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魯閣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魯閣大橋

圖片來自marieclaire

太魯閣大橋台灣的公路橋樑,位於台9線182公里及花2線鄉道0公里處,橫跨立霧溪,為花蓮縣連接新城鄉秀林鄉的橋樑。[1]

簡介

太魯閣大橋全長約1,208公尺(新聞報導1,248公尺),主橋就有510公尺長,寬26.6公尺。橋身設計採簡支紐爾遜鋼拱橋,共有五跨,外觀呈淺藍色帶灰白(淡藍色、水藍色),夜晚則會投射102盞光燈,形成花蓮縣一項景點。由於太魯閣大橋座落於蘇花公路上,使駕駛在往來宜蘭、花蓮之間,成為一座必經之橋。

太魯閣大橋原稱「立霧溪大橋」,為了解決台9線繞行於錦文橋的距離,以及來自台8線中橫公路於錦文橋、太魯閣口匯流所造成的交通瓶頸,故斥資新台幣七億四千餘萬元將台9線截彎取直,闢建北自秀林鄉崇德村上崇德,南接新城鄉新城村新田(亞洲水泥花蓮廠)附近止,長約2.4公里的新建道路工程,由榮民工程公司競標取得施工。1999年2月動工,2002年7月3日通車啟用,太魯閣大橋的養護由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施作。

自從通車後,太魯閣大橋一直保留著原色,而使秀林鄉當地居民質疑,橋身顏色難以突顯當地的特色,故公路總局在2010年8月-12月舉辦「太魯閣大橋彩繪藝術裝飾票選活動」,提供五種設計的圖案與顏色進行票選項目。2011年1月,依票數結果認為,有1855票維持原色為居高。原色即淺藍色帶灰白,此於1999年10月由各單位學者勘查討論後結果,認為原色最能融入當地環境。

在橋拱的四個方位皆有立供遊人拍照,也有避車彎供遊客停車。

影片

花蓮太魯閣大橋 空拍 HD 【台灣,你好!】環島系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