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19.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致戎 的原始碼
←
致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致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róng,是指用兵征讨。<ref>[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5A05J4B00.html “旅游特种兵”,收好这份攻略,保护你的权益不受侵犯]腾讯网</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5131d6359602b166.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兵(拼音:bī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兵"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金文形体,斧头转向右边,双手未变。小篆形体斧头已经变形,其来源比较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三晋和秦文字"兵"字都与《说文》籀文相同,秦、汉简牍与此也是同一个系列。《[[说文]]》小篆与秦、汉文字都不甚相合,却与西周、战国楚文字相合。隶书形体"斤"形渐变为"丘"形,至楷书完全变为"丘"。 "兵"的本义就是一种兵器。作为兵器讲的"兵"在古文中是常见的,例如"甲兵""短兵相接"等说法。至于"士兵",是来自于使用兵器的人,把使用兵器的人称为"兵",这是一种引申用法。由"士兵"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编制可以称之为"[[军队]]",这是进一步的引申,例如曹操《置屯田令》中所说的:"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这里的"强兵"就是强大的军队、军事力量。
返回「
致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