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72.1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以关系 的原始碼
←
中以关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jpg|350px|缩略图|右|<big>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ig>[http://www.81.cn/jfjbmap/attachment/1/1/2017-03/22/01/res01_attpic_brief.jpg 原图链接][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03/22/content_172849.htm 来自 中国军网 的图片]]] '''中以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以色列]],以及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以色列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1950年,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然而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承认以色列,两国的正常外交关系直至1992年1月冷战结束后才正式确立<ref>[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0Uf 专访以色列新任驻华大使:将全力以赴使中以关系更为深入更加友好],环球网,2017-01-24</ref>。自那时起,中以两国就发展了亲密的[[经济]]、[[军事]]和战略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上少数能够同时与以色列、[[伊朗]]、[[巴勒斯坦]]和整个穆斯林世界维持友好关系的国家。 ==历史== ===古代=== 早在金大定三年(1163年),来自中亚地区的[[犹太人|犹太民族]]就定居于开封,形成了最早的[[中国]]犹太人社群,并逐渐融于当地人之中。 ===近代=== 近代的犹太商人和因俄国政治迫害的犹太难民又形成了新的社群,主要定居于[[上海]]和[[哈尔滨]],并向[[天津]]、[[大连市|大连]]、[[青岛]]辐射。此时的著名[[实业家]]包括上海的[[沙逊家族]]和[[嘉道理家族]]以及地产巨头哈同。 在[[德国]][[纳粹党]]执政实施排犹政策后,大批[[欧洲]]犹太人进入了不设防的上海公共租界避难,形成了隔都。1939年,[[国民政府]]曾计划在[[云南]][[腾冲市|腾冲]]建立犹太人寄居区,但后因种种原因放弃。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通过了联合国巴勒斯坦分割方案(181号决议),当时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对该决议投下了弃权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当时,包括中国共产党办的[[报纸]]在内的中国舆论界普遍表示欢迎。5月27日,中共[[华北解放区]]的《冀中导报》指出:“定名为‘以色列’的新犹太国家,于14日宣告成立。两千年来没有祖国而到处流浪受着侮辱与屠杀的犹太人民,他们要求建立犹太国家的愿望,开始实现了。”1948年5月28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传媒机构之一的《[[人民日报]]》在第四版中第一次出现以“以色列”为题目的报道:《犹太人结束二千年流浪生活 近东成立以色列国 苏波南捷美诸国均正式承认》。这篇报道不仅提到现代以色列是“两千年来第一个犹太国”,更直言以色列的建国使得“所谓‘联合国托管’以主宰巴勒斯坦的阴谋遭受挫败”。 1948年,以色列共产党在其党代会召开前夕向全世界的共产党发出了邀请函。当时中国共产党正苦于[[第二次国共内战]],因此并未派出代表团。 1949年3月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宣布了承认以色列国,但以色列采取礼貌避让态度。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出兵援朝抗美。翌年2月,联大通过了决议指责中国为“侵略者”。慑于中美在[[朝鲜]]激烈交战的严峻形势,以色列政府指示其驻外机构“不要对抗联合国多数国家”,中以外交官的接触交往遂转向“冷却”。 1956年10月,英法联合以色列与埃及爆发[[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国支持[[埃及]]纳赛尔政府。从此中国对阿以[[冲突]]的态度和对以色列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与以色列关系进入了长达20多年的冰封状态。 ===改革开放后=== 在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埃以关系的逐步缓和,中国对以色列的冰封关系也开始了松动。 1985年,以色列内阁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华[[政策]]。以色列外交部随即拨款重开关闭了10年之久的驻香港总领事馆,第一位总领事由麦宇仁出任,以香港作为对华观测及会晤中方要员的据点。以政府的目标是:利用各种途径与中国方面接触,打破以中关系僵局,争取尽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方针得到了当时以政坛两大[[政党]]利库德集团和以色列工党的一致认同。 1992年1月24日,中以两国外长正式签署[[建交公报]],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从而揭开了中以两国、中犹两族关系史崭新的一页。 2001年12月18日,中国向以色列所订购的费尔康预警机受美国压力下,合同被以色列撕毁<ref>[https://www.sohu.com/a/250447496_600487 以色列先被迫赔钱撕毁售华预警机合同:再从印度身上加倍赚回来了] ,搜狐, 2018-8-28 </ref>,造成中以关系冰冷。时任以色列总理夏隆后来写信向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道歉,将1.9亿美元的前期订金退还,并额外赔偿1.6亿[[美元]]。 ==视频== ===<center> 中以关系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以色列学者直言:中国并未视以色列为敌,不应该去招惹中国</center> <center>{{#iDisplay:z303363yv3c|560|390|qq}}</center> <center>习近平会见以色列总理 </center> <center>{{#iDisplay:r0023litas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8 國際關係]]
返回「
中以关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