联者不计其数,风格和主题各异,有直描动物形象,有引经据典托物言志…… *鼠: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 *牛:曾驮李耳离函谷,又助田单破邵青 *虎:一声长啸山谷震,万树生风闪电行 *兔: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龙:能吸风云兴瀚海,偏敷霖雨惠苍生 *蛇:舌纵成双从不花言巧语,肢虽无一却能电掣风行 *马:引颈三嘶抒壮志,飞蹄万里奋长征 *羊:皮莫让他披,须防恶客充良善;肉须供我食,好使春宵富馔稀 *猴:锣鼓登场,一片欢腾热闹;衣冠扮相,三分文雅风流 *鸡:肉蛋皆称美味,啼鸣总是佳音 *狗:刻意看家,绝不朝三暮四;忠心事主,从无爱富嫌贫 *猪:休笑嘴长,惹事生非从不齿;莫嗟皮厚,吹牛拍马总无心。 <br>新春也是生肖交接之时,生肖成吉祥喜庆的主角,常见有新春生肖入对,也有新旧两岁或今明两岁的生肖嵌入。 *猪年:亥时看入户,猪岁喜盈门 *鼠年: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 *牛年: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 *虎年:虎踞龙盘今胜昔,花得鸟语旧更新 *兔年:卯至东方逢勃日,兔来华夏振兴时 *龙年:九天揽月中华志,四海腾龙民族魂 *蛇年:金蛇狂舞春添彩,紫燕翻飞柳泛青 *马年:奔彼岸千帆竞渡,越坦途万马扬鞭 *羊年:五羊衔穗年丰稔,双燕迎春岁吉祥 *猴年:花果飘香美哉乐土,猴年增色换了人间 *鸡年:鸡声窗前月,人笑福里春 *狗年: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 ===小说=== <br>古代小说涉生肖的颇多。唐[[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主人公梦语“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作为谜面,其中“车中猴”即暗示凶手姓“申”。<br> <br>白话小说《[[金瓶梅]]》、《[[红楼梦]]》、《[[镜花缘]]》、《[[老残游记]]》也描写生肖。《金瓶梅》21处写到生肖,表示年岁6 次,媒妁换帖6 次,算命5 次,反映生肖多涉迷信风俗。《[[红楼梦]]》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有“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春生辰是寅月卯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虎兔相逢“暗示元春的悲惨结局。<br> ===戏剧=== <br>[[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作贼心虚,况钟借拆字在子鼠上旁敲侧击令其不打自招。台词三次提及鼠,其一“鼠乃十二生肖之首”,其二“代问的鼠字,目下正交子月,乃当令之时”,其三“鼠属子,子属水”。 <br> ===掌故和传说=== <br>古今历史故事、传说、寓言中,涉生肖动物形象的数不胜数,并留下超过2000余条成语。生肖故事大多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在现代常收录于儿童读物中。<br> <br>[[柳宗元]]寓言《永某氏之鼠》,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唐代传奇《柳毅传》和《虎变媳妇》[[广州]]羊城得名于仙羊送穗的传说,《明皇杂录》中的北斗七猪,[[刘基]]作《楚人养狙》,《聊斋志异》的《义犬》,狡兔三窟,老马识途,呆若木鸡…… <br> ==艺术== ===绘画=== <br>清代画家[[虚谷]]的《十二条屏》创作于1884年,屏中动物神态各异,根据动物造型构绘不同的植物背景,画面清新冷隽富于变化。<br> <br>1944年,[[齐白石]]历时四年完成水墨画《十二属图》。他在题跋中道,“藯三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遂成佳话。<br> <br>[[徐悲鸿]]于1945年冬,在[[重庆]]盘溪创作《十二生肖图册》,画了本人很少或未曾画过的鼠、蛇、龙、狗等。这幅图为水墨,设色纸本,动物造型准确,设色淡雅。 2014年在北京匡时秋拍以4600万元成交。<br> <br>当代国画家[[范曾]]的《十二生肖图》,借用生肖典故,以其擅长的线条白描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此画在[[北京]]荣宝斋2004年秋拍以374万元拍出。 <br> ===陶俑=== <br>生肖俑是古代的镇墓明器,以隋唐最盛,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宋代瓷质俑增多。俑的造型各异,流行身着袍服站立的兽首人身或抱不同动物的人物,也有置动物于肩的,至宋演变为在人物冠上饰以动物形象,生肖俑在宋代多做成文臣形象,头顶或戴朝冠,或戴弁帽,着宽袖袍服。宋后开始使用纸冥器,生肖俑艺术也随之衰落。 <br> ===器具=== <br>隋代生肖纹饰开始应用于铜镜。生肖为主要花纹,通常呈十二格排列,每格一个动物纹样,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或是瑞兽、缠枝花、八卦符号环绕,外缘通常为锯齿纹。此后历代都有铸造生肖纹饰的铜镜。 <br> <br>宋代[[陶谷]]《清异录·器具》载十二时盘:“唐库有一盘,色正黄,圆三尺,四周有物象。元和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br> ===铜首=== <br>[[圆明园]]十二兽首,由[[乾隆]]时期外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安仁]]设计,融合中西方的生肖动物形象。如牛首与[[中国]]传统的牛形象不同,借鉴[[西班牙]]的斗牛形象;虎首额头的王字代表中国传统的虎纹,但略像狮子的虎头则是欧洲人的虎形象。 <br> <br>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前的扇形喷水台的12石台上。南岸为鼠、虎、龙、马、猴、狗;北岸为牛、兔、蛇、羊、鸡、猪。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铜质,身躯石质,中空连接水管,每隔一个时辰,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铜像同时喷泉。 该套兽首实际是个巨型水力时钟。<br> <br>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后,兽首铜像流失海外。2000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牛、虎与猴首现身,十二兽首遂成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的象征。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014年,牛、猴、虎、猪、马、鼠、兔共7个兽首回归中国;据传龙首在台湾,蛇、鸡、狗、羊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br> ===年画=== <br>十二生肖年画与年节关系密切,有些身兼历书,成喜庆祥瑞的象征。生肖年画有全绘,也有只画当年生肖。清代河北[[武强]]的年画《莲生贵子图》,身躯环绕、连绵不断的小孩寓意“连生贵子”,外绕属相图案则是期盼属相齐聚,多子多福。 <br> <br>四大民间年画一一[[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均有生肖题材。清代杨柳青年画有一组四扇屏,为十二幅仕女观赏十二生肖动物,每幅一种。[[山东]]杨家埠也有十二娃娃抱十二动物的生肖年画。[[苏州]]桃花坞并无生肖年画传统,但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首次制作年画“金猪吉祥”<br>。 ==剪纸== <br>民间剪纸属平面造型, 具有鲜明地方性。十二生肖题材剪纸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独立生肖造型,如每年新春贺岁作品;二是生肖祥瑞组合,如“蛇盘兔”;三是生肖与人物结合,如老鼠嫁女;四是生肖大会聚。四种构图都反映动物的生肖特性,区别于普通动物主题。<br> <br>由于风俗差异,各地对同一主题的剪纸也各有侧重,如“老鼠嫁女”,山东一带注重线条清晰,而陕西一带则表现热闹喜庆。<br> <br>[[山东]]高密的齐秀花,作品超越平面化呈现出立体感,代表作为1997年《金牛奋蹄》并入选生肖邮票;[[延安]]高手白风莲创作的写实性生肖系列剪纸;[[鹤壁]]市窦马庄村的窦桂书代表作《混搭式五十双喜十二生肖图》…… <br> ===邮票=== <br>世界首枚生肖邮票是1950年在日本发行的虎年邮票,图案采用圆山应举的“虎图” 。 中国香港、台湾则分别于1967年和1968年首次发行生肖邮票 。<br> <br>中国大陆于1980年2月15日首发生肖邮票,第一枚猴票面值0.08元,图案出自画家[[黄永玉]],为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邮票由[[邵柏林]]设计,以吉庆红为底,金粉涂描猴面,影雕套印。 这张猴票发行量仅500万,截止2015年,单张市值为1.2万元,大整版更价值百万。 <br> <br>第一轮生肖邮票(1980-1991),交替采用彩色与白色相衬的装饰图案,后采用公开征集和匿名评选的方式。第二轮邮票(1992-2003)票幅为2枚,一枚是生肖形象的民间工艺品,另一枚是生肖汉字书法,多种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泥塑、布艺、[[皮影]]等,以及不同书法风格融入其中。第三轮(2003-2015)恢复为1枚,规格为矩形,采用更多现代设计理念,表现手法时尚,卡通风格明显,但又不同程度借鉴传统色调和民间传说。第四轮恢复为2枚,2019猪年邮票由韩美林设计,主题为“肥猪旺福”,“五福齐聚”。 <br> <br>西方国家也发行生肖邮票。1993年美国邮政总局发行首套生肖邮票,纪念华人对[[美国]]的贡献。截止到2008年,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82个。生肖邮票使古老的中国生肖文化真正走向国际化。<br> ===钱币=== <br>十二生肖铸入钱币,即厌胜钱,取吉避邪之用,也称命钱、花钱,多为民间铸造,非官方流通。古时小孩出生就给佩戴命钱,唐代已流行,以清末民初为盛。<br> <br>生肖花钱正面是生肖图案,或配地支文字,背面多为八卦、星宫、吉语相衬。有的一枚一生肖,多为佩戴者的属相;有的一枚铸有全部生肖……<br> <br>现代同样发行生肖钱币。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1元面额的生肖贺岁流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面额和年份,背面则为儿童嬉戏的喜庆图案,从服饰或玩具体现当年生肖,如2003羊币为儿童手持羊形迎春灯笼,硬币印当年干支。2015年起,第二轮生肖流通币面额改为10元,图案均为纯生肖形象。 ==差异== ===外国=== <br>其他国家也有生肖。[[越南]]以猫替兔,印度有狮无虎,其余相同。[[韩国]]、[[日本]]生肖与[[中国]]相同。[[柬埔寨]]和[[泰国]]与[[中国]]相同,但分别以牛和蛇打头。缅甸是八大生肖,周一到周日(周三细分上下午)出生的人分别属虎、狮、双牙象、无牙象、鼠、天竺鼠、龙、妙翅鸟。<br> <br>西方生肖可追溯到古巴比伦:猫、犬、蛇、蜣螂、驴、狮、公羊、公牛、隼、猴、鳄、红鹤。埃及和希腊与之相似:牡牛、山羊、狮、驴、蟹、蛇、犬、猫(希腊为鼠)、鳄、红鹤、猿、鹰。<br> <br>此外,黄道十二星座也被认为是[[欧洲]]十二生肖。<br> ==价值== ===历史价值=== <br>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地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br> <br>生肖文化蕴含丰富的传统思想:<br> *(1) 天人合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哲学影响,体现天人合一。 *(2)生态意识:动物崇拜,强调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包含朴素生态理念。 *(3)传统道德:寓言、成语和文学作品,通过崇扬和鞭挞动物性情,影射人的道德品格,传达传统价值观。 **(4)社群意识:生肖民俗受众广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活动大家同庆同乐,增强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5)平等亲民:生肖人人占一,公平公开,皇权也难改变,生肖文化主流属于平民文化,具有通俗性、生活性。 时代价值 <br>当代生肖文化呈现新特点: *第一、动物利用价值的变化。生肖动物本能未改变,但实用价值,古今已大相径庭。 *第二、迷信的破除。生肖传说大多是因科学不发达作出的想象,有的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甚至骗术谎言,今已大多识破假象。 *第三、民俗的式微。思想观念的变化,旧有社会结构解体,传统民俗失去存在基础和威信。禁忌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 *时代的变迁并未使生肖文化衰亡,生肖作为[[春节]]节庆的主角反比古代有所强化。除传统的[[日历]]、[[春联]]、[[年画]]、[[剪纸]],带生肖的“猪事顺利”、”狗年旺旺“,成时尚拜年语,各级春节联欢晚会都不乏生肖题材,生肖文物、艺术品展览琳琅满目,新闻媒体争相普及生肖知识。农历干支(生肖)纪年和八字论属相,分别以正月初一和立春为岁首,两者容易混淆,每年春节期间都引起热议…… *生肖邮票、钱币、贵金属成收藏新宠,名家创作生肖艺术新品,生肖民间工艺推陈出新,生肖文化现代不断开发创新,在创造更高经济价值的同时,把传统代代传承发扬。 == 视频 == ====十二生肖的来历=== {{#iDisplay:5uo7zkwqaxgup5u/|4=480|3=460|qq}} ===(10)子时养生 23-1点=== {{#iDisplay:j0773ajcuwj|4=680|3=460|qq}} == 参考 ==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二生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