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巒大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巒大山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西巒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是玉山山脈最北的一座三千公尺級山峰,昔日為伐木行政中心,後隨林業資源枯竭而沉寂,現在則為熱門的百岳單攻路線之一。

西巒大山標高3042M,百岳排行#97。山頂有顆森林三角點基石。係玉山山塊郡大山列上最北端的一座。原稱巒大山。山名源於布農族的巒社群(五大社之一),其餘四社為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因位於布農族巒大社西方而得名,昔日為伐木行政中心,於民國55年隨林業資源枯竭而沉寂。山頂有座預防火災之瞭望台,已破損廢棄。[1]

西巒大山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在箭竹林中行走,能展望的地方不超過六處,但不展則已,一展驚人。沿途不時有勁風傲骨的枯木矗立步道間,還有令人驚豔的展望與美景在側,可以遠眺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及阿里山山脈一帶的景色,尤其是日月潭,幾乎一路相伴。

一天單攻西巒大山,來回約8~12小時,往返距離約14.8K,高度落差達 1531 公尺,全程陡上,深具挑戰性,是一條健腳的挑戰行程。也因為落差大,被山友戲謔為「西郎」、「失戀」(台語)」、「膝軟」大山,堪稱百岳單攻的極品![2]

  •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南投縣信義鄉

里程: 單程7.4公里

步道類型: 高山步道

步道型態: 必須折返

海拔高度: 1550~3081公尺

高度落差: 1531公尺

西巒大山山頂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路面狀況: 土石山徑、針葉樹根路徑、岩壁

所需時間: 10 小時 (往返)

難易度: 中

所屬園區: -

山脈: 玉山山塊郡大山列

最適季節: 春、夏、秋

申請入山: 是, 前往申請

申請入園: 否

百岳 /小百岳: 西巒大山

相關山嶽: 西巒大山[3]


交通方式

開車

【人倫工作站登山口】 國道三號至竹山交流道下往信義鄉方向行駛,接台16線,續行至於水裡接台21線,行駛至台21線80.5K,在新山橋之前左轉進入人倫林道,進入人倫林道後,每0.5k皆有標示牌,人倫工作站即在17.5k處。

過了17.5k的人倫工作站後,開車續行約1.5k,便抵達人倫工作站第一登山口,登山口旁有一空地可停車。往前步行約50公尺便是人倫工作站第二登山口。

大眾運輸

【人倫工作站登山口】

無大眾運輸工具可抵達


路線地圖

出發點: 人倫管制站

路線:

人倫管制站→(1.2k,30分鐘)→登山口→(2.6k,90分鐘)→森林營地→(1.3k,80分鐘)→瞭望台營地→(2.3k,100分鐘)→西巒大山→(2.3k,100分鐘) →瞭望台營地→(1.3k,80分鐘)→ 森林營地→(2.6k,90分鐘)→登山口→(1.2k,30分鐘)→人倫管制站

備註:

1.人倫林道17k處有檢查哨柵欄,需停車登記,一旁的電線杆上有對講機可使用,會有工作人員出來幫忙開柵欄,柵欄開放的規定時間為08:00~17:00。
2.人倫工作站的登山口有兩處,分別為有停車場的第一登山口,以及距離第一登山口50公尺的第二登山口,兩者會接上同一條路,本篇步道建議的起登點為第二登山口。
3.若要紮營,西巒大山沿路共有四處可紮營,分別是人倫林道17.1k上方的林務局新人倫工作站、森林營地、瞭望台營地(瞭望台已倒塌無法使用,一旁有營地,或者再往西巒大山方向行走約2分鐘,有一處較寬敞的營地),以及人倫林道37.6k處的舊人倫工作站。其中只有17.1k林務局新人倫工作站有水源,其他的水源皆須從工作站揹上去。
4.西巒大山並無國家公園管理,故沿路沒有里程標記,但由登山口至西巒大山之間,整路都有登山「標記」,只要依此「標記」做為導航行走即可。因沿路有多處高於人的大箭竹林,建議穿著長袖為宜,且須注意臉部及眼部保護,避免被細竹刺傷。


西巒大山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人文生態

西巒大山

西巒大山原稱「巒大山」,山名源於布農族社群「巒大社」而來。巒社群與郡社群是布農族的兩大社群來源,在輾轉的遷徙移動之後,來到郡大山列的東麓。也就是濁水溪的上緣郡大溪與巒大溪流域定居。以巒大溪一帶為中心領地巒社群,即以「巒大社」為祖社,也是社群中的大社,顧名。巒大山因位於巒大社的西方,為了區隔另一座位於巒大社東方、山名也源自於巒大社的「東巒大山」,所以也稱作「西巒大山」。原住民舊稱阿洛瓦(Arowa),原意是「螞蟻窩」,因此山螞蟻很多而稱之。 西巒大山的首登紀錄,是由伊藤太右衛門一行人於明治41年(1908年)2月,以森林資源調查目的完成首登。

西巒大山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林場與人倫林道

在「巒大林場」開發極盛時期,人倫林道自新山循西巒大山的西北支稜蜿蜒而上。37.6公里後到達西巒大山的東側山腹,並在此設立「人倫工作站」,作為林場的行政中心。除了辦公室外,還建有倉庫、員工宿舍、消費福利站、發電室、儲油間和苗圃、菜園,以及奉祀福德正神的巒安堂小廟等,儼然是山中的部落。那時攀登西巒大山就是從巒安堂旁的登山口起登,上山70分鐘,下山40分鐘,簡捷快速,也成為當時熱門的郊山化高山行程。

巒大林場

過去巒大山檜木林群廣大,昔日為台灣五大林場之一,但隨者林業資源枯竭而沉寂。巒大林場的開發始於民國22年10月,由屬於台灣株式會社的櫻井組經營,但當時僅侷限在南部郡大林道的望鄉山一帶;民國37年,當時的林產管理局將山地運材鐵道往北延伸,38年以後,西巒大山的林木便逐年被運送出來。隨後人倫林道開闢,大規模的伐木作業迅速展開,林道也愈開愈深入心臟地帶,至此,北治治茆山,南至清水山,東到郡大溪,這片廣達數十平方公里的郡大溪源頭,悉數被伐一空。

舊人倫工作站

位於人倫林道37.6公里處,也就是在西巒大山的東側山腹,是伐木時期的行政中心。林務局還在此培育牡丹品種,共計25種,總數有400餘株,有紅、子、黃、粉、白等色,稱為人倫牡丹公園,70年代即有不少慕名者,專程前往賞牡丹。如今隨著林業資源的枯竭,人倫工作站也如伐木後的森林墳場般,落寞而沉寂,只有極少數的縱走北稜的隊伍,才會在此暫住一宿,就連盛極一時的牡丹園,也遷移到阿里山培育了。

新的登峰途徑

近年來,自從中部山區經歷賀伯風災、921大地震與桃芝颱風之後,人倫林道的中段以後已柔腸寸斷,崩塌處處、難以通行,2002年山友們遂開闢了一條循西巒大山西北稜直登山頂的替代道路。這條步程較短的山徑,隨著登山隊伍的頻繁進出,如今已成為攀登西巒大山最便捷的途徑。

西巒大山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瞭望台

西巒大山在早期是重要的森林防火地點,山上的瞭望台從前用於眺望林場、監測森林火災,可惜多已損毀,不能登高望遠。

動物

西巒大山因鄰近丹大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山羊、山羌、水鹿等保育類動物時常在此出沒。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鳥類生態,包括藍腹鷴、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台灣噪眉(金翼白眉)、小卷尾、台灣紫嘯鶇等,都是森林裡常見的鳥類。

植物

西巒大山因原是林場的緣故,除了原生的雜木林、中高海拔常見的孟宗竹林、還有許多的人造杉林。春夏季期間則有不少開花植物可欣賞,包刮玉山龍膽阿里山龍膽台灣龍膽、玉山佛甲草、玉山金絲桃高山白株樹、水晶蘭、抱莖籟蕭、台灣澤蘭、玉山石竹、玉山小米草、玉山薊、白花三葉草、夏枯草、早田氏香葉草台灣及己、火炭母草、車前草等。

地形地貌

全山基盤廣闊,峰頂和緩圓潤,南北背脊綿長,山腹有人倫林道穿行於北、東兩側。整段路程穿梭於箭竹林間,多樹根和碎石的混合地形,偶有需要拉繩輔助的岩壁。

特色

來回14.8公里,落差高達1531公尺,走起來膝很軟,但沿途諸多大山以及日月潭一路相伴,可慰藉身心的疲勞。另外,步道上也多處留有日治和光復時期的痕跡,可一窺當初巒大林場的絕代風華。[4]


視頻

西巒大山1日單攻(高清全程紀實)

【百岳單攻 | 西巒大山】爬過最不推的百岳!單攻絕品下山下到你膝軟

西巒大山單攻~海拔陡上1600m、單攻極品、膝軟大山、還有一條從巒安堂上來的路線!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西巒大山,健行筆記
  2. 西巒大山,輝哥的天空
  3. 西巒大山,健行筆記
  4. 西巒大山,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