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7.1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的原始碼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big> ''' |- |<center><img src=http://www.kfzimg.com/G03/M01/E2/24/pYYBAFUtKY-AZGpoAAGtZcZiWac778_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4%B8%9C%E4%BA%9A%E4%B8%89%E5%9B%BD%E7%9A%84%E8%BF%91%E7%8E%B0%E4%BB%A3%E5%8F%B2&src=tab_www&correct=%E4%B8%9C%E4%BA%9A%E4%B8%89%E5%9B%BD%E7%9A%84%E8%BF%91%E7%8E%B0%E4%BB%A3%E5%8F%B2&ancestor=list&cmsid=b6499337924de705afbaa89037df27ce&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1#id=dbf55ea592f70f03cedf86477854ed31&currsn=0&ps=59&pc=59 来自 360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读物,这本叙述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的书,是一本开辟未来的教科书。<ref>[https://image.so.com/view?q=%E4%B8%9C%E4%BA%9A%E4%B8%89%E5%9B%BD%E7%9A%84%E8%BF%91%E7%8E%B0%E4%BB%A3%E5%8F%B2&src=tab_www&correct=%E4%B8%9C%E4%BA%9A%E4%B8%89%E5%9B%BD%E7%9A%84%E8%BF%91%E7%8E%B0%E4%BB%A3%E5%8F%B2&ancestor=list&cmsid=b6499337924de705afbaa89037df27ce&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1#id=dbf55ea592f70f03cedf86477854ed31&currsn=0&ps=59&pc=59 ],360网 , </ref> ==书籍介绍==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建设和平与友好的东亚新格局 为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出版的歪曲历史、淡化侵略行径的新的历史教科书,中、日、韩三国40多位学者共同编写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作为东亚三国的青少年,他们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战争,带给三国青少年的印象可能有相当的差异。中国的青少年对“南京大屠杀”、“七三一细菌部队”和“三光作战”等日本侵略军的残暴加害有深刻的印象;对于韩国青少年来说,对战争的印象则是失去祖国,甚至被切断了与祖先联系的痛苦记忆;而日本年轻一代关于战争的深刻印象恐怕就是“东京大空袭”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等战争被害的事实了。通过这本书让中、日、韩三国的青少年正确认知历史,共同构建未来东亚和平。 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争,由于对人权的压抑,使19~20世纪东亚的历史充满了创伤。当然,东亚的过去也并不是一片漆黑。东亚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传统,出现过许多为了光明的未来而跨越国境努力的人们。我们应当继承过去时代的积极面,而彻底反省以前的错误。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同在德国的[[纽伦堡]]审判一样,都是由盟国设立的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但是,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的责任。 [[日军慰安妇]]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公诸于世。但是没能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国家公权而产生的女性性丑闻以及性暴力问题成为韩国的社会问题,慰安妇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后,女性团体开始正式展开要求日本政府说明真相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在韩国,还扩大到日本、朝鲜、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整个亚洲地区。但是日本政府坚持招募慰安妇是民间业者所为,与政府和军队没有关系。 ==书籍信息== 作者:《[[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6-1 版次:1 页数:229 字数:300000 印刷时间:2005-6-1 纸张:胶版纸 I S B N:9787801906465 包装:平装 ==书籍目录== 序 章 第一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关系 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对朝鲜半岛的侵略和通信使 中国的变化与韩国的对应 通过贸易开展的交流活动 栏目1 如何看世界——三国的地图 栏目2 三国间的漂流民 第二节 三国的国内状况 一 日本——武士与民众 二 韩国——两班与民众 三 中国——士绅与民众 栏目1 三国的首都 栏目1 儒家文化与三国 第一章 开港与近代化 概 说 第一节 欧美列强的施压和三国的对应 一 中国——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二 日本——开国与明治维新 三 韩国——门户开放带来的矛盾 栏目1 三国的开放港口 栏目2 近代日本的天皇制 第二节 席卷东亚的战争 一 三国间的纷争 二 中日甲午战争 三 日俄战争 栏目 三国的改革运动家 第三节 三国的改革运动 一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二 中国——清朝的改革与义和团运动 三 韩国——农民战争和独立协会运动 栏目1 中江兆民——把日本建成民主之国 栏目2 康有为——改革的愿望与挫折 栏目3 年农民战争的领导人全奉准 第四节 三国的民众生活和文化 一 韩国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二 中国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三 日本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栏目 东亚近现代史中的汉字 小 结 第二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中韩两国的抵抗 概 说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三国关系 一 日本强行合并韩国与朝鲜人的反抗 二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帝国主义 栏目1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栏目2 安重根与伊藤博文 栏目3 日本对韩国是“强占”还是“合并”? 第二节 日本对朝鲜的统治 一 宪兵警察统治 二 “文化政治”的真实情况 三 经济政策与掠夺 四 教育文化政策 栏目1 控制铁路 栏目2 东洋拓殖会社 第三节 独立抵抗运动与社会运动 一 三一独立运动 二 五四运动 三 三国的社会运动 四 关东大地震和在日朝鲜人、中国人 栏目1 申采浩(1880~1936)——历史研究和革命运动 栏目2 金子文子(193~1926)——与朝鲜人共同向天皇制国家斗争 栏目3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栏目4 布施辰治(1880~1953)——为朝鲜民众而斗争 栏目5 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栏目6 郑钟鸣(1896~?)——通过社会运动探索妇女解放之路 第四节 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一 韩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化 二 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动 三 日本的社会与文化 栏目1 西化和女性生活的变迁 小 结 第三章 侵略战争和民众的受害 概 说 第一节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一 九一八事变 二 “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出笼 三 “满洲国”的社会和经济 四 东北人民的反满抗日斗争 栏目1 张寒晖与抗日歌曲“松花江上” 栏目2 上海起义与尹奉吉(1908~1932) 第二节 日本的侵略战争 一 中日全面战争 二 亚洲太平洋战争 三 “大东亚共荣圈”的梦幻 四 总力战体制 栏目1 昭和天皇的战争指导 栏目2 传单中的战争 第三节 日本军队对中国民众的残暴行为 一 战场的民众和难民 二 南京大屠杀 三 无差别轰炸、三光作战和制造无人区 四 细菌战、毒气战和人体实验 五 日本军队的性暴力 栏目1 凤仪萍——强制劳工的证言 栏目2 原日本兵的证言 第四节 朝鲜的战争基地化和民众的受害 一 皇民化政策 二 战时体制下的军需工业 三 战争物资动员 四 人力动员 五 被日军强迫充当慰安妇的朝鲜女性 栏目1 亲日派与汉奸 栏目2 用画来为“慰安妇”申冤的姜德京奶奶 第五节 日本民众的加害和被害 一 战时总动员与民众对战争的支持 二 民众的生活与反抗 三 东京大轰炸与城市的空袭 四 冲绳战 五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栏目1 特攻队员和青年学生 栏目2 日本的总力战与女性 第六节 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 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 二 朝鲜人的抵抗与建国准备 三 日本占领下的东南亚民众的抵抗 四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日本的投降 栏目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栏目2 日本兵反战同盟 小 结 第四章 战后的东亚 概 说 第一节 三国新的出发点 一 日本的战败及战后改革 二 朝鲜半岛的解放与分裂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栏目1 两面的麦克阿瑟 栏目2 遥远的故国 第二节 对日本“历史清算”的质疑 一 东京审判 二 旧金山和约与赔偿、补偿问题 三 殖民地统治及战争遗留的社会问题 栏目1 其他的战犯审判 栏目2 战后补偿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东亚的分裂与邦交正常化 一 东亚的冷战与朝鲜战争 二 日韩建交 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四 中韩邦交的建立 栏目1 在日朝鲜人争取权利的的斗争 栏目2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 小 结 终章 为了东亚和平的未来 概说 世纪东亚和平课题 一 被遗留的个人赔偿问题 二 日军“慰安妇”问题和女性人权运动 三 历史教科书问题 四 靖国神社问题 栏目1 家永三郎教科书诉讼 栏目2 博物馆展示的战争 栏目3 民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五 东亚三国青少年的文化交流 六 反战和平运动与市民运动 七 为了东亚的和解与和平 后记 三国编写者名单 图片资料提供者名单 ==本书后记== 为了和平的东亚共同体,首先必须建立的是东亚各国对历史问题的共同认识,即历史认识的共有,当然,这不仅是年轻一代的任务。要实现历史认识的共有,需要东亚的年轻人和市民们在了解侵略战争与殖民地统治的历史事实基础上,通过反省过去的反复的对话与讨论而切实地行动起来。 2002年3月以来,抱着这一想法的中国、日本与韩国的学者、教师与市民们就历史认识问题进行了连续的对话,召开了《[[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而当时正是日本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由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出笼之际。我们的论坛第一届在中国的南京,第二届在日本的东京,第三届在韩国的首尔召开。 这本书是与上述论坛的召开同步进行的。在第一届论坛上,我们商量了为促使东亚年轻一代历史认识的共有而共同编写三国通用的历史读本的计划,于是各国分别组成历史读本的编写委员会。2002年8月,在韩国的首尔召开了第一次关于编写工作的国际会议。此后,这样的国际会议在日本召开了4次,在中国召开了4次,在韩国召开了两次。在这些会议上,就各国各自承担的原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研究了注释。对原稿的修正,已经反复进行了不知多少次。可以说,其中每一个概念的使用,每一个观点的表述,都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以至今天终于到了能够刊行的程度。 日本扶桑社的历史教科书是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与对殖民地的统治,歪曲历史事实的教科书,是站在本国中心的排外的立场上,蔑视亚洲,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教科书。我们当然要批判这一教科书,但仅仅批判还不能建立起历史认识的共有。应当用什么样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下一代?这本书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在中国与日本,日本与韩国间,有过关于历史问题的对话,也尝试编写历史教材。但是在三国间进行这样的工作还是第一次。本来,在两国间进行这样的工作就已经十分困难了,而在三国间进行这样的努力,更是难上加难,简直超过了预想。我们的这本书与各自进行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科书是不一样的,众所周知,在许多问题上,各国的认识、观点有相当多的差异,克服认识的不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但是,由于我们本着对等、平等和相互尊重对方立场的原则,通过反反复复的讨论而调整自己的意见,终于能够用三国不同的语言在同一时间出版内容相同的历史读本。当然,这是我们的最初的尝试,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期待着读者们坦率地提出意见。 通过超越国境而达到一致的这一过程,我们自己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信赖与友情。对话与讨论,以及面向未来的团结,丰富了我们自己,也使我们对未来建立了信心。而这信心正是通过编写这一历史读本建立起来的。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深深地感谢在编写过程中做出献身与努力的各国各界的朋友们,他们有的在国际会议中为我们提供翻译,有的协助会务工作,没有他们的努力,编写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特别要对努力学习他国文化的留学生们,对为在三国间架起理解的桥梁的年轻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还要感谢承担了出版任务的三国的出版社:中国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本的高文研、韩国的韩民族日报社出版部。对于他们实现三国出版史上的创举,我们从内心表示敬佩。 中国 共同历史读本编写委员会 日本 日中韩三国历史教材编写委员会 韩国 共同历史教材开发委员会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