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06.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的原始碼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0219/9924b267025245cdaef789bb276452f7.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24004291_12120796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机构简介== 生物物理所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核酸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源头创新和骨干、引领作用,持续产出重大引领性科研成果,争取进入[[生命]]与健康领域国际一流研究所行列。 截至2019年底,研究所共有研究生导师113人(含兼职20人),培养毕业研究生共计1831人;在学研究生<ref>[https://www.sohu.com/a/519981348_121124320 考上研究生,原来好处这么多!],搜狐,2022-01-30</ref> 64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35人、硕士研究生211人,外国留学生6人。研究所于1987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为生物学,二级学科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至2019年底,研究所共有在站博士后66人。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队1个,21人在33个国际科学组织中任职,有32人在69个国际期刊中任职,聘用外籍学者1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栋材、杨福愉、王志新、王志珍、饶子和、郭爱克、陈霖、王大成、常文瑞、陈润生、徐涛、阎锡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梁栋材、王志新、饶子和、王志珍、陈霖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徐涛、龚为民、范祖森、唐世明、高光侠、刘力、江涛、刘迎芳、唐宏 ===科研部门===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ref>[https://www.sohu.com/a/359007443_744387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盘点【中国科讯】],搜狐,2019-12-08</ref>、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研究所正在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所级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级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所级重点实验室 ===设施资源=== ====设备设施==== 截至2014年08月,研究所建设了中科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和[[北京]]磁共振成像中心,为科研提供完备的公共技术支撑,同时开展实验方法学和实验技术创新研究,并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拥有一批以300千伏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强度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收集[[系统]]、OMX结构照明显微镜、高分辨率质谱分析仪等为代表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免疫缺陷实验动物中心等大型设施;平台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水平最高的公共技术支撑系统之一。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返回「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