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7.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 的原始碼
←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big> ''' |- |[[File: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 外文名: A Concise History of Italy 作 者: 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 数: 554 页 开 本: 16 开 品 牌: 商务印书馆 译 者: 沈珩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1日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710009996X,9787100099967 |}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是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ref>[http://www.bookschina.com/1780102.htm 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中国网 , 1998-12-01</ref> 该书上起意大利半岛地理位置的形成,下止于1967年意大利的大选,中左政府的组成,融数万年于一瞬;史书所涉,凡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洋洋洒洒,林林总总;活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无一遗漏,如同轴线贯穿其中。通过这样一部重要而通俗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我们能够了解到意大利步入到工业化程度极高的民族之林所必须经由的各个阶段。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以弘扬伟大,指斥渺小,将各代君王、教皇的自私、可耻行径暴露无遗。在他的“太史公”笔下,历史上伟大的益发伟大,光辉的愈加灿烂,丑陋的更显出丑态。不管意大利在历史上是多么的四分五裂,备受外国统治和奴役,但作者反复强调一个基本事实: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意识,到处一致、普遍存在,永不湮灭,意大利终究会统一的。 ==作者简介== 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是意大利著名史学家,生于1886年,卒于1974年。1916年在那不勒斯大学任教,主讲教会史;1921至1925年为都灵《[[新闻报]]》政治主编,开展反法西斯的“行动党”,1946年“行动党”解体后,一直为《[[新闻报]]》撰稿。萨尔瓦托雷利博学多闻,精于欧洲史和教会史,写了许多材料丰富,有独到见解的著作,主要有《[[民族法西斯主义]]》、《[[国际政治中的法西斯主义]]》、《[[1700年到1870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复兴运动的思想和行动]]》、《[[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国家的意大昨]]》、《[[法西斯时期的意大利史]]》、《[[意大利简史]]》、《[[欧洲史概述]]》、《[[战后教廷政策]]》、《[[法国革命迄今的教会和国家]]》等。 译者沈珩是我国著名的意大利语专家,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曾译《[[意大利语]]》词典。现已去世。祝本雄,意大利语专家,翻译意大利著作多部。 ==图书目录== 第一章从史前到罗马征服 地理形成和地理环境 原始文明和原始人群 意大利史前人种概述 埃特鲁斯的扩张和罗马的起源希腊人迦太基人古意大利人 布匿战争前罗马内部的政治生活 罗马在拉齐奥霸权的形成 征服意大利半岛 罗马意大利的体制 第二章帝国崩溃前的[[罗马]]意大利 布匿战争时代的罗马意大利北部意大利的征服 罗马一古意大利社会内部变革文化 经济一社会危机农业法和古意大利动乱 社会战争和第一次内战罗马[[国家]]的市政变革 新的国内战争和帝国的建立奥古斯都时代 帝国头两个世纪的意大利 帝国末期[[意大利]]沦为行省天主教会和教皇国 第三章东哥特人和拜占庭人 奥多亚克政府和西奥多里克的成就 西奥多里克政权 同帝国和[[法兰克]]人的关系政权危机 帝国再次并吞意大利 拜占庭治理下的意大利 三教士会裂教本笃会隐修制度 第四章拜占庭意大利和伦巴第意大利 伦巴第人的入侵和意大利的分裂 [[伦巴]]第意大利和拜占庭意大利的境况罗马教会 俗权以及拜占庭和伦巴第统治的终结 第五章法兰克意大利封建混乱罗马一日耳曼帝国 查理大帝和教皇西方新帝国 法兰克体制[[封建主义]] 经济和文化状况 路易二世南方的穆斯林 末代加洛林王朝封建主义全盛时期 “独立的[[意大利]]王国” 罗马—日耳曼帝国 第六章教皇国与帝国初次交锋诺曼人进人意大利南方 伦巴第和意大利南方的新格局 宗教改革和叙爵之争 教会情况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骑士制度 第七章[[城市]]国家和王国 城市的没落和崛起 城市国家的形成和机构 中部和南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威尼斯 新文化 西西里王国 罗马城市[[国家]], 红胡子腓特烈重振帝国 反帝联盟莱尼亚诺战役 联盟解体西西里王国臣服施瓦本家族 第八章归尔甫派与吉伯林派贵族与平民 英诺森三世 城市国家的[[发展]] 意大利的复杂性和意大利的统一性 十三世纪上半叶的艺术和文学 大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 宗教状况异教方济各会运动和托钵修会 意大利在地中海 腓特烈二世 施瓦本王朝的末代君王和昂儒王朝的建立 第九章教皇国昂儒王朝执政团 执政团的起始 昂儒查理的帝国主义[[政策]] 韦斯普罗战争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的分裂 伦巴第和托斯卡纳 威尼斯和热那亚 卜尼法八世阿维尼翁教廷 帝国的最后几次干涉 意大利[[地方]]主义的胜利 第十章维斯孔蒂家族佛罗伦萨教皇国 执政团的性质 雇佣军团 城市国家文明的鼎盛时期 维斯孔蒂家族和反维斯孔蒂联盟’ 科拉·迪里恩佐的冒险和教廷统治的暂时复兴 教皇、维斯孔蒂和佛罗伦萨教廷迁回和教廷大分裂 意大利各国特殊发展的道路意大利雇佣军团 第十一章意大利各公国的形成和[[斗争]] 吉安·加莱阿佐称霸 维斯孔蒂国家的危机和威尼斯陆上统治区的形成 那不勒斯王国的扩张西西里与阿拉贡联合 维斯孔蒂公国重建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斗争 教会危机和教皇[[政策]]对那不勒斯王国的争夺 科西莫·德美第奇阿拉贡的阿方索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 米兰公爵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 第十二章均势政治文艺复兴 《[[洛迪和约>后的意大利 意大利与奥斯曼[[土耳其]]人 昂儒约翰从事的战争和新一代君主 帕齐叛乱费拉拉战争贵族叛乱 文艺复兴的文化及其精神 经济状况地理发现 第十三章外国入侵 意大利与欧洲列强 查理八世南下杰罗拉莫·萨沃纳罗拉 路易十二和博尔吉亚家族米兰依附法国 那不勒斯从属[[西班牙]] 康布雷联盟 弗兰西斯一世和查理五世意大利臣服皇帝 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第十四章宗教改革与反京教改革意大鹌的支配者——帝国和教皇国 帝国和教皇国的关系意大利的宗教改革[[运动]] 最后抗击哈布斯堡在意大利的霸权 特兰托大公会议和反宗教改革耶稣会修士 勒班陀战役 第十五章西班牙统治下的意大利 该时期的诸特征西班牙各国的形势 威尼斯罗马托斯卡纳热那亚 皮埃蒙特 国际政治重登意大利舞台查理·伊曼纽尔一世 意大利各国的局部冲突那不勒斯和巴勒莫起义 反宗教改革[[文化]]和十七世纪文化 路易十四的意大利政策维克托·阿梅代奥二世 西班牙统治的崩溃和萨沃依王国 第十六章十八[[世纪]] 在意大利的波旁人半岛新的政治格局 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文化 意大利文化的革新 欧洲的改革运动改革时期的意大利 第十七章从革命到复辟 反动分子和雅各宾分子在意大利的法国人和意大利各共和国 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 拿破仑统治的崩溃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 复辟和自由党人的动乱 第十八章复兴运动 一年的意大利革命 反动时期伦巴第—威尼托审讯和施皮尔贝格 年中部意大利的革命 朱塞佩·马志尼和“青年意大利” 稳健的政党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文化]] 查理·阿尔贝特和庇护九世民族运动 年革命和对奥战争 内部危机和国外战争诺瓦拉围困罗马和威尼斯奥地利和反动派的胜利 第十九章统一[[国家]]的形成 —年的意大利 年战争及吞并艾米利亚和托斯卡纳 千人团出征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威尼斯和罗马 第二十章年后的意大利 统一的意大利国家 政党右翼政府 左派执政和“多数派变化论”突尼斯和三国同盟 本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文化 克里斯皮时期 反动派和开明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焦利蒂时期的黎波里 第二十一章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欧洲战争 [[法西斯主义]] 后记 中外人名对照表 ==后记== 墨索里尼参战之日,法国已被德军节节胜利的推进(1940年5月9日开始,穿过比利时和荷兰)逼得无喘息之机。6月13日巴黎失陷。6月22日,法国贝当新政府同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五分之三的国土已被占领);24日,在意大利于西线发起短促攻势后,意法签订停战协议,意大利得到少量的土地,而把全面领土要求留待战争结束后解决。 意大利战争是针对英国,在地中海(马耳他)、利比亚(埃及)和东非与英国作战。在东非占领了卡萨拉(7月5日)和英属索马里;格拉齐亚尼将军从昔兰尼加向埃及推进(8-_9月),随后又被英国的猛烈反攻逐回(12月),英军几乎占领了整个昔兰尼加(在塔兰托,11月12日英国的鱼雷轰炸机狂轰滥炸意军舰,造成重大损失)。在德·英空战战线上,英国的空军完全阻止了德国的攻击(1940年9月)。对伦敦和其他英国城市的轰炸虽造成严重的损失,但并未动摇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的英国抵抗运动。德国不敢贸然入侵英国。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后者从1937年起发动对华战争,同盎格鲁-撒克逊诸强关系紧张)缔结《[[三国同盟条约]]》(1940年9月27日),从政治上讲,是一个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新事态。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在法国,贝当和赖伐尔建立了亲德的极权政权。在戴高乐将军领导下,一个法国抵抗的核心在英国形成。 意大利法西斯战争最不幸的事件是在1940年10月底以极少的部队进攻希腊(人们认为希腊要崩溃)。希腊人殊死抵抗,胜利反击,深入到阿尔巴尼亚南部。 1941年3月,贝尔格莱德发生政变,尚未成年的彼得二世上台执政,宣布南斯拉夫退出刚加入的《[[三国同盟条约]]》。接着,德国在意大利的配合下进攻南斯拉夫(4月)。一个星期内,南斯拉夫军队被击得粉碎,国家被肢解。塞尔维亚被德国占领,在贝尔格莱德扶植起一个“傀儡政府”,同时在克罗地亚建立了一个在安特·巴韦利奇统治下的新国家,与轴心国结盟(克罗地亚的王冠保留给斯波莱托的艾莫内公爵,但仍在期待之中),斯洛文尼亚的大部分和达尔马提亚的一部分并入意大利。德军穿过南斯拉夫进入希腊,希腊战线全线崩溃;希腊也为轴心国所占(4月27日雅典失守)。 在欧战前夕,希特勒德国同苏维埃俄国签订了广泛的互不侵犯条约(8月23日),波兰被攻克之后,两国瓜分了波兰领土。两国的良好关系使人回想起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的联盟,但战争一年后关系开始恶化。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宣战的同时大举入侵俄国。德军占领了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意军和罗马尼亚军队也参战。不过俄国战线没有溃散。列宁格勒顶住了德军的攻击,挫败了德军的锐气。晚秋时德军向莫斯科发起的攻势宣告失败。当时俄国同英国和波兰结盟。 在非洲,意德在1941年4月大举反攻,夺回昔兰尼加;年底,英国又发动新的攻势,一直推进到班加西(12月),随后,意德在1942年1_2月份发起反击,一直打到德尔纳。1941年3月,英国对埃塞俄比亚的人侵可以说是长驱直人,势不可挡。总督奥斯塔公爵于5月19日在安巴·阿拉吉投降。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也被占。 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美国参战。罗斯福总统早就赞成参战,但“孤立主义者”的反对根深蒂固。罗斯福还是执行了一条越来越强烈支持英国的政策。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声明的《[[大西洋宪章]]》宣布两国的政治团结一致。日本针对美国反对其掠夺中国的行径,于1941年12月7日]未经宣战悍然袭击珍珠港,重创美国舰队。这一行动更促进了美国的决心。美国、英国及英联邦自治领、荷兰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拉丁美洲在不同程度上声援美国。这样战争真正变为世界性战争。 从1941年12月起,日本入侵暹罗、婆罗洲、菲律宾。12月25日,香港失陷;1942年1月2日,马尼拉失守;2月5日,新加坡被占;3月9日荷兰军队在爪哇投降。日本的入侵,东北达到阿留申群岛,西南延至缅甸,南部深入新几内亚。然而,1942年中,美国海、空军力量已经崛起(珊瑚岛之役);年底,英美地面部队实力大增(在新几内亚)。 可是,真正的“转折点”是1942年秋在北非和苏联南部。意德春季新攻势一直打到离亚历山大几百公里的阿拉曼(7月)。10月25日,英军开始反攻,给轴心国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被德军抛弃的意军伤亡更是巨大。年底,英国人已挺进锡尔特——马尔马里卡的入口。同时,[[美国]]在英国的协同和帮助下,登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1942年11月),受到当地法国人的支持。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政府设在北非。轴心国以占领突尼斯来反击。英国于1943年1月未遇抵抗,顺利占领的黎波里塔尼亚。以美、英、法为一方,意、德为另一方在突尼斯展开斗争。1943年5月11--13日,战斗结束,轴心国军队投降。 1942年11月,苏联在南线开始推进,并扩大到其他战线,势不可当,一直攻到柏林。第一个伟大事件是收复斯大林格勒,全歼德国兵团(1943年2月)。冬季,又收复大部分乌克兰领土,北部列宁格勒之围被解(1月),在进军斯摩棱斯克的路上攻陷瓦兹玛(3月)。 在整个的1942年,德国空军对英国的轰炸愈趋减弱,英国(和英、美)对德、意的轰炸反而日趋加强,轰炸令人恐怖,残酷无情(尤其对德国的轰炸)。轴心国的潜艇活动极其频繁,盎格鲁一撒克逊诸国损失惨重;而后,盟国几乎全部粉碎了这种活动。 轴心国丢失突尼斯——“联合国”(称呼那些从1942年1月1日起反对三轴心国的国家)完全取得制海权和制空权——是进犯意大利的先兆。1943年7月13日,美、英登陆西西里,月底控制了整个西西里岛。 意大利人民衷心拥护意大利开始时抱的中立态度,后来又厌恶战争。接二连三的失败、飞机的狂轰滥炸、[[经济]]混乱、对实行真正占领意大利的德国人的反感,这一切使战争日益不得人心,从未熄灭的反法西斯运动越发蓬勃发展,迅速获得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拥护。反法西斯民主政党,从共产党到天主教民主党,纷纷组织起来,结成联盟。1943年春,意大利已潜伏着反纳粹法西斯和反轴心国战争的抵抗运动。1943年3月,北部意大利爆发工业大罢工就是有力的征兆,罢工持续了将近二十天,打破了工人阶级强制的沉默。法西斯政党内部也四分五裂,酝酿着对“元首”的反叛。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利用7月25日晚上法西斯大议会投票反对墨索里尼之机,将他辞退,并加以逮捕。国王召请巴多利奥元帅组织不问政治倾向的内阁。但新政府宣布继续进行战争。同国王的计划相反,国内民众立即团结一致要求反对法西斯(或者反对纳粹法西斯),反对战争,[[政府]]被迫解散法西斯党,开始秘密同盟国谈判,这时盟国正在加紧轰炸意大利。 谈判导致9月3日同英美签订秘密停战(短期停战),29日达成“长期停战”,全面投降。9月8日公布停战协定后,德国人一月25日加强对意的占领,王国政府对此无反应——到处调转枪口进攻意大利军队(大部分部署在巴尔干半岛)。由于意军完全没有得到政府的指示——国王和巴多利奥撤离罗马时没有对军队发出任何指示——,由于幸存的法西斯分子的支持,德军彻底打垮了意大利军队。经过孤军奋战后,罗马于9月10日投降。在北部意大利,墨索里尼组成一个法西斯新政府(墨索里尼由德军救出),建立“社会共和国”,首都选在萨洛(布雷西亚)。 9月3日,英、美军队登陆卡拉布里亚,11日攻入萨莱诺。在布林迪西重组巴多利奥政府后,意大利于10月13日向德国宣战。意大利被盟国承认为“参战国”。少量的正规军(盟国不给更多的装备)为解放意大利英勇地参加反德战争。广大的游击队战士活跃在后方和北部意大利,勇敢而卓有成效地进行游击战。 盟军极其缓慢地从半岛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狂轰滥炸为其开路。1943年lO月1日占领那不勒斯;1944年6月4日才夺下罗马;8月4日攻下佛罗伦萨。继而长时间滞留在“哥特防线”。只是在1945年4月下旬,防线崩溃;同时爱国者于4月25日起义,占领北部意大利诸城。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国指挥部在卡塞塔签字投降。墨索里尼被爱国者捉获,于4月28日被枪决。 意大利投降几天后,德国投降。俄国人在1943年夏和1944年夏之间除解放本土外,还向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德国推进。1945年冬春之际,俄国人占领了整个东部德国,猛攻柏林。与此同时,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西部战线”。西线的英、美军队——戴高乐政府的法国正规军也参战,并得到爱国者的配合——在那一年内解放了整个法国。1945年3月,军队穿过雷诺河;发动钳形攻势,东西两路大军会师,5月7日迫使德国投降。希特勒失踪,传言自杀身亡。 随后,在盟军海空压倒优势(还有原子弹)的攻击下,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签字。 9月8日后,反法西斯政党,抵抗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发展其组织(在德占意大利区处于地下),联合组成民族解放委员会,在罗马和米兰设立两个中心。这时形成了一股主张共和制的强大势力,反法西斯力量和“抵抗运动”的大多数认为萨沃依王朝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负有主要的责任。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六个政党中,第一个和最热衷于以共和制为先决条件的是“行动党”;社会党和共产党也表示赞同共和制,而劳工民主党、天主教民主党和自由党意见分歧。[[民族]]解放委员会和君主政权间发生冲突,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也受到盟国的压力)必须与之达成协议:1944年4月,他宣称“彻底”引退,从解放罗马之日起生效,将王国交与皮埃蒙特亲王翁贝托摄政;体制问题的解决等战争结束后由人民裁定。“老”共和分子不接受妥协,因而留在政府之外。 1944年6月9日,罗马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伊瓦诺埃·博诺米在上述基础上组成六党联合政府;12月,在一次政府危机后,又组成了第二届政府,行动党和社会党没有参加。意大利北部解放后,于1945年6月组成帕里内阁(民族解放委员会内有代表的六个党都参加),帕里是北部意大利游击队领袖;继帕里之后,天主教民主党党魁德加斯佩里于12月重组六党联合政府。这几届内阁度日维艰,百废待兴,要解决国民生活的物质需求,要开始重建,要整顿乱哄哄的公共秩序,要进行政治上的舌剑唇枪,要尽一切努力参加不大受盟国支持的战争。尽管如此,它成功地站稳脚跟,开动了国家机器,挽救了民族于饥饿困死之中,保护了经济活动的复苏,有效地组织了交通运输,尽管有不同意见,但各政党同舟共济,携手合作。首先由于私人企业的活动,经济重建工作得以迅速有力地进行。 自法西斯上台后,第一次真正自由选举的最后准备工作就落在德加斯佩里内阁身上。第一届波诺米内阁初期,确定召开立宪会议,为新的立宪机构做出决定;后来,这一决定被修改(按国家咨询会议支持的意见)。首先由公民投票决定实行“君主制或共和制”,同时进行立宪会议的选举,其任务是制定和通过新宪法。 在指定的双重投票之日(6月2日)前,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于5月9日逊位,由翁贝托二世继位:左派组织对这一行动的合法性提出了异议,认为摄政政权仅代表选举之前双方接受的过渡形式。1946年6月2日,公民投票在完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根据最高法院6月18日公布的最后官方数字,共和制获12717923票,君主制得10719284票。国王翁贝托早在13日就离开了意大利,无论那时还是以后,从未明确认可人民的这一裁决(有违于他曾庄严地反复地承担的义务)。 在立宪会议的选举中,天民党得票领先,获八百万票和二百零七个席位,无产阶级联合社会党得四百七十万票和一百一十五个席位,共产党得四百三十万票和一百零四席位。排在其后的是其他形式的左翼、右翼政党,其中意大利共和党(前面提到过的“老”共和分子)得票近一百万票和二十三个席位。立宪会议于6月25日召开,28日恩里科·德尼古拉以极大多数票当选为国家临时总统。他委任德加斯佩里组织新阁。他于1946年7月12日组成共和国第一届政府,一个由三大党和“老”共和党组成的联合政府。立宪会议致力于制定和讨论新宪法。1947年12月27日德尼古拉签署新宪法,1948年1月1日宪法生效。新宪法规定:意大利是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国;共和国总统由两院(有地方代表参加)选出,任期七年;政府由总统提名,其任免由两院投票决定;立法权属于两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举行公民投票。国家行政组织划分为区,区在宪法范围里有广泛的自主权和立法权。然而,直到今天,新机构仍未实施其职能,除某些偏远区外(瓦莱·达奥斯塔、特伦蒂诺一阿尔托阿迪杰、西西里、撒丁岛)。宪法中还有一条款,批准《[[拉特兰条约]]》,规定教会和国家均是独立和主权国家,并宣布宗教自由。 1947年2月1日,在没有意大利参加的情况下(只是简单地听取。了她的意见)在巴黎签订了意大利和联合国之间的和约。根据和约,意大利在西部失去蒙塞尼西奥、布里加和坦达高地(割给法国);东部威尼斯朱利亚的大部让给南斯拉夫;设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区,由联合国监管。此外,意大利让出多德卡尼斯群岛(交给希腊),其殖民地留待战胜国决定。意大利应减少海陆空力量,向某些战胜国偿付一定的战争赔款。1947年7月31日,立宪会议批准条约。条约批准后,同意意大利进入联合国(按照条约精神),也即进入1945年6月在旧金山成立的这一世界性组织;苏联希望同时接纳美国不同意的其他国家加入联合国,苏联的提案多次被否决。通过各种双边谈判,就条约中对意大利最有压迫性、最有害的条款(除领土外)做了物质上和道义上的修改。 1948年3月,西方三强——美、英、法——考虑到的里雅斯特自由区无法行使职能,向苏联提议把它归还意大利。苏联不接受建议,坚持设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区。意大利声称它随时准备以三国声明为基础直接同南斯拉夫缔结协定,按照人种标准修正边界;南斯拉夫不接受这一谈判基础,在它管辖的的里雅斯特自由区(B区)内开展一系列非民族化和并入南斯拉夫国家的活动。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谈判,还出现意南剑拔弩张的时候,终于(1954年10月5日),意、南、美国和英国在伦敦签订《[[意向备忘录]]》,备忘录确定意大利接管A区(除一小条边割让给B区),B区仍留在南斯拉夫手里,期限未定。苏联同意协定。10月26日,的里雅斯特真正回到意大利。 关于意大利前殖民地,第四届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1月通过决议,规定利比亚应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实现);索马里在十年内建成独立国家,这期间由联合国托管,意大利行使行政权。厄立特里亚稍后并人埃塞俄比亚,但享有某些自治权。 关于意大利新共和国的国际生活,值得一书的大事按时间顺序列举如下。1947年和1948年之间,参加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国家达成一个经济合作协议,美国给这些国家五年的财政援助(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没有参加)。1949年3月6日,意法两国外长签署海关联合计划,但未获批准,实际上被废除。签订《[[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4日),据约,美国、加拿大和一系列欧洲国家承诺互相支持、反对侵略、进行经济和文化合作。参加“欧洲委员会”,委员会由部长委员会和议会组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49年8月在总部所在地斯特拉斯堡召开。 意大利对东西两大集团的立场在1948年4月18日举行的意大利第一届议会(参众两院)的选举斗争中起着明显的作用。斗争是在“人民民主阵线”(社会党、共产党、独立人士)和政府三党(天主教民主党、共和党和意大利劳工社会党——从社会党分裂出来)之间展开的。自由党、保皇党和意大利社会运动(法西斯主义的复活)也参加了选举斗争。选举极其平静,选民广泛参加(百分之九十二)。天主教民主党获百分之四十九左右的选票,在众议院占绝对多数席位(三百零七席);人民民主阵线占一百八十二席位,获百分之三十的选票。在参议院天主教民主党亦占绝对多数(一百三十对二百三十七):根据宪法过渡性规定还安排了一些法定参议员进人参议院,这一绝对多数就成了相对多数。5月11日,参众两院联合选出路易吉.伊诺第为共和国总统。德加斯佩里仍为政府首脑,主持天主教民主党多数内阁,并有自由党、共和党和意大利劳工社会党(后改为意大利社会民主党)参加。 自那时起,意大利国内政治局势没有实质性的变化。1953年6月7日新的政治选举(参议院提前解散,与众议院同时选举,并取消法定参议员)表明社会党、共产党票数增加,而“民主中间派’’的四党选票减少,天主教民主党得票稍有减少,三个小党(或像人们常说的“世俗党”)大幅度减少。除临时的,或短暂的事件外,政府一直在四党协议的基础上组成。还要提一下德加斯佩里,他于1954年8月19日去世;在他之前,1952年9月4日斯福尔扎去世。在中间派发生变化后,特别同“自由党”(毋宁说是保守党人)发生争执后,天主教民主党组成了几届清一色内阁——最后一届是坦布罗尼内阁,它引起了不小的宪法危机。之后,天主教民主党、意大利共和党、意大利社会民主党、意大利社会党之间非常艰难地达成新的中左联盟,组成1962年1月的第三届范范尼内阁。随后,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也总是相当艰苦地达成统一,社会民主党加入社会党(1966年10月)。1967年5月的大选肯定了中左联盟,然而,各党间合作困难重重,各党内部“派别活动”十分严重。 酝酿成熟的经济危机使中左联盟一开始就陷入困境。但经济危机很快度过,意大利经济生活开始迅速发展,走上繁荣。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采用了“计划性”的指导方针。 ==序言== 《[[世界历史文库]]》出版前言 在全球化时代,关注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的源流、现实和未来,不仅仅是新世纪人文学科的一个重点课题,也是许多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强烈兴趣所在。甚至,关注别国热点,不亚于关注自身状况,也已经成为心态开放、视野开阔的许许多多当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然而,至今我国尚未出版过一套相对完备的世界国别史及地区史丛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虽然陆续推出过一些国别史、地区史,但既无规划,也很分散,而且主要集中在英、法、美、俄、日、德等大国,覆盖面过于狭小,更遑论完备与权威了。为此,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通过深入调研,邀约史学界专家进行多方论证,精心策划组织出版这套《[[世界历史文库]]》。 《[[世界历史文库]]》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具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显而易见,入选《[[世界历史文库]]》的著作,只是给读者们提供了关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一种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可资借鉴的优秀文本。在史学领域里,治史者所拥有的材料、眼光、立场以及才学识见的不同,必然导致历史研究结论与叙述状态的迥异,相信读者们会在阅读研究时注意加以辨别。上下数千年,人类一直在探寻自己的历史,寻找“信史”,追求“良史”,以期获得历史的真相和启悟。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所说:“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治史、读史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并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认识自身与寻求发展的需要。因而,寻找“信史”——要求史家叙述历史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其正当的要求。而追求“良史”——希望史家叙述历史时,在可信的基础上能正确揭示历史的内在真相与内在规律,达到“知兴替”而经世致用的目的,则是其最高的要求。宋代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曾提出“良史”的标准:“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就是要坚持提供“信史”的原则,努力追求“良史”的境界,竭诚为我国史学研究者提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可资借鉴的优秀文本,并满足各界读者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历史的需要,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这是编辑委员会和各位学术顾问的共同心愿和追求。 编辑出版工作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世界历史文库]]》编辑委员会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q0160ci6wiu|480|270|qq}} <center>罗马的诞生--公元前8世纪的意大利(上)</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
返回「
世界历史文库:意大利简史·从史前到当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