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5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八国集团 的原始碼
←
八国集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八国集团</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age2.sina.com.cn%2Fdy%2Fw%2F2007-06-07%2Fa939959da299e0dca0ff0713c8fd21f0.jpg&refer=http%3A%2F%2Fimage2.sina.com.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8556132&t=2edba09fff45a4fa0692385f9952ecea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news.sina.com.cn/w/2007-06-07/174011978477s.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八国集团 别 名 [[富国俱乐部]]、 [[G8峰会]] 前 身 [[七国集团]](简称“[[G7]]”) 成立时间 1997年 性 质 不具法人资格,俱乐部 涵 盖 八大工业国 功 能 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 '''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是指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联盟。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峰会的部分会议。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为成员国,正式成立了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ref>[http://news.sina.com.cn/w/2007-06-07/174011978477s.shtml 八国集团],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简介== 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随着[[20国集团]]架构的日趋成熟,并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G20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2014年3月25日,[[白宫]]宣布,[[奥巴马]]和G7集团其他国家领导人已决定,将暂停俄罗斯G8成员国地位。 ==发展沿革== 八国集团(德语:Gruppe der Acht;英语:Group of Eight;日语:主要国首脑会议;法语:Groupe des Huit;意大利语:Gruppo degli otto;俄语:Большая восьмёрка),简称G8,现今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联盟。 八国集团始创于1975年的六国集团(简称“G6”),始创国有6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其后,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成为七国集团(简称“G7”)。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分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G7正式成为G8。2014年3月24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他国家领导已经决定,暂停俄罗斯在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地位。这一决定是西方国家联合反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动作。 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7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成立==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组成== 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欧盟也派欧盟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八国集团的会议。八国集团向其他国家长期开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自1996年起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对话。一些国家被邀请出席会议,如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一些非洲国家应邀出席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会议,2003年以来,在历次首脑峰会中都会穿插举行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作用== 有人认为八国集团什么事都能管,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八国集团管得太宽,因此八国集团看似实际上毫无作用,因为八国集团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决策权。不过,八国集团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八国集团首先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一)纵观八国集团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均在增强。 (二)从横向的功能领域比较,八国集团影响力最大的是在经济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而政治安全领域内的影响是最弱的。 八国集团在不同功能领域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利益整合程度的高低。八国集团的成员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高,而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低。 ==运作== 八国集团是一种特殊的国际组织形式。八国集团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常设秘书处。八国集团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的措施。因此,八国集团不会与联合国、世贸组织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产生直接的竞争关系。这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俱乐部,八国集团通过定期的会晤与磋商,协调成员国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八国集团部长级会议或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峰会后发表的公报正是为了表明这种团结一致的决心,以及八国集团愿意作出的政治或金融方面的承诺。 八国集团正在重新思考其运作方式。有人建议回到最初的“朗布依埃精神”,即缩小会议规模和议题。在上届卡纳纳斯基斯峰会上,加拿大政府已经选择了这一方向。在本次埃维昂峰会的筹备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问题。 此外,八国集团的成员国也越来越意识到了加强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对话的必要性。今后,这些国家的代表将被邀请到八国集团的峰会上来。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八国集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