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16.1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胡淑琴 的原始碼
←
胡淑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胡淑琴</big> ''' |- | <center><img src=http://wap.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09/5/200956165518934.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8%83%A1%E6%B7%91%E7%90%B4&src=&inact=0&correct=%E8%83%A1%E6%B7%91%E7%90%B4&ancestor=list&cmsid=2637856dfb1385362b6b175fca949854&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3#id=fc6d9663aea909396a1d8df866061b48&currsn=0&ps=53&pc=53 来自 科学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字: 胡淑琴 出生日期:1937年 出生地:江苏常熟 代表作品:《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 性别:女 职业:动物学家 民族:汉族 |} '''胡淑琴''',女。[[动物学家]]。[[江苏]][[常熟]]人。193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曾任华西协合大学教员。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四川]]医学院教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 ==重要学术贡献== *多年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分类研究工作。与合作者一起发表新种四十五种。与[[刘承钊]]教授合著有《中国两尾两栖类》是研究我国无尾两栖动物的重要文献。所写论文和著作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分类、亲缘关系、地理分布等方面作了探讨,澄清了在研究我国[[两栖动物]]方面存在的某些学术问题。此书于1987年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其他著述== *《[[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1958年,[[刘承钊]],胡淑琴,[[杨抚华]] *《[[中国]]动物志·两栖纲》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 [[黄永昭]]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云南省西双版纳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59,刘承钊,胡淑琴. *《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0,[[刘承钊]],胡淑琴 *New scutigers from China with a discussion about the genus》.《Scientia Sinica(zool)》,1960,Liu Cheng-chao,Hu Shu-chin. *《中国无尾两栖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刘承钊]],胡淑琴 <ref>[https://www.amphibiachina.org/ 中国两栖类],https://www.amphibiachina.org/ </ref> *《[[贵州]]西部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2,[[刘承钊]],胡淑琴,[[杨抚华]] *《[[广西]]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2,刘承钊,胡淑琴 *《[[秦岭]]及大巴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6,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动物学报》,1973,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 *《[[海南岛]]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73,刘承钊,胡淑琴,[[黄祝坚]]等 *《[[髭蟾]]属Vibrissaphora和种的初步探讨,及其与分类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1980, 刘承钊,胡淑琴,赵尔宓 ==关于"角怪"的轶闻== *角怪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角怪,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奇怪!其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奇特,是一个方言上的误会造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院胡淑琴女士到[[广西]][[大瑶山]]考察,听说瑶山有一种长胡子的蟾酥,估计就是30年代[[美国]]生物学者在[[福建]][[武夷山]]发现的那种髭蟾,于是邀请了瑶族第一个大学生、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县[[政协主席]]的[[苏志风]]一同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终于找了这种髭蟾。由于整个南蛮、百越体系(湘、黔、桂、粤、闽)的语言,都把青蛙叫做"蟆拐",拐的意思就是指青蛙的弯腿。而对这种长了角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而胡教授是[[江苏]][[常熟]]人,她不大听得懂苏院长的瑶味普通话,错把"拐"听成了"怪",于是,从胡教授的笔下,就有了"角怪"的名称,并随着胡教授的考察报告出现在相关报刊杂志上,普遍被世人接受。多年后,胡教授方知这是个误会,对此深感遗憾,但是"角怪"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积重难返了。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 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胡淑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