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99.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九門口 的原始碼
←
九門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九門口'''<br><img src="https://icrvb3jy.xinmedia.com/solomo/article/3613/07585BC4-C42F-4B1D-96CE-6CA55AF13965.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solomo.xinmedia.com/travel/3613-GreatWall 圖片來自欣傳媒]</small> |}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 '''九门口'''一般指九门口水上长城,位在中国[[辽宁省]][[绥中县]]和[[河北省]][[抚宁县]]交界处的河道上。距山海关15公里,全长1704米,其跨河墙长达100多米,宽23米,高10米,共九座券门,每门均有双层巨型木门,枯水期木门紧闭,洪水期则开门泄洪。九门口桥下河床全部使用紧密的方石铺成,城桥如建于完整的一片石上,故又称“一片石关”。<ref>{{Cite book |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 |publisher=文物出版社 |year=2004 |isbn=7-5010-1525-2 |pages=520 }}</ref> 明代以前,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关口,也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 九门口所处的河道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流量少乃至[[断流]],因此需修建城墙以防敌军在枯水期由此进入。 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一片石 == 九门口长城在建筑上颇有一些特色。长城自东向西翻越无数高山、跨过无数大河,都是遇山连绵不绝,遇水中断不接。 而九门口长城确是遇山中断,遇水不绝。关隘就建造在九江河之上,形成独特的水上长城。河上修筑九孔城门,河水中流,河床铺砌过水条石,水漫其上。过水条石上凿有燕尾槽,然后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形成牢固的河床,号称“一片石”。 == 历史沿革 == 据文献记载,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近年来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军事防御情况和军士驻守长城的生活。九门口,古称[[一片石]],明代以前就是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 === 洪武年间 ===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交通的重要门户。 === 一片石之战 === 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兵曾在这里展开著名的“一片石之战”。 1922—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在此进行拼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古今战场轶事使九门口长城更加著名。 現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門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