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產權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產權關係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產權關係是產權主體之間,在財產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處置中發生的各種關係的總和。其中財產是指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物質財富:國家財產、私人財產,具有金錢價值、並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的總稱。大體上,財產有三種,即動產、不動產和知識財產(即知識產權)。

產權

產權(property right)是經濟所有制關係的法律表現形式。產權是指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表現為對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的屬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表現為: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既然是經濟實體,就必須具備三個特徵:

(1)必須有一定的財產作為參與社會再生產的前提;

(2)必須直接參加社會再生產活動;

(3)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並且參與社會營利性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自己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個方面表現為:產權具有可分離性。在市場經濟中,財產的價值形態運動與使用價值形態運動的發展而分離。也就是說:這項財產權力在法定的最終歸屬上,並不一定為該實體所具有。

第三個方面表現為: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這裡講的獨立性是指:產權一經確定,產權主體就要在合法範圍內自主地運用獲得權利,而不受其干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