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五言古诗 的原始碼
←
五言古诗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五言古诗.jpg|330px|缩略图|右|<big>五言古诗</big>[http://p1.pstatp.com/large/1686000371f2bd347205 原图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386453821412868610/ 来自 今日头条 的图片]]]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与近体诗([[绝句]]、[[律诗]])相异的是,五言古诗不讲求对仗和平仄。 ==起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ref>[http://www.sohu.com/a/205600300_556505 “苏李诗”和五言文人诗的起源|文史知识] ,搜狐网,2017-11-21</ref>。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文人五言诗始于何时,前人的看法颇不一致。旧传西汉枚乘、李陵、[[苏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作品,实际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诗当为[[东汉]][[班固]]的《咏史》: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锺嵘《[[诗品]]》说他“质木无文”,这说明文人初学五言诗体,技巧还很不熟练。 ==兴起原因== [[五言诗]]取代四言诗的地位,因四言字少,较难把意思表达得完美。锺嵘《诗品序》指出,[[四言诗]]“每苦文繁而意少”<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2/11/11498314_457118909.shtml 钟嵘《诗品》与《诗品序》: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个人图书馆</ref>。五言诗比四言诗多一个字,较易容纳双音词以至三音词,能配合词汇的发展。古代歌、诗关系密切,乐曲日趋丰富繁复,五言诗的音节富于变化,亦较能与音乐配合。 ==发展== 东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和赵壹《疾邪歌》等,表现技巧日趋成熟。东汉佚名《[[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古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五言诗到曹植笔下而扩大其范围,无所不写。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辞之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后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历代伟大的诗人往往采用五古的体裁,作为立意最高的表现工具。[[李白]]说“七言不如五言”,元好问亦以五言为诗的正宗。明清时,诗人写“咏怀”、“寓感”、“读史”等题材时,多用五古,作品比同一诗人的其他诗歌,往往更具气势。 ==视频== ===<center> 五言古诗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古诗《梅花》</center> <center>{{#iDisplay:x0150kzv0qo|560|390|qq}}</center> <center>品读 《古诗十九首》_标清</center> <center>{{#iDisplay:w08997sfo9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返回「
五言古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