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2.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运-20 的原始碼
←
运-20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运-20</big>'''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410/1a0044a671fb4fa69fc5cefdb2da9b75.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news.sohu.com/a/536847531_383749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运-20 研制时间: 2007-2015年 服役时间: 2016年6月15日 国家: 中国 首飞时间: 2013年1月26日14时 |} '''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 该机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运-20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 ,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2017年11月10日,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 、运-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广受外界瞩目的运-20运输机第三次亮相航展,进行了"S"型机动、急上升转弯盘旋、小航线快速着陆等飞行内容展示。<ref>[http://news.sohu.com/a/536847531_383749 我国军机大秀肌肉!6架运-20群飞塞尔维亚,知道运-20有多牛吗?]搜狐</ref> ==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运-20采用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主翼为大展弦比、中等后掠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1/4弦线后掠角大约在24~26度左右),机翼的后缘采用两种后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后缘后掠角要大一些,而机翼内翼段的后掠角明显减少,无翼梢小翼 。悬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该机为大展弦比超临界翼型,采用包括前缘缝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统等增升装置。运-20以伊尔-76运输机的设计为基础,但是体积更大,运载能力更强,电子设备也十分先进。此外,运-20还参考了美国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部分设计,如垂直尾翼、超临界机翼等。 '''机体结构''' 运-20将采用超临界翼和提高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这样可以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由于飞机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发动机推力、最大起飞重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载重也会增加。而伊尔-76采用的是临界翼,运载/起飞重量比低。 针对中国空军的要求,运-20在伊尔-76基础上加宽、加高货舱以便适应新时期大量的出现的超宽、超高货物。伊尔-76货舱宽度和高度小,装载适应性差,而运-20的货舱容积增加到320立方米,超过伊尔-76三分之一。因此,运-20运输机看起来会觉得比较短、粗,这也是新时期军用运输机一个普遍的外观特征。 '''动力系统''' 在动力系统方面,运-20原型机将使用进口的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随后会采用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仿制的涡扇18(WS-18,D-30KP2仿制型号)发动机。WS-18各方面的性能应该和CFM-56相近,重量为2000公斤,而伊尔-76采用的D-30KP的重量为2300公斤,特别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后者要低20%。这样,在载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的航程显然要比伊尔-76更大。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载量比其要多。WS-18发动机单台推力117.6千牛,带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最终运-20运输机的配套发动机将是涡扇-20(WS-20)发动机,单台推力160千牛左右。 '''综合航电''' 伊尔-76的航电系统落后,仪表多为传统指针式仪表四、航空电子落后。针对这一问题,运-20采用国产综合航电系统,以ARINC429总线为骨干,将电子飞行仪表、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气象]]及发动机数据及指示等系统有相连,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并且在座舱的彩色显示屏进行显示。另外可能会添加自卫干扰系统,包括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干扰发射机和投放架等。 '''比较分析''' 运-20安装了4台俄制D-30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超过60吨,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水平。运-20在设计上博采各家之长,总体性能超过伊尔-76,体现了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能力的巨大跃升。该机的性能先进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机体布局合理。运-20采用宽体设计,看起来比较短、粗,具有新一代军用运输机普遍的外观特征,其加宽、加高的货舱使之方便运输大量超宽、超高货物。运-20在机体结构、减重以及气动布局上的设计远胜伊尔-76,其耗油量比后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20的运载量会更大。 与C-17相比,运-20的顶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机体,保持了机体内径的完整。由于机翼没有插入机舱,形成了独特的"驼背"外观。翼下净高度比C-17高出很多,有利于按最大机舱高度装载单件超限货物,能够运输C-17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也能够运输伊尔-476无法顺畅载运的主战坦克等重型超宽装备。这一独特装载性能,使之可以运载我军绝大部分大型车辆。如果运-20更换成国产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20发动机,其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是对起降场地适应能力强。运-20采用常规布局,大展弦比主机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尾翼为悬臂式T形垂直尾翼,并采用了复杂的三缝襟翼设计。其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使之对起降场地的适应能力很强,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三是应用大量先进技术。运-20采用轻质材料,运用了3D打印技术生产的零部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设计、超临界翼、综合航电系统、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这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飞行员描述运-20的飞行感觉是:飞机平稳,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起飞着陆特性和承载能力。 总体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运-20未来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有力竞争对手。 == 总体评价 == 运-20参考了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并融合了美国C-17的部分特点。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机研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该机充分体现了时代技术,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大型运输机平台"。 运-20采用超临界机翼、轻质复合材料、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机载设备、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空电子系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运-20的性能要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美国的C-17,而大幅领先于[[日本]]的C-2和[[欧洲]]的A-400M运输机。运-20在技术方面具备后发优势,无论机体设计技术、载重技术,以及飞行控制技术方面,应该都位于第一梯队。 运-20飞机是空军战略性、标志性装备,标志着中国大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推进中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紧急情况,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中国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运-2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