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14.2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倪海曙 的原始碼
←
倪海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倪海曙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倪海曙.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0%AA%E6%B5%B7%E6%9B%99&src=tab_www&correct=%E5%80%AA%E6%B5%B7%E6%9B%99&ancestor=list&cmsid=d22a81c67b59b4d50140d217ea25eb43&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013f30f14e106c07c34318f279ddec6a&prevsn=240&currsn=300&ps=350&pc=59 原图链接] [http://www.whb.cn/zhuzhan/dushu/20150831/36313.html 图片来源 文汇网]]] | 图像说明 = 文字改革活动家,语言学家 | 出生日期 = 1918年 | 出生地点 = 上海市 | 逝世日期 = 1988年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上海复旦大学 | 职业 = 出版社编辑、教授 | 知名作品 = 《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拼音文字概论》 }} '''倪海曙''',文字改革活动家、语言学家<ref> [https://wstdw.com/c-lishi/%E5%80%AA%E6%B5%B7%E6%9B%99-%E7%AE%80%E5%8E%86-%E5%90%8D%E4%BA%BA%E7%AE%80%E5%8E%86/ 倪海曙 简历 – 名人简历 ],范本网, 2020-11-18</ref>。原名倪伟良,笔名王大生、魏琼、道生、基达、文之初、水母、保六、翔云、李大山、夏之时等,[[上海市]]人。193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后因抗战爆发而辍学。1939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 ==个人生平== 上海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任上海新文字研究会理事,芜湖内思中学、上海震旦大学附中[[教师]],上海苏商时代日报社、时代出版社编辑,复旦大学副[[教授]],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文字》周刊主编,华东人民出版社研究室主任、副总编辑,《文化学习》、《语文知识》主编,通俗读物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文字改革出版社总编辑。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常务理事。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拼音文字概论》、《新文字教师手册》,通俗读物《美国西洋镜》、《铁马记》、《长安集》、《杂格咙咚集》、《楼台会》等。 ==个人成就== 任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常务理事、《时代日报》和时代出版社编辑、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主席<ref>[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JS198802016.htm 沉痛悼念倪海曙同志 ],知网 </ref>、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华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工农读物编辑室主任、《文化学习》半月刊主编、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出版社副总编辑、文改会编辑室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顾问、《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顾问等。 ==个人贡献== 他几十年始终致力于文字改革工作,为汉字的改革、文字改革史的研究及语文现代化的事业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中国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杰出代表。抗战初期,他积极参加拉丁化新文字扫盲实验,先后出版了《新文字教师手册》(上海新文字书店,1938年)、《反对拉丁化的十种"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1941年)、《快字新编》(上海快字社,1941年)、《中国拼音文字概论》(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中国语文的新生》(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知识分子用的)北方话新文字课本》(上海开明书店,1950年)、《中国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写法》(东方书店,1954年)等多种著作,积极进行文字改革的宣传、推广与动员。其中,《中国拼音文字概论》一书在1949年再版时更名为《拉丁化新文字概论》。该书共分12个部分,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学习和研究中国拼音文字的重要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拉丁化理论和运动的发展的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文字改革== 他编辑了一套《拼音文字史料丛书》(共近30 种),自己著有《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中国拉丁化运动简表》(中国拉丁化书店,1941年)、《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等多部论著。其中,《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一书,是继罗常培的《国音字母演进史》、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和陈望道的《中国拼音文字的演进》之后较为全面地叙述我国拼音文字运动历史的专著。该书是作者没有出版的《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一书的节缩本。全书共分6个部分,详细地分析说明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诞生与发展情况。资料丰富,叙述全面,行文又简明扼要,其中不乏自己的真知灼见。1975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1980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他的杂文集子《杂格咙咚》。他非常重视语文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作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他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这项实验活动,同时他还撰写了《中国文字的故事》(1955年)、《汉字的来历》(1962年)、《汉语拼音的故事》(1958年)等著作。这些著作的共同之处就是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味独特,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1983年4月20日在上海发表了《建立全国性的精神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文,对推动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他还主编了《现代化知识文库》丛书。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语言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倪海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