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7.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族民歌 的原始碼
←
白族民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白族民歌</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a0c3b3029487b78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424222&sid=2562818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白族民歌 地理标志;云南大理 特点;山花体 演唱形式;打歌调、青姑娘等 |} '''白族民歌'''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主要是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ref>[https://wenda.so.com/q/1409566956725150 白族在哪个地方 ] , 360问答,2014年9月1日 </ref> ==概述== ===白族主要聚居===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也具有一定水平。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歌词大都有较严格的句式、格律,尤以"山花诗"体歌词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 ===白族简介=== 白族居住于中国西南边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史称"滇焚"、"叟"、"白蛮"、"白人"、"民家"等。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绝大部分白族人在本族语言之外亦通晓汉语。白族文明程度较高,历史上人才辈出。白族人还善于经营农业。 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时南诏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并列为宫廷乐。白族民歌分为白族调、汉调、长歌、白族小调、叙事歌等,流传最广的是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调最有代表性。它们常在山野间吟唱,节奏自由,曲调悠扬,纯朴自然。 明净和纯美恰似中国云南令人屏息的山水秀色,悠悠一声"啊波"衬字的感叹,仿佛娇艳花瓣上颤落的露水那般芬芳而清澈。甜美而悠扬的小调在唇舌间清新鸣啭,拙朴的尺八和灵动的铝板琴在弦乐背景上相映成趣。 ===民歌简介=== 白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诸如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山川景物、爱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词之中。歌词结构,突破了传统歌词的固定模式,歌词多是七句或八句一段。这些由非对称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组成的歌词,改变了传统歌词的严整呆板,使格式变异的歌词焕发出青春的活动。 在白族民歌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白族调"最有代表性。这类民歌多在山野、田间演唱,既可伴随栽秧、打柴、放牧等生产活动,也可用于男女相互倾诉爱情,并大都节奏自由、曲调悠扬、气质粗放,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故属山歌类民歌。而其中的剑川"白族调",又常在三弦的伴奏下,用以演唱长篇叙事诗,故又具有叙事歌曲的特点。 主要流行于剑川的"泥鳅调"属于较古老的小调类白族民歌。全曲高吟低唱,起伏跌宕,再贯穿以紧迫急促的三弦[[伴奏]],抒发了波翻浪滚、难以遏制的愤懑之情,流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反抗压迫的传统战斗精神。其他如"麻雀调"之类的白族小调,则活泼轻快,幽默风趣,也颇受群众喜爱。 ==民歌特点== 白族民歌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习称"山花体"。每首歌词 皆8句(其中第1句为衬词)或7句为一段。8句歌词的字 数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数是 775、7775。有时句中 字数有所增减,但都属于"山花体"的变体。与歌词结 构配合,旋律也由两个乐段组成,第2乐段是第1乐段的 变化重复。 ==演唱形式== 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这些演唱形式有的活泼跳荡、妙趣横生,有的深沉强烈、动人心弦,充分体现了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水平。 ==代表作== 《月下情歌》 ==民歌分类== ===白族民歌调=== 白族民歌调,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山歌。 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民歌调"、"剑 川白族民歌调"、"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调"以及昆明、元江、泸水等地的白族民歌调等。 每首大多由八个诗句组成。第一句通常是三个音节的韵头,第二、三句为两个七字句,第四句是一个五字句,第五、六、七句是三个七字句,第八句是一个五字句,故一般简称为三七七五七七七五。从诗段上看,前四句为上阕,后四句为下阕,据说白族调有三十六个韵头,它主要用于每首白族调的开头,起定韵的[[作用]],其余七句即按韵头押尾字韵。句式是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二、四、六、八句的尾字押韵;句式是七七五、七七七五或七三五、七七七五的,一、三、五、七句的尾字押韵。内容多反映生产、风俗和爱情生活。 1、大理白族民歌调。流传于洱海周围地区,可对唱,亦可独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声徵调式;女腔是五声宫调式。男女对唱中,女腔转男腔时,前调do=后调sol,形成同主音转调(个别村寨男女同唱一调)。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女腔第1、第5句唱词最后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颤音上。除此特定颤音外, 其他声音均较平直,乡土气息浓郁。 /2、剑川白族民歌调。流传于剑川、洱源地区。曲调质朴、流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亦可作为说唱曲调使用。以真嗓演唱,用龙头三弦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是六声羽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进。剑川白族民歌调的结尾常先终止于骨架音mi上,随后,三弦弹奏尾声式的[[结束]]句,才终止于主音。 3、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调。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及云龙县相邻的山区。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也是乐段的变化反复结构。男女声均以真声演唱。 ===白族民歌小调=== 与白族民歌调不同之处, 白族民歌小调在于爱情内容较少,可以在家里、街巷中演唱。如"泥鳅调"、"海东调"、"麻雀调"、"栽秧调"等。 叙事歌 叙事歌有流行于洱海四周的大帛曲(又称"花 柳曲"),流行于山区的"打歌调"。此外,尚有风俗性白族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 歌舞音乐 歌舞音乐 有"打歌调"、"霸王鞭调"、"耍龙舞"、"耍狮舞"、"绕三灵"等,音乐都较欢快[[热烈]]。 大本曲音乐 大本曲是白族民歌传统曲艺的曲种。其唱腔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调"。 "三腔"指的是3个艺术流派:流行于大理城南的称为南腔;流行于大理城北的称为北腔;流行于洱海东岸的称为海东腔。 "九板"指的是9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阴阳板等。 "十八调"指的是18首来自民间的白族民歌小调,是大本曲的辅助唱腔,如老麻雀调、螃蟹调、放羊调、花子调等。一般由1人演唱,1人弹三弦伴奏。明清时代吹吹腔、大本曲剧本和唱本。 吹吹腔音乐 吹吹腔是白族民歌的传统戏曲剧种,历史悠久,现称白剧。其音乐属于联曲体。唱腔有小生腔、须生腔、小旦腔、摇旦腔、英雄腔、丑腔、高腔、平腔、二黄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唢呐和打击乐伴奏。 ==器乐分类== 白族民歌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 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 的曲调。 ===三弦曲=== 乐器有龙头三弦、小三弦以及常见的汉族 三弦3种 通常演奏的三弦独奏曲有剑川白族民歌调 、"洱 源白族民歌调"、"泥鳅调"、"蜜蜂过江"、"过山情" 以及曲艺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摆三台"、"小摆三台" 等。 ===唢呐吹打乐=== 白族民歌人凡婚丧、庙会、年节、舞狮、 耍龙、赛龙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时,皆演奏唢呐吹打乐。 乐器有白族民歌大[[唢呐]]、小唢呐、过山号以及锣、鼓、钹等。 曲很多,经常演奏的有"栽秧调"、"耍龙调"、"迎 亲调"、"拜堂调"、"送客调"、"大开门"、"小 开门"等。此外,洞经音乐也在白族民歌人民中流传较广。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民歌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民歌历史== 古代白族民歌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南诏白族民歌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民歌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民歌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白族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民歌文化== 在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打歌调》虽在"打歌"这一歌舞活动中演唱,而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则以组歌形式,咏唱了青姑娘的悲惨命运,是一首深深打动人心的反封建悲歌。《大帛曲》亦名《花柳曲》,专在白族传统风习"绕三灵"中演唱。《本子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剑川,大都以单一的曲调演唱长篇叙事诗。这些演唱形式运用的曲调均属叙事性歌曲。而《本子曲》则初具曲艺形式的特点。 因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故白族民歌中亦有不少白族化了的汉族民歌,白族群众惯称这为"汉调"。如"邓川汉调"既属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汉族民歌,而又在白族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深爱白族人民喜爱。 独具特色的白族民歌,在全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众多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白族地区搜集整理民歌。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音乐家就曾驾马车走遍苍山洱海采风。大理"三月街"千万人赶歌会的壮观景象,就是白族民歌活动的缩影。一首根据"白族调"改编的电影插曲[[《蝴蝶泉边》]],唱响了大江南北,至今还在全国各地传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心里。 近年来,一提到白族,大家就不能不想到著名白族女歌手杨洪英,她演唱的"大理白族调"悠扬婉转、热情奔放,她演唱的"麻雀调"活泼跳荡、妙趣横生,她演唱的"泥鳅调"深沉强烈、动人心弦。1978年在全国民族民间唱法会演中,她演唱的白族民歌,以那甜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真挚的感情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博得首都观众和声乐界的热情赞扬。 相关链接 鹤庆人把唱白族民歌称为"对曲子",当地谚语有"樱桃好吃树难栽,曲子好唱口难开"的说法。 鹤庆白族民歌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曲调哀婉缠绵,语气铿锵,其风格[[流派]]自成一类,迥导于其它地区的白族民歌每句字数大多为"七、七、七、五"字的结构(又被称为"山花词"或"大本曲")。而在鹤庆白族民歌中段落句式大多为两句或四句的七字句,少部分穿插入八、九字句不等,部分句式在演唱过程中增加了语气、韵律转换的衬词,或以衬词来作韵脚。如"(阿小尼)妹,隔山(尼)听到(嘿)铃铛响,(格是口罗 我尼小阿哥),不知阿哥(尼)去哪里?"鹤庆白族民歌是一种对口民歌,男女用汉语对唱或夹杂有白语或白语衬词对唱。 鹤庆白族民歌在演唱时,大多数为男女即兴发挥演唱,故又称"田埂调"。但很多唱词,却是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以口耳相传的形式经过无数代人不断凝炼升华,形成了相沿到今天有许多段落联句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成为了千古名句。在鹤庆白族民歌中,以麻雀、秧鸡、白鹤、青蛙、燕子、鸭子、锦鸡、金鱼、骏马等动物作为赋、比、兴表现手法带入词句中的较多,笔者在做田野调查时,发现鹤庆白族民歌中,提到马、马帮和与马有关的章节联句较多,可以说鹤庆白族人民与马帮文化具有解不开的情结。 其缘由主要是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由于鹤庆商帮及鹤庆手工业在云南的相对强势,带动了鹤庆马帮的兴盛。在鹤庆白族民歌中,流传有许多与赶马有关的佳句。 关于赶马与马的关系有:山高只要马得力,水深只要船行直。形容马帮长年露宿的词句有:赶马三年不歇店,到处丢下冷锅枪。[[形容]]马帮行进过程中遭遇不顺的有:赶马就怕球索断,做人就怕死老婆。 形容马帮骡子安排选用的有:头骡选上枣骝马,二骡选上菊花青。识途还留老玉眼,十岁出头还健行。…… 鹤庆白族民歌中之所以出现很多与马帮文化有关的传统歌词,笔者认为是与鹤庆白族传统上受马帮文化影响忒深的缘故有关。历史上,鹤庆长期是滇西北重要的政治、经贸、军事、文化、教育、宗教中心,溯唐以来, 鹤庆在云南地方政权南诏时设置谋统部、谋统郡;宋代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时在鹤庆设置谋统府,为大理国内八府之一;元代设鹤庆军民路;明代及清代中前期设鹤庆军民府,清代后期为州,但有清一代,滇西北军事机构鹤丽镇设在鹤庆。民国初,鹤庆设县,沿至今。《云南简史》载: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鹤庆商帮与四川商帮、喜洲商帮、腾站商帮为云南境内的四大商帮。由于鹤庆商帮的高度发达,与此并生的鹤庆马帮也就相对强势于其他地区的马帮。清末至民国时期,鹤庆境内各族人民有很多人以从事马帮运输、养马、贩马为业,可以说马帮文化深入人心,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鹤庆白族民歌之中。 白族民歌的起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白族民歌的发展 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称为《楚辞》。《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热烈面富于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李隆基登位,杨玉环得宠,建立了杨家的裙带关系,她的姊妹都被封为夫人,气焰之盛竟至"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谣曰:"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却为门上楣"。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里的向往,只是一种对皇家的讽刺而已。 到了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就更多了。南宋的统治阶级,贪污腐化,玩弄政权,有民歌讽刺道:"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醋。"可谓一针见血。 到了元明时代,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于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激起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其中,以颍州的刘福通声势最大,他率领了10万农民,头包红中,号"红军",所向无敌,所以歌谣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进入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面临崩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闯王、穿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 清朝统治中国后,人民清醒地看到,统治阶级昏聩[[贪婪]],这是招致外侮、陷国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悲惨的年代,老百姓连温饱都不可得,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天子坐金銮,朝政乱一团,黎民苦中昔,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1900年,袁世凯奉他的主子--清皇帝之命,到山东执行血腥屠杀政策,杀害无数义和团将士。人民恨透了袁世凯,便唱出了"杀了袁龟蛋,我们好吃饭"的歌谣。人们在袁世凯巡抚衙门的墙壁上,画上一个戴红顶花翎的大乌龟,爬在一个洋人的屁股后。这幅漫画和歌谣,发泄了老百姓对袁世凯的痛恨心情。 随着清朝的垮台,民国以来,帝国主义为了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军阀,残害中国人民,支持袁世凯称帝,当时袁世凯听见北京街上有许多卖元宵的,认为大犯忌讳,把元宵当成"袁消",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卖元宵,硬把元宵改为"汤圆",于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仇恨,日益[[增长]],他们讥讽卖日货的商人:"绿坎肩,真是阔,绿帽子,也不错,叫你再贩日本货!" 作为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丽史诗,在民歌中有着鲜明的反映。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农民这样唱道: "边区本是根据地,赶走了鬼子杀汉奸。""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主,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后,突然看到了碧波万顷的大海,人们的情绪激动了,歌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流出来。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对毛主席、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人民创作了如《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浏阳河》、《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传世之作。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43ht8d9j|480|270|qq}} <center>争奇斗艳:一首白族民歌《心肝票》,张银耀唱的真是太好听了!</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白族民歌
」頁面