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3.1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言偃 的原始碼
←
言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言偃.jpg|缩略图|'''言偃''' </br>中文名称:言偃 </br>别名:子游,叔氏 </br>国籍:中国-东周-吴国 </br>民族:华夏族 </br>出生地:吴地 </br>出生日期:前506年 </br>逝世日期:前443年 </br>职业:鲁国武城宰;孔子弟子 </br>[https://m.baike.so.com/doc/5906365-6119267.html 原图链接]]] '''言偃'''生于公元前506年,卒于公元前443年,字子游,是春秋时期吴地常熟人,也就是今天的常熟虞山镇人,是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将自己在孔子处学得的思想积极的在自己的家乡推广,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正是因为言偃积极的推行孔子的学说,可以说对孔子的儒家学说做到了身体力行,所以其成就是比较大的,对于江南儒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也正因为如此言偃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唐代开元八年,言偃被列为“十哲”之一,被迎入孔庙,享受世代的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言偃被追封为吴侯;北宋年间,被追封为丹阳公;南宋时期被封为吴公;元代被封为吴国公;明朝嘉靖年间被称为“先贤言子”;康熙年间朝廷在言偃的后世子孙中设立五经博士一员,可以世代承袭;并且清代的几个皇帝南巡的时候先后派大臣到言子墓祭祀,并且钦赐御笔匾额。<ref>[http://www.sohu.com/a/244010941_772568 【书院·推荐】孔门七十二贤——言偃]</ref> 从历代对言偃的推崇来看,言偃对于江南地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说这是统治阶级拉拢人心的一种表现,之所以可以通过敬奉言偃能拉拢人心,其根源还在于江南人民尤其是读书人对言偃的推崇。可以说在江南地区,言偃就是儒家的代表,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代言人。<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19/19/8539834_810025885.shtml 言偃(孔门十哲,孔门七十二贤)]</ref> =='''人物生平'''== 据[[《论语》]][[《礼记》]]等书记载,[[言偃]]在孔子处学习十分勤奋,遇到疑难问题常向[[孔子]]请教;孔子也视言偃为他所满意的及门弟子之一,曾向言偃描绘过他心中的理想社会的美境。一次,言偃陪孔子参加腊祭(十二月时猎禽兽岁终祭先祖的一种活动),祭祀仪式结束后,两人走到宗庙外面高大的建筑物旁边,孔子仰天长叹。言偃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说:我没有赶上大道实行的时代和三代(夏、商、周)英明人主当政的时代,可心里总是很向往啊!接着他滔滔不绝地向言偃描述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的景象。这在言偃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在鲁国当武城宰相时,遵照师训,以礼乐教化人民,做出了成绩。<ref>[https://www.toutiao.com/i6449859029987492366/ 言偃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在南方广泛传播]</ref> 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了处处有弦歌之声,于是微笑着对迎接他的言偃说:"割鸡焉用牛刀?"意为治理这个地方还用得着小题大做,以礼乐来教育吗。言偃恭敬地回答说:以前老师曾教导我,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啊!学生的回答使老师十分满意。孔子对随同他一起来的学生说,言偃的话是正确的,<ref>[http://www.xuexila.com/lishi/renwu/kongmen/48471.html 七十二贤之一言偃的故事]</ref> 言偃死后得到后人的崇敬,累世不绝。唐代开元八年(720年)他被列为十哲之列进入孔庙而受到人们的祭祀。十九年以后,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迫封为号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被封为吴公。元代大德年间,被封为吴国公。明嘉靖年间,被封为先贤言子。 清代承袭明代的封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廷批准在言偃后裔中设五经博士一员,世代承袭,用以奉祀先贤。清代几个皇帝南巡,先后派大臣到常熟言偃墓致祭,并赠送御笔题的匾额。 言偃为上海市奉贤区所崇尚,以为是其故乡,奉贤的得名就是来自言偃。据说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被后世尊为圣贤的孔子办学兴儒,其弟子言偃学成后,辞官归学。相传公元前444年,言偃来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 为纪念这位毕生致力于传学兴礼的贤人,后人将县名取为"奉贤",建造了"言子祠",以表达怀念之情,更彰显后人以言偃为楷模,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民风。 如今"敬贤、学贤、齐贤"已然成为奉贤市民的行为准则。详见《奉贤历史文化名人》,张志弟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 '''历代追赠''' == '''言偃死''' 后得到后人的崇敬,累世不绝。唐代开元八年(720年)他被列为十哲之列进入孔庙而受到人们的祭祀。十九年以后,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迫封为号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被封为吴公。元代大德年间,被封为吴国公。明嘉靖年间,被封为先贤言子。清代承袭明代的封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廷批准在言偃后裔中设五经博士一员,世代承袭,用以奉祀先贤。清代几个皇帝南巡,先后派大臣到常熟言偃墓致祭,并赠送御笔题的匾额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4e3eb0102v7k1.html 言氏始祖言偃(一)]</ref> '''言偃古迹''' 年前的先秦时期,被后世尊为圣贤的孔子办学兴儒,其弟子言偃学成后,辞官归学。相传公元前444年,言偃来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为纪念这位毕生致力于传学兴礼的贤人,后人将县名取为“奉贤”,建造了“言子祠”,以表达怀念之情,更彰显后人以言偃为楷模,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民风。 如今“敬贤、学贤、齐贤”已然成为奉贤市民的行为准则。详见《奉贤历史文化名人》,张志弟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 '''影响''' == 言偃为上海市奉贤区所崇尚,以为是其故乡,奉贤的得名就是来自言偃。据说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被后世尊为圣贤的孔子办学兴儒,其弟子言偃学成后,辞官归学。相传公元前444年,言偃来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为纪念这位毕生致力于传学兴礼的贤人,后人将县名取为"奉贤",建造了"言子祠",以表达怀念之情,更彰显后人以言偃为楷模,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民风。 如今"敬贤、学贤、齐贤"已然成为奉贤市民的行为准则。详见《奉贤历史文化名人》,张志弟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 '''古迹''' == 有关言子的古迹,常熟城内还有数处。如东言子巷有言子故居,房屋为清代后期修建。第三进场上有《言子故宅记》石刻,第四进有言子像、碑亭。故居中还有墨井一口,又名言公井,它是宅中仅存的言子遗迹,已历二千多年。井旁有湖石一块,上刻隶书"墨井"两字。据载,井原深十丈,阔三丈,水黑而味甘,但今天已同普通水井无异。井旁原有洗衣石一块,周三尺,但已不知所终。东言子巷口有言子桥和文学桥。学前街文庙东侧有言子专祠,现已修葺一新。大东门外有言港桥。城南五公里处州塘桥东岸有言子故里碑亭,亭广一丈三尺余。亭内有"邑里崇名迹",东南钟大贤"石刻对联。上述这些古迹,今天尚能看到。还有的古迹则仅留遗迹了。它们是:书院弄有文学书院(后改名虞山书院)。据载,书院颇具规模,中有学道堂,西有言子祠、弦歌楼,西北为射圃,前为渊源池、知津桥等;河东街原有言氏家庙。内有门楼、正殿,弦歌楼,并有专门收藏祭器、遗书的后楼;南门大街有言子阙里坊。这些古迹,我们今天只能从文监察院记载或图画中想象当年的情形了。 == '''记载''' == 言子的言行散见于[[《论语》]]、 [[《孟子》]] 、[[《礼记》]]、[[《史记》]]等。宋代邑令王?辑《言子》二卷,后失传。明代侯先春辑《文学录》,邑令耿桔为之作注,但并未付印。至清代,言偃后裔言如泗搜讨遗佚,编纂成《文学录》三卷。今有木刻本流传于。 == '''墓地''' == 言偃墓位于虞山东麓,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墓系一高大的封土堆,现在所存的基道由三座牌坊和一个石亭组成。第一座牌坊面临北门大街,上书"言子墓道"四个大字。入内有"影娥池",上架石拱桥一文学桥。过桥拾级而上是半山亭,亭内有匾,上有康熙题词"文开吴会"(吴郡与会稽郡)。再上行数十步为三道牌坊,横额石刻"南方夫子"四个大字。言子墓就在坊后。墓的附属建筑有罗城、祭台、飨堂等。墓道始建年月已无考,据文献记载,在汉武帝时,言偃的十七世孙言成大始修缮祖墓。至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常熟县令王明令昭示保护言子墓,后经历次修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4e3eb0102v7lj.html 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落葬何处?]</ref> == '''言偃问孝的故事''' == 孔子说:“当我们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去世了的时候,得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假如你能做到三年不去改变父亲的方向,那这就是孝。”在他的眼里,孝就是对父亲的百依百顺,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他的行为,对他有所不满,这就是不孝。 子游曾问过孔子,什么才是孝,孔子说:“如今什么才是有孝的人呢,那就是能够赡养自己的父母。人虽然能够养活的了狗和马,但是对它们不尊敬,这又有何区别呢。”可见孔子认为在赡养父母的同时,还得需要对他们尊敬,是晚辈对长者的尊敬,即位孝。 孔子说:“你的父母都还在活在人世,作为子女的就不应该出远门,如果非得出远门,那就去一定的地方,一定要回去。”孝是日常的,需要对父母不断地赡养,需要常常服侍在父母左右,而不能出远门,让他们担忧。 孔子说:“关于父母到底是多少岁,我们是不能不知道的。一方面替他们长寿感到窃喜,另一方面对他们年老了感到忧伤。”子女需要在意父母的年龄,对他们年龄的关心,就是孝。 == '''参考资料''' == [[Category:儒家人物]] [[Category:春秋战国时期人物]]
返回「
言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