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4.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蓑烟雨任平生(温含静) 的原始碼
←
一蓑烟雨任平生(温含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一蓑烟雨任平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154904/pexels-photo-1515490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中国]]当代作家温含静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长河中,始终有一颗最耀眼的星,那就是苏轼。 苏轼是千年一遇的奇才,在诗、词、文、书、画五个领域开宗立派,可以说他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大文豪。苏轼的诗词尤其精妙,或如“大江东去”的豪迈旷达,或如“但愿人长久”的婉约深情,或如“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说理思辨,诸多佳作代代传颂不朽。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公元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1057年进京应试。苏轼的[[文章]],深得当时的主考欧阳修的[[赏识]],一时名震京城。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那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饱受诋毁与排挤,只能自请出京,不曾想被这片美景所[[治愈]]。在苏轼眼里,西湖晴时明艳、雨时清雅,正如风华绝代的美女西施,浓妆淡抹总相宜,让人[[迷恋]]。 1074年,苏轼被调往密州担任知州。政治上的打击,精神上的痛苦,使苏轼倍加[[思念]]发妻王弗。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梦见了自己的爱妻王弗,她依然还是刚[[结婚]]时的秀美模样,在老家的窗户前,细心地打扮梳妆,她含情脉脉地看着苏轼,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79年,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乌台诗案”是一场莫须有的文字狱 ,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苏轼带着妻儿老小一家子,刚到黄州,没有住处,没有田地,食不果腹。只能先寄宿在一个寺庙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在那种境遇下写的。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到黄州的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与死神擦肩而过,惊魂未定。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词。“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在好友马正卿的帮助下,苏轼得到了黄州城东营的数十亩土地,解决了一家几口的[[吃饭]][[问题]]。就这样,一个士大夫转变为一介农夫,一个闪耀古今的“东坡居士”[[诞生]]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为苏轼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这首词写于苏轼[[人生]]的最低谷,被谪贬黄州时,他一边种地,以解决生计,一边写下了大量的诗文。他一生中的许多名篇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消沉,反而愈挫愈坚,不坠青云之志。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苏轼面对[[困难]]的[[乐观]]豁达,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雨,都没能让他击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他依旧乐观,豁达。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此时的苏轼心中已经平静很多,甚至对于贬谪惠州的苦闷远不如吃到荔枝的喜悦,对惠州也并无抗拒,“不辞长作岭南人”不仅说明他对荔枝的喜爱,也表明出他对谪居惠州的平和心态。 1097年,苏轼再次被贬蛮荒之地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当时那里病无药,居无所,冬无炭,夏无泉。但苏轼却在这里,教人耕种,开办学堂,用自己一生的才华,造福了一方百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中的诗句。苏轼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他把一生的颠沛流离活成了诗情画意。 苏轼在临终前写过一首诗,名为《庐山烟雨》,这首诗被视为他生命中最后一首诗。 《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人们总是期待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当他们真正到达或完成这些目标时,却发现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满足,有时甚至会感到失落。 公元1101年,66岁的苏轼从儋州返回京城的途中病逝,一代文豪从此落幕。 历史早已过去,我们追溯往事,遥望苏轼,犹如仰望一座巍峨的高山。他的高度耸立在那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以自己的一万多首诗词,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诗词中巅峰的地位,令人仰望,令人追思.<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3659842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温含静,微信名梧桐雨,[[河南]]省新野县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章散见于《河南文学》《花洲文学》《汉风文学》《今日新野》等纸媒和公众号。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蓑烟雨任平生(温含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