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大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哈密大棗 |
![]()
|
名稱 :哈密大棗 產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特點 :個大、皮薄、核小 |
哈密大棗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清代曾作為皇宮的貢品,以其個大、皮薄、核小、肉厚、顏色好、含糖量高,干而不皺等優點,在國內外市場上馳名。哈密大棗既可鮮食、又可煮食、作棗泥、棗羹等,特別是做八寶飯、煮稀飯,味道更美。
人類文化[1]一開始並不是具有獨特以及很明顯的飲食文化,而是在之後的社會經驗的積累以及自我的發展基礎上,而逐漸產生出來的飲食文化[2]。
特產簡介
哈密日照長,幅射強,積溫高,溫差大,適合大棗等果樹的生長。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鄉,大棗樹根系發達,在沙地、荒地、一般鹽鹼地上都可以生長結果。它初夏開花,九月果熟,樹上宛如掛紅瑪瑙,流芳溢香,光彩奪目。一個個紅艷艷,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眾稱它為「紅寶石」。據清代文獻記載「棗大疑仙種」。
哈密大棗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補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較高的糖分。干棗、鮮棗含糖量分別為37%、70%,維生素C含量要比蘋果含量高七八十倍。鮮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種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另外哈密大棗含有藥用價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亞麻酸等,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養顏駐容,延年益壽之功效,素有哈密大棗「天下一絕」的美稱。
哈密大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沁城鄉、烏拉台鄉、大泉灣鄉、陶家宮鄉、回城鄉、花園鄉、南湖鄉、二堡鎮、五堡鄉、西山鄉、德外里鄉、柳樹溝鄉、七角井鎮、天山鄉、白石頭鄉以及農十三師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四場、火箭農場、柳樹泉農場、黃田農場等鄉鎮和團場現轄行政區域。
參考文獻
- ↑ | 為什麼人類文化的力量如此強大?,搜狐,2024-11-15
- ↑ 幾分鐘帶你看中華美食發展史~ ,搜狐,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