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同比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同比是以上年同期為基期相比較,即本期某一時間段與上年某一時間段相比,可以理解為今年第n月與去年第n月的比較。

例如,2019年12月份與2018年12月份相比較,2019年上半年與2018年上半年相比較就是同比。同比增長率是指本期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計算公式為: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100%。例如,某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潤3000萬元,為本期數,同期數就是2018年上半年的利潤2000萬元,同比增長率為(3000-2000)/2000×100%=50%,即某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50%。

同比的應用

同比相對於環比,側重反映長期趨勢,能夠一定程度上克服季節性波動的影響。比如,同樣是「雙十一」促銷,使用同比增長速度,10月、11月、12月的波動不會像環比波動那樣大,主要由於上年與今年11月「雙十一」促銷因素均存在。但另一方面,同比增長速度的缺點是易於受基期因素影響,比如,上年基期受災害影響,數據波動大,而今年同期未受災害影響,則同比增長速度會表現出波動變化。

同比和環比的區別

同比,就是跟去年同期比;環比,就是跟上一個周期比。例如,去年3月的價格指數是100,今年3月的價格指數是105,那麼今年3月價格同比增長5%。例如,今年2月的價格指數是105,今年3月的價格指數是105,那麼今年3月價格環比增長為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