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4.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九皋山 的原始碼
←
九皋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九皋山.jpg|thumb|right|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6/4/7/10/11af5a7c46c.jpg 原图链接] [http://blog.sohu.com/people/ 图片来自搜狐网] ]] [[九皋山]],又名鸣皋山。它位于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930多米,自古闻名天下。九皋自然景色恋人,引人入胜,诗人到此,无不赋诗抒怀。[[唐代]]诗人李颀观赏过“白云洞"之后赋诗一首《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薄》。 中文名 九皋山 外文名 无 别 名 鸣皋山 位 置 河南省洛阳市 ==名山简介==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卜定洛阳王城时:“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三涂”即九皋山,周武王把它看作天室<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10004506&ver=2813&signature=c1uorexNgUrfPRxF1LnqBgdpcpCdX6ygN2kIIjpJkVE7Cm9N3W2UpQcdjYVaArgsviYanelARocD37Mzzi6veqXRvLgqR4PBSzDsOI8PCgMlCVQhSaEpqIEGE 九皋山名字的来历,"鹤鸣九皋 声闻于天"真的指我们这里吗?] </ref> 。九皋山是古都洛阳南的屏障,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是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之一。九皋山,又名鸣皋山,位于洛阳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距陆浑水库三公里。山势雄伟,颠高入云,悬崖峭壁,山峦叠翠。站在山顶,晴日极目远眺,中岳嵩山、省城郑州、古都洛阳、龙门香山、嵩县、伊川、汝阳等地尽收眼底。在春暖花开时,山上山下百花争艳中,要数唐代女皇武则天带来的“映山红” (也叫杜鹃花),最引人注目。苍松翠柏,清秀挺拔,美不胜收。九皋风光可与黄山媲美,九皋奇景与灵山类同。 ==历史典故== 《诗经》中赞道:“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由此可知九皋山之优美壮观,早已闻名天下了<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10004506&ver=2813&signature=r72HzwYYfBpDFbEcC0Rffp3NHAM4KtouFwRP70u7TYnFwsEyyo9Dn9axL 九皋山记] </ref> 。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游山玩景,吟诗作赋。唐代诗仙李白在九皋山赋诗《鹤鸣九皋》曰:“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排空散浦泪,映日委霜毛。万里思廖廊,千山望郁陶。香风光不见,风积韵弥高。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九皋山顶宽阔平坦,有祖师庙一座,大殿为古代建筑,青砖琉璃瓦。巨木梁柱架,飞檐翘角,龙凤大脊,盘旋似飞舞,气势雄伟。庙前参天松柏,遮日成荫,观者至此,肃然起敬。殿内有祖师塑像,像前有一瓷盘,盘内卧一青龙和鸟龟。相传此庙建于秦代(无史查考)。唐代贞观年间,大将尉迟公游九皋山捐资重修庙宇,树碑一方,上书“鹤鸣宝观”四个大宇。据庙碑记载,明代嘉靖、清代[[康熙]]年间均曾重修。唐时,东至汝阳的紫罗山,西至王莽寨山,南至崖口,北至洛阳的龙门均为九皋山之庙地(庙碑)。由此可知,九皋山搐宇之大,名胜流传之远。《古嵩志》载:北宋大理学家程明道先生云:“九皋山颠有三池,相距各数武,水分紫、白、黑三色,冬夏不涸,悬崖石洞中,白煽幅大如鸭”。现在三池俱在,群众叫它“龙三眼”。抿说当年编螟洞中自骗嬉云集,傍晚群出如白云,飞舞于天空,五更始归洞,呜呜有声。煽螟食昆虫,附近禾葡不受虫窑,农业伟乍丰收,似与此有关,群众称之为九皋农福"。 ==诗情画意== 九皋山遍地是景,山腰山顶有72洞,洞洞有奇景,景致各有特色。奇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至此寓居写诗。武将来此习武练功。 ==景点介绍== 南侧的悬崖峭壁上,有孔"老君洞",相传此洞为者忍李耳隐属炼丹之地,游者至此,都有稀奇之感。洞外寒气遇人,洞内温暖如春,洞内洞外气候,亦是两个天地。在悬崖申,还有"水帘洞",洞申有泉,浆流有蒂。洞内泉水清澄如镜,洞外绿树红花映腮如屏,站在洞口如同身在画中,精神振奋,体魄轻松。在这悬崖峭壁上。还有化九龙洞",洞内石壁上长有九条石龙,弯弯曲曲好像摇头摆尾欲飞凌空,游者至此,无不赞典精巧奇景。你再到《自云洞"游览,可见洞内雾气腾腾,股股白色云雾,溢出洞外,犹如白絮,缠绕山腰,覆盖山峰,升天成云,真乃奇观。西侧的马头崖,山头向前伸展,形似马头,伊水从马脚流过,使人望而生馒。在马头崖的悬崖峭壁上。有一阅形石粹,高约十丈,五人合抱不住,世名"拴船桩"。相传很早以前,龙门以里是个大水湖,名叫《五阳江"。湖的周围住若许多人家,相互来往必靠船只,船到东边,必在马头崖靠岸,将船拴在石柱上。后来大禹凿开龙门山,湖水流出,湖底显现,原来的"拴船桩"已留在马头崖的峭壁之上。距"拴船桩"不远的悬崖上,有架吊桥,相传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战至嵩县,九皋山附近的财主大户,把送薯的金、银、财宝等物都转移至悬崖的石洞呻。李出成获得此一消息后。命令义军官兵撕衣制绳,在悬崖上搭起绳吊桥,义军进入石洞,将财主大户所藏金、银、财宝分给贫苦农民。虽然原先的吊桥早已无蒋,但悬崖上挂吊桥的遗迹仍然存在。山腰里有溶洞,洞内的钟乳石琳琅满目,飞泉滴柱,自然形成,似宝塔,似挂钟、似石柱、似巨龙,千姿百态,无所不奇,进洞游览,好似进入幻想中的仙境。南侧有个"无底洞"。亦叫银洞。相传西汉末外戚王莽称帝后,摇役繁霓,吏治腐败,于天风四年(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绿林、赤眉等义军蜂拥而起。汉高祖九世孙刘秀和兄刘寅都加入绿林义军。当时义军人少力弱,怎能和当朝王莽军死拼,只有采取边打、边退、边发展的战略战术。刘秀的绿林义军战至陆浑的九皋山,王莽军追击到九寨山。王莽命令官军将九皋山团团围住后,自己亲带精兵万人攻上山顶。刘秀义军在这四面陡崖的山顶,又突阑不得,金军到了千钧二发的危险时刻,眨眼间,面前出视一老道向刘秀拜曰:"官军追来,请你们快从这银洞出去"。刘秀超忙向老道施礼道:化我们进入此洞,不是死路一条吗?"老道曰:化此洞出口在南阳。"刘秀谢过老道指点,带领义军进入银洞。老道唯恐官军进洞追赶,随即将洞口堵塞。刘秀的义军出洞到南阳后,日益壮大发展起来,在昆阳大战中,建立奇功。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击败铜马,沼降赤眉等义军,终于打败了王莽,推翻丁王莽的"新"王朝。建武元年(公元25牢),刘秀称帝,建都洛阳后,刘秀皇帝亲到九皋山回拜指路的老道。但访遍全山却无影无踪了。当年刘秀的 "搬倒井》 ,"记路草","拴马桩"现存可观。山东侧有个大风口,年年月月日日都有大风呼啸;山西侧有个"避风宫"。一年四季却不见风,蜡烛光头从不摆动,二召攫何奥秘,值得人们探索。 ==视频== 洛阳伊川九皋山鹤鸣峡风景区 {{#iDisplay:w0613btdl26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皋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