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3.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休宗純 的原始碼
←
一休宗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一休宗純'''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nippon.com/hk/ncommon/contents/japan-topics/188969/18896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7211/ 圖片來自nippon] </small> |} '''一休宗纯'''({{bd|1394年|2月1日|1481年|12月12日|Ikkyuu}})[[日本]][[後小松天皇]][[皇子]],幼年[[出家]],是[[室町时代]][[禅宗]][[临济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法名]]'''宗纯''',又作'''宗順''',號'''一休''',[[乳名]]'''千菊丸''',[[訓名]]'''周建''',[[齋名]]'''瞎驴庵'''、'''梦闺''',别号'''狂云子'''、'''瞎驴庵主人'''、'''小清國'''等。通称'''一休宗纯''',簡稱'''一休'''。<ref>[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7211/ 一休宗純],nippon</ref> == 身世 == 一休的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北朝 (日本)|北朝]]的[[后小松天皇]],母亲是[[藤原顯純]]的女儿[[藤侍從]],一说是[[日野中納言]]的女儿[[伊羽局]]。当时的日本在[[幕府将军]][[足利義滿]]的统治下,结束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政权中心从[[镰仓]]转移到[[京都]],史称[[室町时代]]。 由于一休的母亲是被击败的南朝权臣[[藤原氏]]人,足利义满逼迫后小松天皇将其逐出宫廷。足利义满令一休从小就在京都[[安国寺(日本)|安國寺]]出家,以免有后代。一休从未受过皇子的待遇,也从未以皇子自居。其父亲在位期间曾数次召其入宫。 == 经历 == 一休少时在[[安国寺]]出家,[[訓名]]「周建」,又在京都其他几座寺院学习。 1410年,17岁的一休师从[[西金寺]]的[[谦翁]]。谦翁给他起了[[法名]]“宗纯”。 1414年,谦翁[[圓寂]],一休悲痛不已,[[自杀]]未遂,後投入[[禪門]][[大德寺]]高僧[[华叟宗云]]门下。在大德寺期间,一休在船上听到[[乌鸦]]叫声而悟道。 1419年,一休25岁时,华叟以“一休”作为他的法号。典故為一休自己作的[[和歌]]:“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 1428年,华叟病故,34岁的一休开始雲遊民间,此時[[室町幕府]]衰弱,日益受到地方[[诸侯]][[大名]]威脅。 1471年,一休78岁,遇到盲女艺人[[森侍者|森]],与之相爱,之后一直照顾她。 1474年,一休81岁时,受[[後土御门天皇]]的诏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缮因[[应仁之乱]]而荒废的寺院。他晚年住在今天[[京都府]][[京田边市]]的[[酬恩庵]](俗称“一休寺”)。 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卯]]时,一休因高烧不退而[[圓寂]],享年88岁。而日本此时已经进入了地方豪强混战的[[战国 (日本)|战国时代]]。 一休屬於[[临济宗]],但與[[淨土真宗]]的[[法主]][[蓮如]]是好友,曾持蓮如用以[[念佛]]的[[無量壽佛]]塑像當枕頭,蓮如知道了,沒有生氣,而是揶揄了一休一番,兩人大笑。 一休早年曾嚴守[[梵行]],但后来却认为[[禅宗]]的禁欲[[清規]]虚伪,於是開始[[肉食]]、[[飲酒]],出入[[青樓]],对于[[日本佛教]]来说,一休既是锐意革新的[[圣徒]],又是一个离经叛道的[[顛僧]]。十六歲開始雲游天下,[[漢詩]]、[[和歌]]號稱雙絕,自稱「淫酒淫色亦淫詩」,視佛家戒律於無物。據說作了不少描述他寻欢作乐,及后来对盲女「森」的爱情诗,可是这些诗文多是在一休死后甚久才出现,可能因为日本的许多艺术家都是一休的门徒,再加上一休行为夸张放荡,经常成為好事者之標的。 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华的人在[[和歌]]、[[连歌]]、[[茶道]]、[[和画]]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休宗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