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28.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同仁医院 的原始碼
←
同仁医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ic.quanjing.com/ri/0x/QJ6599688533.jpg@!350h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quanjing.com/tupian/tianzhujiaochuanjiaoshi.html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small> |} '''同仁医院'''是清同治四年(1866年),美国圣公会一教徒向该会在沪[[传教士]]汤霭礼赠款,汤与该会中国牧师吴虹玉用此款在虹口开设诊所,中文名“同仁医局”。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境内海格路(今华山路)425号英童女校,后移至九江路英童公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院址为日军所占,遂迁至境内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1361弄,与本属圣公会系统的广仁医院合并。 民国29年,有医师7人,护士66人,床位131张。到民国30年,医师已增至25人。民国36年,在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开辟新址,与同仁第二医院合并。1949年5月,该院又于延安中路分设中医门诊部。1952年10月,该院由市卫生局接办,改作公立同仁医院。
返回「
同仁医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