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82.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補子 的原始碼
←
補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補子'''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aijianggu.com/upload/website_attach/vtkQ3SODNTPzOqWw+vZEHvbF5DhkPSCu_EYzy7mSOz8QZ7kSjYLrPPJ=jV7-yJ2lAv+VdMkROT1I1iWz_zmPHxl8Gg1_dTJ0IZpRtQePZZZ8vFOzjb9QaPJDJzrMbGPg8Zqanb6WKVZfOWwZ4zgqPPnaJgEhH0hUuIiJdMuLZZMjZ+Om_UVU+.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aijianggu.com/quyi/43801.html 圖片來自愛講古]</small> |} '''补子'''又稱'''胸背''',簡稱'''補''',指[[明朝]]及[[清朝]]、[[朝鮮王朝]]、越南[[前黎朝|黎朝]]至[[阮朝]]、[[琉球國]]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的补子用猛兽。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补子起源于[[唐朝|唐]]([[武周]])盛行于[[明朝|明]]、[[清朝|清]]。清代的補子則大多用彩色,底子顏色很深,有紺色、黑色及深紅色等。又明朝補子的四周,一般不用邊飾,而清朝補子的周圍,則全部飾有花邊。<ref>[http://blog.udn.com/cty43115/6754269 補子],正眼瞧,2012-08-23</ref> == 歷史沿革 == 除了頭戴烏紗帽或襆頭(烏紗帽是用烏紗製成的圓頂官帽,式樣和五代的襆頭基本相同,以漆紗做成,兩邊展角,角長40公分左右)之外,補服的主要區別在其補袍的前胸、後背各綴有一塊方形的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只要一望補子上的紋樣,便可知其人的官階、品位,百姓因而讚羨身著補服的文武官員為「衣冠禽獸」,补子起源于武周,武则天在服色的基础上于公服的胸前加以百花剌绣,以此加以细化区分官员品阶等级。 == 官服 == 清代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清朝官服]]最常見的是一种比[[袍]]短而比[[褂]]长的“外套”,或称“外褂”、“[[补褂]]”。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文官者: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鵣,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不入流者為練鵲。武官者: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監察御史、給事中等風憲官為獬豸(神羊)。 ==明代補子== 賜服,有座蟒、蟒、飛魚、鬥牛、麒麟等。節令應景補子,有葫蘆(臘月廿三祭灶至過年)、燈景(上元)、五毒艾虎(端午,午月初一至十三)、鹊橋(乞巧節)、陽生(冬至)、菊花(重陽)、秋千(清明)、玉兔、等吉服補子。 == 參考文獻 ==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補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